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教案:4《蜀道难》两课时

举报
资源描述
蜀道难蜀道难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3、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仔细品味李白作品中奔放的感情、丰富的想像、新奇的夸张和生动的语言。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仔细品味李白作品中奔放的感情、丰富的想像、新奇的夸张和生动的语言。难点: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三、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导】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盘古开天辟地)可是在我们西南部有一个传说,天是男神造的,地是女神造的,因为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没法和天合起来,于是她便把地折叠起来,形成了高山、低谷,这样天地就吻合了也许是西南部的崇山峻岭给了人们灵感,让他们创造了这个神话,也许是西南的山山水水给了我们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灵感,让他创作了诗歌 蜀道难(PPT 展示)说起 蜀道难 唐代的诗评家殷番评价这首诗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究竟这首诗奇在何处,今天,我们就通过诵读和鉴赏共同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二、知人论世根据导学案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学】二、自学检测导学案自学检测部分四、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教师范读。2、提问:提问:根据课前预习和刚才对课文的诵读感知,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学生思考,达到对课文的初步把握)明确:此诗奔放豪迈,充满了慨叹之意。3、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字词。(1)猿猱欲度愁攀援:(为动用法,为发愁)(2)雄飞雌从绕林间:(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雄鸟,雌鸟)(3)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动用法,使凋谢)(4)砯崖转石万壑雷:(名词作动词,冲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滚动)(5)侧身西望长咨嗟:(名词活用作状语,向西)(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名词活用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诗人大体是按照由古至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五、朗读第一段,精讲分析。1、开篇两句“噫吁 难于上青天”,在全文中的作用?明确: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的基调,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张本。2、这一段其余的内容有几层意思?明确:两层意思。第一层:(蚕丛天梯石栈相钩连)写蜀道的来历。第二层:(上有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3、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有何作用?明确:引用此神话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开山的勇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六、熟读第二段,精讲分析。1、第二段可分为几层意思?明确:分为两层。第一层:(问君西游使人听此凋朱颜)描写蜀道景物的凄清。第二层:(连峰去天胡为乎来哉!)描绘蜀道山水的险恶。2、“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指的是谁?明确:“君”可能是虚拟的,借用“君”一个虚拟的人说话的方式可以层层深入地展开内容,突出地表明诗人的主要意图。3、这一段中哪句话起到了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起到了这一作用。这一句说明蜀道是“畏途”,无论是上文的凄凉,还是下文的险恶,都是游人难以承受的“凋朱颜”。七、朗读第三段,赏析第三段。1、这一段说了几层意思?明确:两层意思。第一层:(剑阁峥嵘化为狼与豺)写剑阁的险恶。第二层:(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写战祸的惨烈。2、“不如早还家”和文章中哪一句相照应?明确:“问君西游何时还?”3、文章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所说的剑阁的险要和蜀中的战祸之烈,又与开头、句中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收束全文,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内容概括无余。【议】三、文本分析(一)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全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作用是什么?对诗意的转折和抒情的变化有什么作用?2、如何理解最后一节诗的内容?【展】【讲】(二)小组展示,教师评价问题问题 1:1:全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作用是什么?对诗意的转折和抒情的变化有什么作用?明确: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反复)形式,主旨句在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每一次出现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见前面分析),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巧妙至极。同时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全篇,充分显示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战祸之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是作者咏叹的主题,也是诗意转折和抒情变化的标志。它在第一段出现,像晴天霹雳震撼人心,开启出一篇“奇之又奇”的文字;在第二段出现,承前启后:承前面的“畏途巉岩不可攀”,引发后面的“其险也如此”;在第三段出现,曲终奏雅,再三致意,其殷切关心之意,溢于言表。从形式上看,每次呼出这句话,都完成了一种韵律的转换,即抒情、议论和描写之间的交替。问题问题 2 2:如何理解最后一节诗的内容?明确:在前两节极力渲染蜀道的高危、惊险的基础上,在这一节中诗人重点从社会的角度极力描写蜀道的凶险,继续对友人施以心理战。如果说高山可以绕过,绝壁可以躲开,那么蜀中要塞剑阁又怎么能回避?它绵延三十多里,群峰如剑,形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化用了西晋左思蜀都赋中“一人守隘,万夫莫向”的句子,还有西晋张载剑阁铭 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的句子,以此增加对可能出现的恶劣社会环境的预警。“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诗人借古説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的意思。“朝避猛虎”四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极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奉劝友人不可以久居。【检】四、当堂检测阅读导学案,完成当堂检测第一题。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诗人正是这样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蜀道地险峻高大,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壮丽地山水画卷。【练】六、布置作业1、归纳梳理重要知识点。2、背诵课文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导】一、导入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分析,我们对这首诗歌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让我们探讨一下它的主题、寓意,鉴赏其艺术特色。【学】思考蜀道难所体现的浪漫主义特色?明确:1、浪漫主义的特点之一是神话传说,蜀道难体现了这一点。2、浪漫主义的特点之二是想象瑰丽,蜀道难也充分体现这一点。3、浪漫主义的特点之三是夸张大胆,蜀道难也充分体现这一点。【议】二、自主学习,焦点讲练(小组讨论)1、阅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诗,说说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2、第二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渲染了怎样的气氛?3、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展】【讲】问题问题 1 1:阅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诗,说说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明确:神话传说:以“六龙回日”的传说极言山势高危。衬托:以“回川”之险正面衬托山势高危。以黄鹤不得飞度和猿猱愁于攀援之情形来反衬人行走难上加难。夸张: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扪参历井等处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使蜀道的雄奇险峻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虚实结合: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作者先用虚写的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难行,接着用实写的手法具体表现了青泥岭的难行,以“百步九折萦岩峦”的危险来表现人行走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问题问题 2 2:第二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明确:“但见”四句运用细节描写,借景抒情,渲染了苍凉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由静到动进行描写,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营造出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是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问题问题 3 3: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将神话传说、想象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如用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的神话传说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用人行青泥岭上扪参历井的想象写出青泥岭的困危之状。用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的夸张写出人行走难上加难。用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景物来写游蜀者的羁旅愁思。章法上,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现: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尤其,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个性:句式以七言为主,又杂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八言,随心所欲,穷极变化。语言或匀称对偶(上、下),或散漫舒展(第一句),或精炼凝重(但见、又闻),或通俗轻快(嗟尔)。摆脱了一般诗歌中节奏统一板滞的现象,造成了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和韵味。课堂总结: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象、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描绘了由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出蜀道的艰难,又写出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变换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检】三、当堂检测完成导学案当堂检测第2 题。【练】四、课后作业阅读导学案拓展阅读,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心目中的李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