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五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古代社会由盛转衰——明清(讲解练)教学讲练

举报
资源描述
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古代社会由盛转衰明清选考历史选考历史 广东广东省专用省专用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考点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考点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一、明朝一、明朝(一)中央1.废除宰相制度(1)原因:宰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2)废除: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基础梳理基础梳理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时期措施职责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明成祖设立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明宣宗以后强化内阁逐渐拥有票拟权2.内阁制度(1)出现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2)地位: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不能统率六部,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3)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二)地方三司分权,设立督抚。明代在地方设立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主管民政、财务;设立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掌刑法;设立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掌兵务,调兵权归中央。明中叶后又设总督、巡抚,其职权在三司之上,代表中央到该地区直接节制三司,统一征调军队、军粮物资,集中指挥。明代的督抚,还不是法定常设职位,没有固定辖区,具有临时性,多担任军事方面的职责。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二、清朝二、清朝(一一)中央中央时期制度措施优缺点清朝初年 沿用旧制。设内阁、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康熙时期 设南书房参与机要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雍正时期 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1.实行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保持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政策。2.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兼管对俄交涉事务。确立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金瓶内抽签以确定“灵童”转世人选),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3.“改土归流”。从明朝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边疆地区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考点二明清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考点二明清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1.农业的发展: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2.手工业的发展(1)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2)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3)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3.商业的发展(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地域性的“商帮”,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2)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清朝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4.“重农抑商”: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压制民营商业,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5.“海禁”政策(1)概况: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下令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考点三儒学的新发展与明清科技与文化考点三儒学的新发展与明清科技与文化一、明清之际的思想一、明清之际的思想(一)背景1.政治: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经济: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3.阶级(层):市民工商业者队伍扩大。4.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西学东渐。(二)概况1.王阳明的心学(1)主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2)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2.李贽的离经叛道(1)思想a.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b.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主张“童心说”。c.在诗文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3)影响a.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b.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代表主要思想作用黄宗羲(1)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1)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2)事物是可以认识的(3)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1.积极(1)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2.局限(1)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2)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3)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4)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三三)评价评价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二、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二、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1)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2)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2.文学:明清小说(1)演变过程: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现短篇小说传奇;宋代出现话本;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2)繁荣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3)代表作品: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3.绘画和书法(1)绘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如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2)书法:明代以文征明和董其昌声誉最高。4.戏剧:京剧(1)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2)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京剧形成。(3)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同光十三绝”。(4)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一、内阁与军机处所体现的制度创新一、内阁与军机处所体现的制度创新1.创新表现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的“军机处”,是加强君主权力的又一创新。宰相具有两大职能:百官之首和皇帝的助手。宰相制度废除后,封建君主想找到一种仅保留宰相作为皇帝助手的职能,杜绝“皇帝助手”演变为“百官之首”的可能的制度,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辅政机构,但不允许辅政机构变成握有实权的行政机构。2.实施效果(1)明中后期阁臣权力出现膨胀的现象,并且还有伴随皇权专制而来的宦官乱政问题,这说明明朝尚未达到皇权专制的顶峰。综合提升综合提升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2)清朝重要的事务由皇帝决策,交由军机处处理,内阁只处理无关紧要的日常行政事务,保证君主集权。二、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评价二、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评价1.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组织相对独立,自成系统。(2)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3)以轻制重,以级别低的监察官员监察级别高的官吏。(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2.对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1)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2)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态度有密切关系;随着监察制度日益腐朽,监察官本身贪赃枉法者也不乏其人,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的腐败和低效。3.对监察制度的反思(1)监察应建立在民主、法治、权力制衡的制度基础上。明清监察制度异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监察制度建立在皇权高度集中的专制政体之上,只可能做到分工而不可能做到分权。因此加强监察机构的组织建设,更重要的是在政体改革中加速民主法治建设,实现权力的制衡。(2)监察机构与职权应独立、中立。在制度设计与改革中,不仅做到监察机构与组织的独立,更应明确界定监察职权的边界,避免监察机构直接插手行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政管理与司法审判,同时要实现监察权力真正独立于其他权力之外,不受其他力量左右与干扰。(3)监察应制度化、常规化而非运动化、特殊化。只有重视制度的执行,寄希望于制度而非贤明的领袖,才能真正避免人亡政息,维持监察制度的持续高效运转。三、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三、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1.城市持续繁荣和商业市镇兴起。明清时期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2.农产品商品化和手工业部门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业及其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在市场流通。3.商品流通的活跃和区域经济联系的加强。农产品、手工业品大量投放市场,国内市场扩大,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各地区间商品交换繁荣,联系加强。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4.依然坚持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虽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四、新航路开辟给明清社会带来的影响四、新航路开辟给明清社会带来的影响1.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甘薯与玉米的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更多的土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推动了“一条鞭法”等赋税改革。2.外交上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一方面中国被迫开始了反侵略的战争,捍卫国家主权,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另一方面为抵制西方殖民者的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骚扰,清政府设置了广州十三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根源之一。3.文化上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西学东渐”开始,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东来,传播了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如坤舆万国全图。徐光启等人开始注意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如在农政全书中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与工具。五、明清启蒙思想和古代民本思想的异同明末清初出现了一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我们称之为明末清初的民主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