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考聘用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2)

举报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江北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考聘用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_____。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维护封建皇权的改良 运动,它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对舰载机顺利降落甲板的过程描述最准确的是_____。 A: 降低飞行高度和速度——放下落架、襟翼与空气减速板——伸出捕捉钩挂上拦截索 B: 围绕母舰飞行——放下落架、襟翼——将发动机开到最大 C: 让飞机速度降到最低伸出捕捉钩将发动机推力降低 D: 降低飞机的速度和高度——伸出捕捉钩一放下落架、襟翼与空气减速板一挂上拦截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材料第二段第二句“舰载机的降落过程通常是这样的”,其后具体描述舰载机顺利降落 甲板的过程,符合步骤及顺序的选项为A。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李某贪图高利贷利息,出借高利贷给人做赌资,在索债不得的情况下,将借贷人刘某强行带至家中,限制其自由达两天,李某的行为构成_____。 A: 非法拘禁罪 B: 故意伤害罪 C: 敲诈勒索罪 D: 绑架罪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依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委托书授权不明的民事责任,正确的选项是_____。 A: 由代理人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B: 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C: 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 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民法通则》第65条第3款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要的是_____。 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 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来说,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实践关系是一切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首要的基本关系。没有实践关系,其他任何关系都无从谈起。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因此,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要的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故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_____是国家和社会应当履行的基本保障责任,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举措。 A: 社会福利 B: 社会救助 C: 社会保险 D: 社会服务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社会成员,以及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者,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举措。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分辨你、我、他、上、下、左、右等概念,这些概念一般是通过_____获得的。 A: 概念形成 B: 接受学习 C: 概念同化 D: 学校系统教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主要是在日常生活或教学过程中研究儿童掌握现实概念的过程 本题所属考点-言语与思维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2011年全社会用电量环比变动的趋势与工业用电量完全一致 B: 2011年和2010年月度工业用电量的峰值均出现在6月份 C: 2011年月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峰值的月份,其非工业用电量增速最高 D: 2011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与工业用电量增速差距最大的月份,其非工业用电量为当年最小值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A项,对比两图中条形数据,12月全社会用电量环比下降,工业用电量环比上升,错误;B项,由图2可知,2011年月度工业用电量峰值出现在6月,而2011年6月和8月的工业用电量差不多,但同比增速8月明显更小,可见2010年8月的工业用电量大于6月,即2010年6月不是峰值,错误; C项,由图1可知,2011年8月全社会用电量达到峰值,由两图数据结合平均数知识可知:8月非工业用电量增速小于13.2%,而2月非工业用电量增速明显大于22.6%,即8月不是最高,错误;可直接选D。 验证D项:由两图数据估算可知,2011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与工业用电量差距最大的是3月,非工业用电量最小的也是3月,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_____。 A: 依法治国 B: 执法为民 C: 公平正义 D: 服务大局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指导原则,是发展中的马克,fc法治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价值追求为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包括合法合理、平等对待、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等内容。故本题选C。 本题所属考点-《法理学与宪法》 10.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用_____。 A: 指示 B: 决定 C: 意见 D: 通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指示不是党政机关的公文文种。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从定义可知,C项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某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为766亿元,2012年为890亿元,2012年与2011年比,890+766=1.16,这就是_____。 A: 增长速度 B: 发展速度 C: 绝对速度 D: 可比速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发展速度是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现象的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商.说明报告期水平已经发展到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若干倍。故本题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_____ A: 泰山 B: 华山 C: 恒山 D: 嵩山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 1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安定有序”。这是因为_____。 A: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B: 社会稳定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C: 维护稳定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 稳定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选项B说法过于绝对,错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选项C错误。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选项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熬骨头汤时,为提高骨头中钙质的溶解度,可加入少量_____ A: 盐 B: 酱油 C: 醋 D: 料酒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骨头中的钙主要以磷酸钙的形式存在,而磷酸钙难溶于水,易溶于酸性物质,所以为了提高钙质的溶解度就可以加点醋。 本题所属考点-《科技生活》 15._____是全体公民应遵循的公共生活行为准则。 A: 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 家庭美德 D: 荣辱观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应遵循的公共生活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是公民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家庭美德是公民在家庭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荣辱观是人们对“荣”和“辱”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货币流通规律揭示了货币需要量与其决定因素的关系为_____。 A: 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B: 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C: 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D: 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马克思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揭示了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取决于两个因素: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单位货币流通速度。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货币需求量=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可见,货币需要量与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_____ A: 某国家机关为建住宅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B: 某县技术监督局对所辖境内某化工厂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行为予以处罚 C: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根据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某专利权无效 D: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营业执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具有三个要素:(1)主体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2)职权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运用行政职权所为的行为;(3)法律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即对他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A项中某国家机关为建住宅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行为并非运用行政职权所为,故不属于行政行为。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18.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是基于货币_____。 A: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想象的货币 B: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瞬间充当买卖媒介 C: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可以随时退出流通 D: 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可以暂时不用现金购买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瞬间充当买卖媒介,而不是最终的归宿,所以履行该职能可以是不足值货币。而纸币就属于不足值货币的范畴。 19.一般认为,能够从通货膨胀中受益的人群是_____。 A: 以利息为收入者 B: 以利润为收入者 C: 以退休金为收入者 D: 以租金为收入者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人们的名义收入与资产相对固定,由于通货膨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