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举报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生活与法律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法治专册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第一课,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法律么、生活中的法律、法律作用大。“生活中的法律”这一部分主要是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多种了解法律与纪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关系。作为本册教材开篇之课,努力利用好一切教学资源过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形象感知生活中的法律,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是学好六年级法册和增强自觉学法守法意识的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初步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 道德修养: 通过活动,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学习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 通过案例分析,初步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知道不同生活现象和社会关系要用相关法律来解决。 健全人格:初步了解生活处处有法律 责任意识:通过交流,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法律,了解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广泛性。 重点 1.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法律,了解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广泛性。 2.初步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 难点 初步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知道不同生活现象和社会关系要用相关法律来解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 1. 复习提问 (1)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 (2)小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呢? (3)法律与纪律和道德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结并板书新课:生活与法律 阅读文本 思考文本 指名回答 补充回答 齐读课题 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清晰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所受到的权利与义务。明确法律与纪律和道德的行为。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生活中的法律无处不在 1.文本学习: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2.图片+文本学习:法在生活中 (1)工厂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道路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超市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学校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播放视频素材:法在生活中 4.提出问题:采访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涉及哪些法律? 5.图片+文本学习:法在生活中 (1)我的姑姑是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 我的叔叔是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 (3)我的妈妈在经营一家餐厅:《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教学环节二: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刑法 1. 文本学习: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怎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2.播放视频素材:成都法院公开审判毒品大案:三名主犯被判死刑 3.文本学习:刑法目录的部分内容 第二编 分则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4.文本学习:案例分析 2019年8月11日,嫌疑人王某与妻子周某某因家庭琐事发生争执,后王某驾驶车辆将周某某撞伤。目前,受害人周某某在医院治疗,生命体征平稳。 思考与判断:请你判断一下,嫌疑人王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他触犯了什么法律? 判断结果: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刑事拘留,他触犯了《刑法》。 5.图片+文本学习:阅读角 谈古论今说法律 我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刘邦反抗秦的暴政,率军攻入咸阳后,首先“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句话的意思是:刘邦与大家约法三章,禁止杀人、伤害和盗窃,否则要严厉惩罚。杀人者会被处死,伤害他人和盗窃要处以相应的惩罚。 今天,我国的刑法规定了四百多种犯罪,包括盗窃罪、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等。 6.播放视频素材:约法三章 教学环节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民法 1.文本学习: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2.图片+文本学习: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民法 (1)在社区散步被宠物狗咬伤 (2)爸爸的朋友借钱到期不偿还 (3)物业违反合同规定,超标准收取物业费 (4)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 3.文本学习(相关链接):合同怎么订 一家奶粉公司要向一家养殖场购买鲜牛奶,双方为此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包括:买方和卖方的名称,买卖商品的数量、质量,商品的价款,交货的日期,支付货款的方式,违反合同的责任,争议的解决方式等。签订平等、互利的合同,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买卖行为的顺利进行。 4.图片+文本学习:各种各样的合同 (1)小丽,妈妈要给你买一份人身保险。 (小丽的妈妈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 (2)强强,咱们家要跟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了。 (强强的爸爸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3)租赁合同、买卖合同、借款合同、劳动合同 ( 现在社会中,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签订合同能够方便我们依法维权、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 5.文本学习:建筑工地不少民工没签劳动合同维权难 每到年底,不少劳动者为了拿到工资,便加入了讨薪的队伍。采访中,我们发现在建筑领域不少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让执法人员在解决过程中很头痛。 民工反映:工地坠落没签劳动合同维权难 前不久,来自江西的杨某在我市某建筑工地干活时不幸坠落,导致腰椎处神经损伤,将面临下肢截瘫。杨某是在老乡的介绍下过来干活,没有签订任何劳动合同,一家人陷入了维权困境。杨某表示,直到现在,包工头也没有给够他钱,自己也后悔干活时没有与工头签合同。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不少建筑工地,很多劳动者不会主动提出签订劳动合同。 (律师提醒:劳动者谨记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保护自己最好的法律武器。) 6.文本学习:民法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财产保护、人权保护、日常纠纷、合同纠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和刑法相比较,民法解决的问题更细微,从社会生活的细节方面为平息纷争、解决争端提供模式和方案。它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7.播放视频素材:民法典 教学环节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行政法 1.文本学习: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法等法律。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2.图片+文本学习:行政机关工作图片 (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企业营业执照 (2)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解释税收政策 3.文本学习: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他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4.图片+文本学习:不同的部门依据行政法开展工作 (1)市场监管部门颁发企业营业执照 (2)食品卫生部门依法进行食品抽样检查 5.播放视频素材:扬子普法记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6.提出问题:通过采访老师和同学,了解一下我们的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1)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 国歌法、国旗法、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食品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刑法等法律。 (2)这些法律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这些法律调整学校生活的社会关系,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学校的正常秩序。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观看图片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观看视频 阅读文本 思考回答 观看图片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观看视频 反思总结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观看图片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观看视频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观看图片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观看图片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观看图片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观看视频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观看图片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感悟文本 观看图片 阅读文本 学习文本 观看视频 阅读文本 思考文本 回答问题 指名回答 补充回答 文本直接向学生点明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个情境展现了法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工厂与工人的关系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范,人们过马路、开车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范,超市中的消费行为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范,学生上学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范。教材通过日常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为其后学习法律分类打下基础。 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刑法,通过 概念和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刑法是惩罚犯罪行为、维护公共安全的法律。 用现实案例学习了解刑法,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用谈古论今说法律的案例《约法三章》,让学生知道并了解我国的法律在古代所起的作用。 文本向学生点明什么是刑法及刑法的作用有哪些。 三个情境介绍民法的相关知识,并设置了学生常常接触的“合同”的学习。 相关链接涉及一份买卖合同, 包括合同的主要内容。 学习两种具体的合同,一是人身保险合同,二是 农村里的土地承包合同,主要展现了合同签订的主体和过程,这两个情境让学生了解合同与民法。 用生活中的现实案例向学生介绍民法在生活中的具体作用,知道它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知道民法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财产保护、人权保护、日常纠纷、合同纠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法等法律。 市场管理部门给企业颁发营业执照;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解释税收政策,这些是行政机关执行国家相关法律、对市场活动开展管理监督的重要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公共事务的行政法。 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他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阅读文本 独立完成连线 汇报连线 补充汇报 集体订正 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的法律门类,并通过活动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法律。此处培养学生遇事找法的意识和习惯。 课堂小结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生活处处有法律。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