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智能硬件公司企业价值观分析【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IoT智能硬件公司企业价值观分析 IoT智能硬件公司 企业价值观分析 目录 一、 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 2 二、 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外显形态 6 三、 建设新型的企业伦理道德 11 四、 伦理道德一一企业文化的无形规则 14 五、 从冰山理论看企业文化管理 20 六、 企业文化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25 七、 培养现代企业价值观 28 八、 企业价值观的构成 33 九、 公司简介 42 十、 项目基本情况 43 十一、 SWOT分析 46 十二、 项目风险分析 54 十三、 项目风险对策 56 法人治理结构 57 (一)股东权利及义务 57 1、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分配股利、清算及从事其他需要确认股东身份的行为时,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召集人确定股权登记日,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股东为享有相关权益的股东。 57 一、 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 从企业形象的内容组合角度看,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理念、产品、服务、员工、经营管理、公共关系、环境和作风形象等。 (一)理念形象 企业理念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个性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的理想与追求在哲学境界的表现形式。企业理念形象是指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的总体印象与评价。有清晰的理念形象才有鲜明的企业整体形象。理念形象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其形式往往通过向社会公开昭示的企业精神、经营方针、服务宗旨、品牌核心价值及主打广告语等反映出来,成功的企业理念宣传能够为企业树立起一面鲜艳的旗帜,使作为企业形象的象征深入人心。 (二)产品形象 产品形象是指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生产销售产品的品种、质量、性能、规格、款式、造型、设计、商标、包装、标志、价格等方面的总体印象与评价。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的物质基础,其优劣是企业形象好坏的集中体现。企业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首先研究市场的需要,突出产品优异的质量和卓越的性能,突出产品的特色和文化个性。 (三)服务形象 服务形象是指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服务方式、服务功能、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总体印象与评价。企业的服务功能越全,服务方式越广泛,服务态度越好,人们对企业的亲切感、依赖感越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高。在“消费者是上帝”的市场经济社会,面对产品同质化越来越突出的现实,服务竞争成为继产品竞争后第二次竞争的焦点。以精湛周到的服务取胜,不失为激烈商战中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一招,它既能弥补产品形象的不足,也能提升产品形象。服务形象是企业形象的活力所在。服务形象包含有形服务形象和无形服务形象,随着企业服务竞争的加剧,竞争的重点逐渐由有形服务形象转移到无形服务形象上。鲜明的服务形象是以特色取胜的。 (四)员工形象 员工形象是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员工工作状态、效率及精神面貌等的总体印象与评价。员工形象具体包括管理者形象和一线员工形象。管理者形象主要通过管理者群体,尤其是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知识、能力、魄力、品行、风格和业绩等方面反映出来;一线员工形象主要通过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精神风貌、文化水准、服务态度、业务技能和仪表仪容等方面反映出来。企业是人的集合体,员工的形象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管理者形象好,可以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一线员工形象好,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力和竞争力。员工形象是决定企业形象的能动力量。 (五)经营管理形象 经营管理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经营战略、经营方式以及经营成果与效益等方面的总体印象与评价。一个制度先进、经营有方、管理有序、效益突出的经营管理形象是企业实力的表现。 (六)公共关系形象 公共关系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的态度及行为的总体印象与评价。现代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组织,只有争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优化社会环境,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公共关系已被现代企业视为与资金、技术和人才并列的影响企业发展的四大因素之一。各种维护信用、热心公益并且善于同社会友好交往的公共关系活动,不仅是树立企业形象的媒介和手段,而且能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成功的公共关系本身就是构成企业形象的重要内容。 (七)环境形象 环境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生产、生活条件状况的总体印象与评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环境形象就如同一个人的仪容仪表,好的环境形象不仅清新悦目,魅力十足,而且富含神韵,感染力极强。所以,树立环境形象应以企业理念与精神为基调,体现企业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特色,体现健康、美感和创造性,展现企业内在文化的风采。好的环境形象,对内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渲染一种愉悦、审美的氛围;对外能吸引顾客和社会公众,获得意想不到的情感表述效果。 (八)作风形象 作风形象是指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风格和精神风貌等方面的总体印象与评价。作风形象是企业软性形象的综合反映。企业风格表现了企业行为方式的个性,如员工的工作风格、协作风格,管理者的求实风格、民主风格等;企业精神面貌是指企业员工工作状况的表象特征,如拼搏进取且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工作文明而有秩序的生产现场、隆重热烈的典礼仪式、健康多彩的业余生活、浓烈的学习氛围、团结和睦的气氛等。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藤泽武夫在比较美、日企业的不同风格和管理特色后指出:日本和美国的企业管理者有95%是相同的,但在一切重要的方面却不一样。这不相同的部分主要是文化与作风。良好的企业形象一定有好的作风相伴随。美国英特尔公司明确规定了自身的企业风格、管理作风,其内容大致为:(1)员工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但为实现组织目标,须遵循某些共同的管理方式。(2)员工能作自我批评。(3)鼓励员工坦率地、建设性地揭露问题。(4)共同做出决定,决定一经作出,大家都要支持,鼓励低层组织单位参与做出决定。(5)坦诚相处,信息充分交流。(6)有严格的组织纪律。(7)领导讲真话,重信义,对员工一视同仁。(8)领导勇于对决策负责。(9)直线经理负有培训雇员的职责。上海嘉丰股份有限公司以“虚心好学,严细成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铸就了良好的品质形象;大庆石化公司也以“三老四严”的企业作风著称于世。影响作风形象形成的因素,除了企业家素质、个性作风这一导向因素外,还包括企业文化传统,以及企业经济与人文环境因素、时代因素和民族文化因素等。 二、 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外显形态 表面看来,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件“漂亮外衣”,不管企业内在文化如何,只要善于包装,就可以做到“金玉其外”,在市场上传播美名。实际上,经受市场长期考验的企业形象是包装不出来的。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的外显形态,既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形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集中地表现在“文化资本积累”的价值上。从一个成功企业的形象上,不仅可以感受到该企业的文化,甚至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经营资源的重点已经由物质资本转向文化资本;在世界市场上的企业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较量。企业形象建设成为企业谋求生存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企业形象的内涵与特征 1、企业形象的概念及内涵 解读企业形象的内涵,需先从了解形象的概念入手。形象一般是指能够引起人们思想和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姿态,进而说是人们对于特定人和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这包括两层含义:形象是一种事物具体的形状和姿态,是具体的、客观的;形象是事物具体形状和姿态在人们心目中的感受,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是抽象的、主观的。形象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概念,无论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都存在着形象问题。确立形象的目的在于识别,就是通过具体可感的视觉或行为表现,象征地显示一种价值和意志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引起思想和感情的反应,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趋向。 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在顾客及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进而说是顾客和社会公众(包括员工)对企业的整体认识与综合评价。 (1)企业形象是主客观的统一。从客观上讲,它反映的内容是企业自身的特征和运营状况,是一种客观存在;从主观上看,它反映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包括员工)对企业整体经营的认识和评价,属于观念形态。企业形象所表达的是一种关系,即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企业与社会公众(包括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形象会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社会公众是否关注和支持该企业的发展,是否选择到该企业就职并愿意为该企业奉献等。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与社会共同塑造的。所以,企业在塑造形象过程中,既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又要注意满足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争取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认同。 (2)企业形象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说具体,企业形象是由企业环境、产品、经营、服务、公共关系形象以及管理者、员工形象等具体因素构成的;说抽象,企业形象不是上述因素的简单相加,反映着企业一种整体的精神风貌,体现着企业具有远见性的经营意识和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形象是体现了哲学抽象的形象。良好企业形象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 (3)企业形象可分为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内在形象是企业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员工对自己工作的选择以及他对所从事工作的态度。企业内在形象好坏是通过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大小反映出来的。外在形象是企业在外部公众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它表示企业对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外部公众和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度和忠诚度。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二者完美结合的产物。研究企业形象时多以外部形象为主。 2、企业形象的特征 (1)整体性。企业形象包含的内容范围相当广,从物到人、从产品到服务、从经营到管理、从硬件到软件,无所不及,具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多因素的特点,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2)对象性。企业形象在不同的社会公众对象中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企业要与方方面面的社会公众打交道,而公众自身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价值观、文化素质等千差万别,导致他们在对企业形象的认识途径、认识方法上会有所不同。企业所作的主观努力与社会公众评价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但也有不尽一致甚至矛盾的时候。因此,在塑造企业形象的过程中,企业要研究社会公众一般与个别的兴趣、爱好、需求等,尽可能取得社会公众广泛的认同。 (3)效用性。企业形象代表着企业的信誉、产品的质量、人员的素质、管理的效率、股票的价值等,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力。一个名牌企业的形象价值有时高得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真实存在的;而平庸的、不良的企业形象,则得不到社会公众的支持,尤其得不到顾客的青睐,其价值在市场上一文不值,甚至是负值。因此,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建设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百年大计。 (4)稳定性。企业形象一旦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某种心理定势后,一般很难改变,即俗话说的“先入为主”,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即使企业某些方面发生一些变化,如果信息刺激较弱,也不会引起公众的足够重视。当然,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只要企业变化的信息刺激足够大,且这些变化又正是公众所关注的,那么公众对企业的态度和评价就会发生改变。 (二)企业形象的功能 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为企业的无形财富,在企业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1、赢得社会公众支持 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被公众所肯定。社会公众一旦对企业产生信任感,就会发自内心地给予企业以厚爱与支持,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2、创造消费信心 良好的企业形象,引导消费者认识企业、光顾企业、忠诚企业,争取消费者的青睐,创造消费信心,在市场占有率的争夺中获得消费者更多的选票。 3、增强筹资能力 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积聚资本,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增强发展后劲。 4、稳定供应链 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使企业建立稳定可靠的经销渠道,为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奠定信用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