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宿松县方圆测绘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第7期)

举报
资源描述
安徽安庆宿松县方圆测绘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对以空气柱震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一般采用_____措施。: A: 安装隔声窗 B: 安装隔声屏障 C: 加装减震垫 D: 安装消声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降低噪声的技术措施包括:(1)对以振动、摩擦、撞击等引发的机械噪声,一般采取减振、隔声措施。(2)对以空气柱振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一般采用安装消声器的措施。(3)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一般是尽量使设备安装远离人群,一是保障电磁安全,二是利用距离衰减降低噪声。(4)针对环境保护目标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工程措施,主要是采用以隔声、吸声为主的屏蔽性措施,使保护目标免受噪声影响。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_____。 A: 否认历史规律的重复性 B: 否认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 C: 否认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性 D: 否认了历史规律的普遍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事件与历史规律的特征。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是通过一个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由于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都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定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下发生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因此,不能因为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而否认历史事件的具体性,得出历史事件重复出现的错误结论。该题的前提是正确的,但推论却是错误的,没有搞清楚社会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和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马哲》 3. 下列对该公文标题判断正确的是:_____ A: 双引号应删除 B: 缺少发文机关 C: 事由表述不恰当 D: 文种适用不当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答案解释:该文中双引号是特指,应当保留,而标题中发文机关可以省略,事由亦表述清晰,答案当选D,从文可以知,使用“决定”更为妥当。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下列关于杨利伟的宇航服是白色的原因,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由宇航员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像医生一样,白色是符合他职业特点 B: 什么颜色的衣服都可以,杨利伟喜欢白色衣服,因为白色圣洁 C: 其他颜色的衣服会分散宇航员的注意力,影响飞行操作 D: 白色宇航服反射光和热,可以阻隔太阳的热量,以保护宇航员身体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 D 解析: 因为白色具有最广的光谱范围,它有良好的反辐射功能以及最低的热辐射率。在太空中的宇航员,直接暴露在各类宇宙射线和强烈的太阳热辐射下,需要能防止射线穿透的材料来制作宇航服,以保证宇航员的健康,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人们常说:“产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这主要是因为_____。 A: 产品使用价值就是价值 B: 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分 C: 滞销的商品没有价值 D: 商品只有让渡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价值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取价值,不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商品消费者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所以,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产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只有让渡使用价值,才能获得商品的价值。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最美教师”张丽莉奋力一推保护了学生,自己却被卷人车轮下,造成双腿高位截瘫;航空劳模罗阳用生命托起战机,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科学家林俊德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把一生奉献给了事业……全国道德模范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从道德模范身上可以折射出在当代中国:_____ A: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温暖人心 B: 核心价值与时俱进,人人践行 C: 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 中华文化源起流长,凝聚力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髙价值追求。题干中全国道德模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体现出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体现出民族精神温暖人心。B项“人人践行”说法错误,C、D两项并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下列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的是_____。 A: 中央气象局 B: 国务院研究室 C: 国家林业局 D: 国家公务员局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国务院直属机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体育总局、国 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预防腐败局。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_____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A: 一个月 B: 两个月 C: 三个月 D: 六个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故选D。 9.某高校2006年度毕业学生7650名,比上年度增长2%,其中本科生毕业数量比上年度减少2%,而研究生毕业数量比上年度增加10%,那么,这所高校今年毕业的本科生有_____ A: 3920人 B: 4410人 C: 4900人 D: 5490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假设去年研究生毕业数为A,本科生毕业数为B,那么今年研究生毕业数为1.1A,本科生毕业数为0.98B。由题意知:A+B=7650÷(1+2%),1.1A+0.98B=7650,解得B=5000人。则今年本科生毕业数量为5000×0.98=4900人,故正确答案为C。 秒杀技由“本科生比上年度减少2%”可知“今年本科生数=98%×去年本科生数”(注意98%是百分数,本质上也是个分数),所以今年本科生应能够被49整除。由“研究生毕业数量比上年增加10%”知“今年研究生数=110%×去年研究生数”,所以今年研究生数应能够被11整除,据此两条得出正确答案为C。 10.下列不属于法律行为的是_____。 A: 张某将自己的汽车赠与给李某 B: 王某和赵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 C: 郑某和刘某成立一合伙企业 D: 宋某的院墙倒塌砸伤了周某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法律行为是指具有法律意义和属性,能够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法律行为的结构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意志方面,即法律行为有一个内在的、主观的领域,包括动机、目的和认知能力等要素;二是外在表现方面,即法律行为外在地客观表现为行动、手段和效果等要素。据此可以判断,D选项中宋某院墙的倒塌这件事里面不存在内在的意志因素,所以D选项的事件不是法律行为。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嗜杀鲸,或者叫虎鲸,一般人们都叫它杀人鲸。杀人鲸不仅有着漂亮的外表——它们身上黑白相间的美丽花纹非常好看,是其他鲸类所无法匹敌的;而且,它们还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常能集体捕猎,互相配合,其智商之高,跟海豚差不多。至于杀人,却从来也没有发生过。那么,人们为什么对它们如此惧怕呢?这正如北极熊一样,很可能是我们与它们接触太少、了解不够的缘故。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_____ A: 恐怖的嗜杀鲸 B: 被误解的嗜杀鲸 C: 神奇的嗜杀鲸 D: 无需害怕的嗜杀鲸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文段首先介绍了杀人鲸的外形、智商。接着提出一个疑问:杀人鲸从来没杀过人,为什么人们惧怕他,称它为“杀人鲸”?最后给出了解释:可能是我们与它们接触太少、了解不够造成的。文段没有提到杀人鲸是否恐怖,也没提到是否需要害怕,A、D都不符合文意,排除。与C项相比,B项更贴合文意,且更能吸引眼球。故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21世纪高技术的核心是_____。 A: 生物技术 B: 信息技术 C: 新材料技术 D: 海洋技术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生物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核心。它有两个标志性技术: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故本 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 A: 避免因反光而影响驾驶员视线 B: 便于雨水流走 C: 视野开阔,承受冲击能力强 D: 减小空气阻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答案解释:A[解析]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窗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前窗竖直装,像也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像与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一块木料,能不能用,怎样使用,舍弃什么,不是用嘴说,也不是用眼看,更不是凭“老经验”去推断下结论——权威只有一个,就是用尺子量一量,用墨线校一校。这就是“匠人规则”。匠人们之所以令人肃然起敬,源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始终遵循“尺子最有发言权”这一准则。 这段文字中的“匠人规则”启示我们_____ A: 规则是有标准有角、非常清楚的,钉就是钉,铆就是铆 B: 尊重规则、遵守规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根本 C: 规则可惩罚违反它的人,又可保护和赏赐遵守它的人 D: 规则作为尺度和准绳,为人们做事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此题是隐含主旨题。文段详细描述了“匠人规则”,意在说明人们做事要遵循最基本的标准和尺度,不能违背起码的准则。故正确答案为B。 A项描述的是匠人规则是什么,不是“启示”,所以不选;C项是匠人规则的作用,在材料表面就可以看出来,也不属于“启示”;D项只是原文的一个同义转换,而题目问的是“启示我们”什么,所以要更深一层。 故正确答案为B。 15.在以下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论述中,错误的论断是_____。 A: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绝对过剩 D: 经济危机通过破坏生产力的方式,能够暂时缓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是否定型题干(要求选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