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苏州大学2021年科研助理岗位招聘(孙旭辉教授课题组)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0】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年12月苏州大学2021年科研助理岗位招聘(孙旭辉教授课题组)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300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200题) 1.下列个人网名中,符合《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的是_____。 A: 中纪委巡视组 B: 王小二 C: 奥巴马 D: 乡村赌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互联网用户号名称管理规定》第6条规定:“任何机构或个人注册和使用的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不得有下列情形:(一)违反宪法或法律法规规定的;(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损害公共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散布淫秽、^色 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A、C、D三项均不符合该规定。故本题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19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形象——韩麦尔。 B: 左拉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酒店》《萌芽》《生之欢乐》等。 C: 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项链》是他的成名作。 D: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其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是《约翰•克利斯朵夫》。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莫泊桑的成名作是《羊脂球》。 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 3.如果公安机关未对王某进行处罚,施某对此不服,向法院起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法院不应受理,因为施某先动手打人 B: 如果法院受理,王某可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C: 如果法院受理,王某应作为被告参加诉讼 D: 法院不应受理,因公安机关不处罚王某并不损害施某权益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答案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第二十四条行政机关的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涉及两个以上利害关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关系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没有起诉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中国古代哲人荀子有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_____。 A: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题中“天行有常”的“常”指的是一种天道运行的规律,体现的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A项正确。B选项庸俗唯物主义观点是否认意识的存在,认为世界上只有物质,意识只是大脑的分泌物,属于物质;C选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体现了一种静止、片面、孤立的世界观;D选项客观唯心主义则是强调世界的本源是绝对精神、绝对理念,是超脱于外的一种绝对的东西。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公文处理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_____。 A: 实事求是的原则 B: 精简的原则 C: 髙效的原则 D: 新颖的原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故本题选D。 6.参与大火都是古代妇孺皆知的星相。夏族对参的认识有深刻的原因,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线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际。“参去寒冬尽,农家备耕忙”,它成为夏族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公元前2400年左右,大火在春天傍黑时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其光荧荧,好似东方远处的一团火焰。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单是因为它亮,它就像是特意来点燃人们盼望播种的希望之火。 文中“观象授时”的含义是_____ A: 观天象以安排时间 B: 观天象以从事农耕 C: 观天象以确定季节 D: 观天象以传授知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词句理解题 解析考查词语理解类词句理解题。 “观象”:观测天象;“授时”:确定时间。在不理解这四个字的直接意思的情况下,可联系上下文。根据文中“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线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际”可知,古代人民观察天象来确定季节。因此C选项正确。 文段中没有支持A项观点的描述,而且授时是确定时间的意思,不是安排时间;B项“从事农耕”只是论证“观象授时”举的一个例子;D项无中生有。故正确答案为C。 7.当前一些城市____于表面繁荣、豪华的发展模式,____对于百姓的服务功能;一些城市不顾自身经济承受能力,急于建设华而不实的新城;城市形象____求新、求大、求洋,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许多并未达到使用寿命的建筑纷纷倒地。这种城市化建设中的“贵族化”倾向必须____。 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陶醉 轻视 过分 警觉 B: 倾向 漠视 注重 截止 C: 热衷 忽视 过度 警惕 D: 致力 注重 极度 警醒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此题考查实词的最佳语境搭配。 先看第一空,“陶醉”的主体一般是人,而此处的主语是“城市”,排除A项。再看第二空,文中冒号后的内容是对前面的举例解释论证,文段主要是批判城市建设中的不良现象,“注重”对于百姓的服务功能与文意相反,故排除D项。第三空,“注重”求新、求大、求洋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重视过度就会出问题,此处文意强调的是“过度”,由此可知选C。第四空,“警惕”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用于此处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选词填空 8.所谓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其中,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属于_____。 A: 犯罪主体 B: 犯罪客体 C: 犯罪的主观方面 D: 犯罪的客观方面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解析]犯罪构成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并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总和。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其中,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犯罪行为和由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行为与结果直接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所实施的犯罪及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由罪过、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等主观方面因素构成。因此本题答案为C。 9.复杂劳动被当作简单劳动的加倍,是因为_____。 A: 从事简单劳动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B: 从事复杂劳动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C: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D: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差别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由于劳动的复杂程度不同,从而在相同的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同的。一小时复杂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可以是一小时简单劳动形成价值的若干倍。这就要求在分析不同种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时,必须把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在于_____。 A: 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 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C: 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D: 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是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一致。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生命科学领域有史以来第一个“重大科学”项目是_____。 A: 基因工程 B: 人类基因组计划 C: 细胞工程 D: 基因技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20世纪一百年中最激动人心的伟大创举之一就是和“曼哈顿的原子弹计划”“阿波罗人类登月计划”一起被誉为本世纪科学史上三个里程碑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_____。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南京条约》 D: 《瑷珲条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 约》。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与“戊戌变法:1898”这组词逻辑关系最为相近的一项是_____。 A: 辛亥革命:1900 B: 西安事变:1936 C: 七七事变:1931 D: 鸦片战争:1839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事件与发生年份的关系。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段老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并张榜公布,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_____。 A: 人身自由权 B: 名誉权 C: 隐私权 D: 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解析】:学生的隐私权是指,学校和教师有义务保护学生私人、不愿或不便让他人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不被他人所知的权利。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有利于激发员工内在积极性的工作安排是_____。 A: 能力远远高于任务要求的人 B: 能力远远低于任务要求的人 C: 能力略髙于任务要求的人 D: 能力略低于任务要求的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激发员工积极性属于激励理论范畴。能力略低于任务要求可以激发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望,使人们焕发很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主动自觉的工作行为,通过自身努力,达到任务要求。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在我国古代,“大夫”指的是_____。 A: 官职 B: 教师 C: 医生 D: 丈夫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在我国古代“大夫”和“士”一样都是指官职。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_____ A: 科学研究 B: 出版自由 C: 文艺创作自由 D: 欣赏自由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此题考察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范畴,尤其考察文化教育权利。只要记住几个基本的权利,那么即使有些权利课本上没有提到,也能用排除法做出答案。《宪法》第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