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市福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招聘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8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福州市福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招聘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下列哪种行为是属于司法活动?_____ A: 法官张某对邻居间的口角进行劝解,使其和好如初 B: 警察李某劝说其犯罪的弟弟去公安机关自首 C: 检察机关根据林某的举报对相关人员进行侦查 D: 法官王某怀疑自己妻子有外遇而决定自行访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司法的含义与特点。司法,又称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要掌握司法的含义,必须了解司法的特点:(1)司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2)司法具有国家强制性;(3)司法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处理案件的活动;(4)司法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的结果的法律文书。而本题中,A是法官个人行为,而不是依照法定程序而为的活动。B则不是依职权行使的专门活动,同样是个人行为。而D则更是自己的个人行为,不代表国家意志性。C则是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运用法律的活动,故本题应该选C。 掌握了司法和执法各自的含义和特点之后,自然而然就掌握了司法和执法的区别,其在主体、内容、程序、主动性方面有区别,考生应该细细体会其中的差异。 2.时代主题是指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是国际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段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_____。 A: 和平与合作 B: 合作与竞争 C: 和平与发展 D: 发展与改革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定中美两国关系政治基础的3个联合公报分别是:__________的上海公报,__________的建交公报以及——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的联合公报。_____ A: 1972年1979年1982年 B: 1973年1978年1982年 C: 1973年1979年1982年 D: 1972年1978年1982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指的是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关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1979年1月1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流程再造的特点是_____。 A: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B: 以设计业务流程为依托 C: 以实现组织目标为目标 D: 以组织目标为再造对象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流程再造的特征有:①以实现组织绩效的飞跃为目标;②以从根本上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为任务;③以业务流程为再造对象;④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关于我国能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 B: 长距离、大规模的北煤南运、西电东送、北油南运、西气东输是我国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C: 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蒙东、西南、新疆等5个区域的煤炭、油气、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70%以上 D: “十二五”时期,火电将不再成为我国的主力电源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十二五”时期,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仍将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体,特别是煤炭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仍将起着基础性作用。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任何一个神经细胞的兴奋,都会引起一系列与之有关的记忆群的活动。情节是以“自我” 来根据事物内容自问自答,边设置场景、角色,边加以深化发展的。形象思维构出画面(可视内 容),语言记忆(逻辑思维)则是“自我”根据画面内容做出的逻辑反应,成为下一个画面的心理 要求,概括地说,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_____。 A: 逻辑思维内容确定了形象思维内容,形象思维又诱导了逻辑思维 B: 逻辑思维内容确定了形象思维内容,同时又诱导了形象思维 C: 形象思维内容确定了逻辑思维内容,同时又诱导了逻辑思维 D: 形象思维内容确定了逻辑思维内容,逻辑思维又诱导了形象思维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由文段中“形象思维构出画面”、“语言记忆(逻辑思维)……做出的逻辑反应”可知,形象 思维内容确定了逻辑思维的内容,“形象思维”为陈述对象,A、B两项将陈述对象换成了“逻辑思维”,错误,可排 除。由“成为下一个画面的心理要求”可知,“逻辑思维又诱导了形象思维”。C项后一分句将二者颠倒,不合题 意,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我国目前开放程度最大,开放层次最高,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实验区为_____。 A: 经济特区 B: 国家级新区 C: 经济开发区 D: 保税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保税区作为中国大陆开放度最大、开放层次最高,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经济实验区”,实行的是全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保税区的发展是和经济体制改革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设立保税区是我国在开办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老字号背后都是道不尽的__,数不清的传奇风流。但是有的地方的老字号或者消失或者__,唯独广州的中药老字号不仅数量多,而且各个越活越年轻。这其实与广州人对中医药文化的推崇和信任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人生百态 朝不保夕 息息相通 B: 辛酸无奈 岌岌可危 休戚相关 C: 沧海桑田 危在旦夕 休戚与共 D: 苦心孤诣 奄奄一息 息息相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成语填空解析此题考查成语语境最佳选择。 第一空与“数不清的传奇风流”并列,紧接“但是”开始转折说它的消失,所以这里应该填入一个褒义词。D项“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符合要求。A项“人生百态”人生酸甜苦辣各种形态,属于中性词;B项“辛酸无奈”是负面色彩,与要求不符;C项“沧海桑田”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与原意无关。因此排除A、B、C三项。 第二空与“消失”并列,意思应该一致。“奄奄一息”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符合要求。“岌岌可危/朝不保夕/危在旦夕”一般形容严峻的形势,不是某具体事物的消失。 第三空“息息相关”比喻关系非常密切,在这里形容广州中药老字号的发展与广州人对其推崇和信任的关系密切。“休戚与共/休戚相关”都是形容彼此间的幸福和祸患都共同承受,与原文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D。 9.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 A: 2013年该省完成各项邮政业务量均多于2012年 B: 2013年该省移动电话普及率是固定电话普及率的5倍以上 C: 2013年该省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400万户 D: 2009年该省完成邮电业务总量高于2013年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A项,根据第二段,2013年该省完成各项邮政业务量中,函件和汇票业务量同比下降,错误; B项,根据第二段,2013年该省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7.9部/百人,固定电话为21.4部/百人,87.9÷21.4<100÷20=5,错误; C项,根据最后一句,2013年该省互联网宽带接人用户数为379.6万户,未超过400万户,错误。可直接选择D。 验证D项:2009年该省完成邮电业务总量为532.6亿元,2013年为277.2亿元,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甲有一套商品房要出售,经人介绍,与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丙知道后找到甲,表示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甲便与丙订立合同并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房屋应归乙,甲向丙承担违约责任 B: 房屋应归丙,甲向乙承担违约责任 C: 房屋产权登记有误,应重新登记为 D: 甲与丙订立的合同无效,甲与乙协商房屋的归属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房屋所有权的转移以是否完成房屋的过户手续为标志。”题干中甲与丙订立合同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房屋的所有权转移给丙所有,同时甲应当对乙承担合同不能履行的违约责任。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三棱镜 D: 玻璃砖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猫眼的作用是用较小的孔看到较大的范围,透过凸透镜向外看,会产生放大作用;而透过凹透镜向外看,有缩小作用。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法调整的是:_____ A: 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 B: 工匠给公司提供劳务 C: 市民办理公司登记 D: 商场因卖假货被工商局调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_____。 A: 互相适应 B: 互相矛盾 C: 互相一致 D: 既互相适应又互相矛盾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虽然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不太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_____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第一组图形的直线数分别为6、5、3,其数量分别减1、减2:第二组图形的直线数分别为3、4、(6),其数量分别加1、加2。应选择直线数为6的图形,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居安思危”反映的哲学道理是_____。 A: 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 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C: 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次要之分 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也就是说安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危险。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国家对_____实行淘汰制度。 A: 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 B: 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 C: 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设备和生产技术 D: 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和生产技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节能法》第十六条 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