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1年咨询工程师《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第2章规划咨询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O****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36.86KB
约16页
文档ID:339068251

2021年咨询工程师《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  第二章 规划咨询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本章考情:  2021版教材本章改动较大,文字表述类的内容增多,既有计算与应用的内容,也有一定数量的简答题需要准备  对于咨询规划的常用方法,重点在于“区位熵”、“产业与人口分析”的定量计算与数据分析,并且对于“钻石”模型“4+2”的因素能够理解并且牢牢把控对于“利益相关者分析”,大家重点掌握“影响力-利益”矩阵的绘制,并且能够把各相关者正确放进这四个象限中,且给出简单的处理措施即可  2020年本章考到了“区位熵”和“利益相关者分析”2021年本章预计考分在10分左右>>点击查看图片  第一节 区域发展基础理论    1.城镇和产业的空间分布  (1)中心地理论  所谓中心地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通常是一个城镇中心地按规模和功能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等级  高等级中心地提供高级的服务,低等级中心地提供低级的服务,高等级中心地为低等级中心地提供商品和服务中心地理论在城镇体系研究中得到应用    (2)增长极与点轴开发理论  增长极具有两方面的效应:  一是极化效应。

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吸引周围地区的生产要素不断向极点聚集,在极点地区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增强了极点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是扩散效应增长极的发展水平与周边地区产生落差,导致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对周围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作用  基本思想:  增长极理论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基础上,强调首先要尽可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地区,培育经济发展增长极,强化增长极的实力,然后通过扩散效应实现区域整体发展  点轴开发理论认为,连接点(增长极)的交通线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和生产成本,促使人口和经济向交通线聚集,产生新的生产生活集聚点  (3)中心一外围理论  中心一外围理论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个部分,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  中心区发展条件比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转移  (4)梯度转移理论  其主要内容是:在一个大区域范围内,由于地理环境、发展条件、历史基础等原因,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存在经济技术梯度经济创新活动所包含的新兴产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管理方法的创建和运用先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2.人口与产业集聚程度的衡量  (1)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集聚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使用人/平方公里或人/公顷作为单位  【案例分析】Z市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根据Z市行政区划,中心城区分为4区,现有4个城区的人口和土地面积数据,试计算2019年Z市这4个城区的人口密度  区域人口(万人)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1234城区总计52.635.8116.878.4283.6 78.327.0200.042.5347.8   『参考答案』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土地面积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到该市4个城区的人口密度,可以看到区域4的人口密度最大,区域3的人口密度最小,如下所示  表2-1 Z市四个城区人口密度区域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1234 671813259584018447   (2)城市首位度  两城市指数计算方法:S2=P1/P2  四城市指数:S4=P1/(P2+P3+P4)  十一城市指数:S11=2P1/(P2+P3+…+P11)  式中:P1、P2…、P11为城市体系中按人口规模(或经济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次城市的人口规模(或经济规模)  【案例分析(2019年真题)】西部某省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拟在具有相关从产业均衡和配套条件的A市和B市中选择一个区县重点布局产业集聚发展区,并委托一咨询公司开展相关研究,经过初步分析,咨询公司从A和B市各筛选出两位区县G,H和K,M,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选,为研究经济发展的集聚程度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该咨询公司拟从城市首位度分析和资源承载力分析两个维度开展研究,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见下表。

  表1 2018年某省GDP前六位城市的GDP及人口数据  A B C D E F GDP(亿元) 8241 1326 1143 1032 927 918 人口(万人) 1443 349 308 276 263 289   【问题】  1.计算A市的二城市首位度指数和四城市首位度指数  2.结合计算的首位度指数,分析该省的区域结构和城市集聚状况  『参考答案』  1.A市的二城市首位度指数=8241/1326=6.215  A市的四城市首位度指数=8241/(1326+1143+1032)=2.354  2.A市的二城市首位度指数为6.215,四城市首位度指数2.354,指数过大,表明城市区域结构可能过度集聚,大城市病突出,首位城市压力明显,对该省的经济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  (3)区位熵  又称专门化率,用于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等情况    式中:Li为某区域i产业在全国的区位熵;     ei为区域中i产业的总量指标(通常用增加值、产值、产量、就业人数等);     et为区域所有产业对应的总量指标;     Ei是全国i产业的总量指标;     Et为全国所有产业对应的总量指标。

  评价标准:  区位熵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区位熵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如果区位熵小于或等于1,则认为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  局限性:  (1)区位熵是静态分析,难以反映产业优势的动态变化情况和产业之间的互动关联;  (2)方法基于每一个产业在国家和区域层面具有相同劳动生产率这一前提假设,但实际中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肯定存在差别  (3)没有考虑企业规模因素的影响  【案例分析】Z市近年来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发展速度较快为进一步促进地区发展,Z市委托某咨询公司为其编制产业规划在咨询过程中,该咨询公司获取了2019年Z市及A省以下行业增加值数据如下表所示请问该咨询公司可以采用何种方法来分析该市的优势产业,并分析该市哪些产业在全省具有比较优势  表2-3 2019年Z市及A省行业增加值表  单位:亿元行业增加值Z市A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09118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559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591978批发和零售业5345067房地产业527326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98806住宿和餐饮业1721568卫生和社会工作270120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78320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9255金融业4283295教育279137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28856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641967工业363624766建筑业2563098农、林、牧、渔业3032010地区生产总值9175 56503   表2-4 2019年Z市、A省行业增加值及区位熵表行业增加值Z市(亿元) A省(亿元) ei/et Ei/Et 区位熵L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37832080.150.062.6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988060.030.012.2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0911850.030.021.61卫生和社会工作27012060.030.021.38教育27913780.030.021.2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92550.010.001.18房地产业52732680.060.060.99农、林、牧、渔业30320100.030.040.9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288560.010.020.92工业3636247660.400.440.9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55910.010.010.8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6419670.030.030.8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5919780.030.040.81金融业42832950.050.060.80住宿和餐饮业17215680.020.030.68批发和零售业53450670.060.090.65建筑业25630980.030.050.51地区生产总值 917556503        注:教材表格汇总数据有误,以讲义为准,了解区位熵计算思路即可  计算结果显示,Z市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区位熵分别为2.65,2.28,1.61,1.38,1.25,1.18,区位熵大于1,可以认为这些行业在省内具有比较优势。

通过结果看到,Z市的服务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和科研教育类的服务业在省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案例分析(2020年真题)】为倡导产业合理有序发展,推动区域产业优势组合,A市委托某咨询公司提供产业发展规划咨询服务通过实地调查,咨询公司了解到,该市主要产业包括非金属采矿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业、木材加工业、金属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并测算了这些产业的区位熵  A市主要产业区位熵产业 非金属采矿业 农副产品加工业 纺织业 木材加工业 金属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区位熵 0.68 0.97 6.63 0.50 1.12 3.05   4.根据区位熵计算结果,判定A市哪些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哪些产业具有较高的工业水平,并说明理由  5.区位熵方法有哪些局限  『参考答案』  4.A市的纺织业、金属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其中纺织业区位熵达到6.63,汽车制造业区位熵达到3.05具有较高的工业水平  因为纺织业、金属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的区位熵均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区域的专业化部门,这些行业具有全国比较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金属制造业区位熵1.12优势不太明显,纺织业和汽车制造业区位熵远大于1,表明专业化水平越高。

  5.区位熵的局限性:区位熵是静态分析,难以反映产业优势的动态变化情况和产业之间的互动关联;其次,该方法基于每一个产业在国家和区域层面具有相同劳动生产率这一前提假设,但实际中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肯定存在差别;此外,区位熵没有考虑企业规模因素的影响  3.竞争优势理论与钻石模型  钻石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