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统计局贵港调查队公开招聘编外聘用工作人员1人(广西)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6】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国家统计局贵港调查队公开招聘编外聘用工作人员1人(广西)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我国的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_____ A: 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B: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 占多少,垦多少 D: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 考点:中国的土地资源 试题分析:我国的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本题所属考点-中国的土地资源 2.我国把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其主要原因是_____。 A: 人口多耕地少 B: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 必须保护我国每一寸土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基本国策制定的依据是中国现有的国情,A选项对国情概括比较全面。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公文中的词语应_____。 A: 含义确切 B: 韵味无穷 C: 深藏不露 D: 色彩丰富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A【解析】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公文语言要庄重、准确、简明。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_____。 A: 曹操、曹丕、曹植 B: 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D: 杜甫、杜牧、杜苟鹤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北宋时期四川的苏淘及其两子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均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这首诗是朱德写下的,是对三苏父子的高度评价。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巴赫是巴洛克音乐晚期的杰出代表,他的去世标志着巴洛克音乐的终结。同属于巴洛克音乐代表人物的是_____ A: 海顿 B: 莫扎特 C: 贝多芬 D: 亨德尔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最为著名的巴洛克音乐家是维瓦尔弟、巴赫以及亨德尔。他们属于同一时期的伟大音乐家。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小学综合素质 6.—国发生通货膨胀,会出现_____ A: 该国货币购买力上升 B: 该国货币购买量下降 C: 该国货币对内升值 D: 该国货币对外升值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通货膨胀就是纸币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纸币的购买力下降。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_____ A: 商品经济的存在 B: 物质利益的差别 C: 生产力状况 D: 劳动就业的需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状况。 8.甲因遭丈夫乙的虐待而被迫离家独居。某日女儿丙(13岁)来看望甲,甲叫丙把家中的老鼠药放到乙喝的酒中。丙按甲的吩咐行事,致乙死亡。对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甲、丙构成共同犯罪 B: 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C: 甲是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D: 甲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共同犯罪的主体特征。在本题中,丙只有13岁,按照刑法规定,不能承担刑事责任,所以也就不能和甲一起构成共同犯罪,因而选项A、C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在本题中,甲是间接实行犯,丙不构成犯罪,甲要丙把老鼠药放到乙喝的酒中,这样甲的行为只侵害了乙的生命权,并不危害公共安全,所以,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不是投放危险物质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以下科技常识正确的是_____ A: 原子弹爆炸是核能聚变的反应过程 B: 使用甲醇含量高的建材进行家庭装修,容易导致室内环境污染 C: “钛”因为耐高温,比铝还轻,被称为“太空金属” D: 手机刚接通时的电子辐射最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A项中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就是来自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B项中应当为甲醛。C项中钛比铝还重,所以错误。 10.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的自给率达到甚至超过100% B: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目标是保障全体人民从“吃饱”转向“吃得安全” C: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D: 大豆进口主要是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后对植物油的需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十二五”期间,我国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目标是保障全体人民从“吃饱”转向“吃好”。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科室共有8人,现在需要抽出两个2人的小组到不同的下级单位检查工作,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案?_____ A: 210 B: 260 C: 420 D: 84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 全站数据:本题共被作答1次,正确率为0.00%,易错项为B 解析解析1 分两步解决,对于第一个检查单位先从8人中任意抽出2人,有C82种方案;对于另一个检查单位则只能从剩下的6人中抽出2人,有C62种方案,根据乘法原理,共有C(2,8)×C(2,6)=420种方案。故正确答案为C。 解析2 也是分为两步,先从8人中选出4人备选,则有有C(4,8)种方案,再从选拔出的4人中选取2人去第一个单位的方案有C(2,4)种方案,剩下的去第二个单位,无需挑选。根据乘法原理,70×6=420。故正确答案为C。 速解两种方法本质没有区别,推荐使用第一种思路,直观。考查的是最基本的排列组合思想:”分类用加、分步用乘”,本题明显的按照步骤来筛选,所以中间乘法连接。 考点排列组合问题笔记编辑笔记 本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 12.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以下关于公共政策表述有误的是_____。 A: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 B: 其研究对象是所有组织而非个人的决策行为 C: 其属性为价值相关性、合法性、权威性 D: 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规划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是组织而非个人的决策行为;并非所有的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政府组织的决策行为是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体操是一个结合了杂技和舞蹈的体育运动。它的魅力,在于那种刀锋上的平衡与美感,在于每一秒都让人____。运动员在空中翻腾的时候,即使不在现场的观众,也会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直到运动员稳稳落地。 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心旷神怡 B: 赏心悦目 C: 战战兢兢 D: 如痴如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成语填空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语境的最佳选择。 “心旷神怡”的意思是心胸旷达,精神愉快。“赏心悦目”指美好的情景使人心情欢畅。“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由题干中的“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可知观众在观看体操时很紧张,由此可知横线处填“战战兢兢”比较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C。 14.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_____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A: 立法 B: 税收 C: 政策 D: 调节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由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穆尔西人还大量喂养牛羊牲畜,生产肉和奶充当辅助食物来源【A】。粮食减产时,就用牲畜交换口粮,作为抗御饥饿的最后一道防线【B】。牲畜也因此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C】,不仅是财富的象征【D】,而且是定义很多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比如婚姻,新郎只有向新娘父母提供足够数量的牲畜作为彩礼,婚姻才能生效。_____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由后文可知,牲畜是用来交换口粮的,而非直接作为口粮,故A项中的“辅助”修饰的应为“来源”,因此应改成“充当辅助的食物来源”。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如果工资率提高,收人效应将导致消费者_____。 A: 同时增加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 B: 同时减少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 C: 减少劳动时间同时增加闲暇时间 D: 增加劳动时间同时减少闲暇时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劳动价格影响劳动供给,一般情况下,工资越高,劳动的供给越多。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当工资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劳动的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因为劳动者一天的时间可分为工作和闲暇两部分,工作得到工资,闲暇得到享受,货币收入增多后,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由于闲暇的时间减少,使闲暇的边际效用增加。于是,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工资收入给劳动者增加的正效用不足以抵消劳动的负效用时,劳动者宁愿减少工作时间增加闲暇时间,从而使劳动供给减少。 本题所属考点-《经济》 17.坦克是哪个国家发明的?_____。 A: 德国 B: 苏联 C: 英国 D: 美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本题选C。 本题所属考点-《科技生活》 18.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可以缺少的一部分是_____。 A: 标题 B: 正文 C: 主送单位 D: 成文时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公告、通告及部分事项性通知可不写主送机关。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公文特急件是指_____。 A: 内容重要并特殊紧急,需打破工作常规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B: 内容重要并紧急,需打破常规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C: 内容至关重要并特殊紧急,已临近规定的办结期限,需特别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D: 内容至关重要并紧急,已临近办结期限,需随到随时迅速传递的文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C选项即为特急件定义。 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