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10

举报
资源描述
………………○………………内………………○………………装………………○………………订………………○………………线………………○……………… ………………○………………外………………○………………装………………○………………订………………○………………线………………○……………… …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 语文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分数 第一部分(1~4题20分) 1.下面是同学们阅读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后,准备写在展板上的一段文字,阅读后请完成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经过长途①(bá shè),他们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他们锐不可当,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中朝军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鹤立鸡群的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缅怀先烈,②(míng)记历史,我们应当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①长途 (bá shè) ② (míng)记历史 (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枪林弹雨 B.威武雄壮 C.鹤立鸡群 D.艰苦卓绝 (3)画横线句语言不够连贯,请加以修改。(2分) 答: 。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2) ,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3) ,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 (4)《浣溪沙》一词中通过描写诗人所在院落的景色变迁,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 (5)《富贵不能淫》中与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得志, ;不得志,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分) 2014年9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表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删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一时间,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分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中小学阶段背诵了那么多的中国古诗词,毕业以后还能记得多少?铭记在心的古诗,工作后用不用得着?就这些问题,南国早报做了一次网上问卷调查,同时采访了教育界人士。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图片描述清楚,并举例阐明你的观点。 答: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 “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 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2分) 答: 。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二(1)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3分) 答: 。 第二部分(5~22题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7题。(共6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2分) 答: 。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七首律诗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仲春时节美丽景致的怀念之情。 B.首联通过写钱塘湖水面降低、白云与波浪相连接表现季节特点。 C.颔联和颈联选取有代表性的动物和植物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D.最后两句间接抒情,点明湖东景致不足称道,而白沙提景致最美。 7.从下面A、B两题中选做一题。(2分) A.颔联中有两个动词极富表现力,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它们的妙处。 B.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市成功遏制了新冠病毒传播。我们得以走出家门,观赏美景。请模仿本诗尾联,抒写自己所见所感。写作时可不考虑律诗音韵方面的要求。 答: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1题。(共13分)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②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惩山北之塞(惩: ) (2)越明年 (越: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译文: 。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文: 。 10.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见他们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乙文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说明富者也是坚决反对贫者去南海的。 B.两文都强调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但两文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甲文叙事为主,理寓事中;乙文叙议结合,说理为主。 C.甲文写太行、王屋二山高大,乙文写西蜀距离南海遥远,都突出了困难之艰巨,从侧面衬托了人物形象。 D.愚公和贫僧勇于挑战,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伟大气魄。 11.成语故事《南辕北辙》中想去楚国的驾车人也像愚公和贫僧那样执着,却没有达成所愿。请仔细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答: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4题。(共8分) 筷子小传 ①公笑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 ②先秦时代, 筷子被称为“梜”(jiā),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筷”,到了明代得名“筷”。 ③“纣为象著”的典故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箬头,可以接柄使用。 ④到了明清时期,著的称呼被“筷子”取代。明陆容在《技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著’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字,故将“著”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胆” 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⑤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署,举必置匙。食已,则豆匙于案。” ⑥筷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 ⑦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风筷子、卡通筷子,配以富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⑧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 ⑨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子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族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⑩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多一双公筷,多一分安心。 12.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筷子的主要特点。(3分) 答: 。 13.第⑥段和第⑦段能不能颠倒顺序,请你说明理由。(3分) 答: 。 14. 请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解析标题“筷子小传”的好处。(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