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智能设备项目风险管理方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远程智能设备项目风险管理方案 远程智能设备项目 风险管理方案 xx投资管理公司 目录 一、 项目基本情况 3 二、 风险交流 5 三、 信息管理 7 四、 理论基础 8 五、 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的目标 10 六、 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 12 七、 基本风险与特定风险 15 八、 风险管理的程序 16 九、 风险管理的组织 22 十、 风险管理的目标 23 十一、 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 27 十二、 风险成本的构成 27 十三、 风险成本之间的替代 31 十四、 产业环境分析 33 十五、 远程视频智能管控业务发展概况 34 十六、 必要性分析 35 十七、 经济效益分析 36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37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38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40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42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44 十八、 建设进度分析 45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46 十九、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7 建设投资估算表 49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49 流动资金估算表 51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52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53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投资人 xx投资管理公司 (二)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 (三)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83.00亩。 (四)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五)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2885.2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2408.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57%;建设期利息474.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1%;流动资金10001.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32%。 (六)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2885.23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3502.50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9382.73万元。 (七)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839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66679.94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2590.33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3.18%。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41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32836.01万元(产值)。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55333.00 约83.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107204.90 容积率1.94 1.2 基底面积 ㎡ 35413.12 建筑系数64.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71.37 2 总投资 万元 42885.23 2.1 建设投资 万元 32408.55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27509.76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4050.76 2.1.3 预备费 万元 848.03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74.88 2.3 流动资金 万元 10001.80 3 资金筹措 万元 42885.23 3.1 自筹资金 万元 23502.50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9382.73 4 营业收入 万元 839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66679.94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6787.10 "" 7 净利润 万元 12590.33 "" 8 所得税 万元 4196.77 "" 9 增值税 万元 3608.07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432.96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8237.80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27714.40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32836.01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41 含建设期12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23.18%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20998.33 所得税后 二、 风险交流 在风险管理领域,风险交流是新近被认识到的,它是指企业内部传递风险和不确定结果及处理方式等方面信息的过程。 风险交流一般具有五个特征:(1)一般的“听众”不了解风险管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2)即使向一般的员工介绍风险管理,仍然有很多方面过于复杂,难以理解;(3)理解风险经理提出的问题往往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这对其他经理来说是一个挑战;(4)人们对风险管理的态度非常主观;(5)很多人常常低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经理进行交流的内容和结构应当反映以上这些特征。 第一,因为风险管理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所以很多管理人员可能对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原则非常陌生。由于缺乏这个领域的知识,他们不可能在决策过程中考虑风险管理方面的意见。因此,至少在最开始,风险经理们的交流应当侧重于教育,应当向管理人员提供风险管理方面的概念和背景,使他们对风险管理的原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把风险管理的观点融入自己的日常活动中。 第二,很多重要的风险管理概念难以向其他领域的经理们讲清楚。风险管理行业之外的人士很少能理解为什么企业的主动自留风险计划可以激励企业提高责任水平。概,率原理、信息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对很多人都是一个难题。而且,风险管理经常随时间的变动而改变自己的方向。虽然很多管理功能是按年或按季度来评价的,但风险管理活动不适用于这种短期的参考框架。当然,风险经理的策略应当符合公司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但是,短期目标往往不适合用来评价风险管理措施的真正效果。 第三,就那些想完全理解风险暴露内容的“听众”或传达者而言,很多重要的风险管理问题需要特殊的知识。环境伤害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大多数风险经理都认识到环境伤害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他们的脑海中还可能伴随着一些可怕的情节。但是,当已经确认存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伤害危险时,风险经理有时需要一些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如化学、生物和环境科学方面的知识,许多重要风险源(如车间安全、政治风险、健康保健服务、融资)的认识过程都需要一些非常专业的知识。 第四,对风险的态度可能受个人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很可能因人而异。因此,风险经理遇到的挑战之一就是,人们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相互交流的信息。因此对信息的主观评价是风险交流中的一个特殊问题。 第五,诸如团体健康保健成本、员工赔偿金、环境伤害、产品责任及信用责任等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互相告知各自的重要性是风险交流的主要目标之一。 三、 信息管理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怎样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信息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反复强调,风险是未来的一种状态,而且不只一种结果,但我们所做的决策却只有一个,只有对未来的这些不确定结果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决策确实达到了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否则,按照错误的预测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所采取的措施再高明,也是,“无的放矢”。信息就是正确认识风险的保证。 信息管理包括对纯粹风险的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进行估计,对潜在的价格风险进行市场调研,对未来的商品价格进行预测,对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分析等。在美国,有许多公司专门从事为其他公司提供信息和预测服务的业务,如数据库的经营者和风险咨询公司。 四、 理论基础 控制型措施的理论基础经历了由单纯的工程性措施到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整合的过程。最初人们只是从机械、工程的角度人手控制风险,后来逐渐发现,人为因素在风险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人的控制尤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理论为实践中的选择起到了指导思想的作用,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工程性理论、多米诺理论以及能量释放理论。 1.工程性理论 工程性理论是早期的理论,它强调事故的机械危险和自然危险,认为风险是由机械和自然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对风险进行控制就要从这些角度入手。基于工程性理论的风险管理措施都与有形的工程技术设施相联系,手段比较直观、效果也比较明显。 由于最早的风险管理起源于工业生产,因此,最初对风险来源的判断也集中于工程与机械,忽视了人的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2.多米诺理论 1959年,美国人海因里希对事故的因果关系、人与机械的相互作用、不安全行为的潜在原因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工业安全公理”。在此基础上,海因里希提出了经典的多米诺理论,他将这个理论应用于雇员伤害风险中,这也是最早的针对雇员事故的理论。 多米诺理论指出,在五张骨牌中,第三张是最关键的。通过排除有形危险和消除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员工受伤的频率就会降低。 与工程性理论相比,多米诺理论认识到最终伤害的发生不仅是工程性的原因造成的,人为因素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有批评指出,这一理论过于强调人的作用。 3.能量释放理论 1970年,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学会会长哈顿提出了一种能量破坏性释放理论。能量释放理论并没有从工程或非工程的角度考察控制型措施的出发点,而是着眼于风险事故的形式,它指出,大多数事故是由于能量的意外释放或危险材料(如有毒气体、粉尘等)导致的。表面上看,这些能量和危险物质的释放是由风险因素引起的,但究其根源,不外乎四个根本原因: (1)管理因素:与安全有关的管理目标;人员的录用方法、安全标准等; (2)人的因素:行为人的动机、能力、知识、训练、风险意识、对分配任务的态度、体力和智力状态等; (3)环境因素:工作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通风、照明等; (4)机械因素:机器的安全性等。 这四个因素可能会产生相互影响。控制风险的重点,是通过控制这四个根本原因,对能量进行限制及防止能量散逸。 工程性理论和多米诺理论都只是强调损失控制的某个方面,但人与物质世界很难截然分开,人的行为影响了物质世界,物质因素又贯穿于人的行为之中。因此,能量这个因素更具有普遍性和综合性,能量释放更能够体现风险事故发生的本质。 五、 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的目标 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是指在风险成本最低的条件下,所采取的防止或减少灾害事故发生以及所造成的经济及社会损失的行动。如针对房屋面临的火灾风险,安装烟雾报警器及自动喷淋系统;针对洪水风险,抬高建筑物的地基;它还包括那些加深企业内部员工对风险的理解和提高员工风险意识的方法。 在风险成本最低的前提下,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的目标分为两种:一是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二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这两个目标都是为了改变组织的风险暴露状况,从而帮助组织回避风险,减少损失,在风险发生时努力降低风险对组织的负面影响。 链式过程遵循了“发生”、“发展”、“结果”的顺序。首先,控制损失根源着眼于损失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意在从损失的源头入手进行控制。如在建筑物建设时就增加其防火性能,在汽车设计时就考虑其必要的减震系统等。其次,除了损失根源之外,我们还可以减少已有的风险因素。如强调对可能受损的标的物进行持续检查,监督员工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最后,如果损失根源和风险因素都没有控制住,风险事故发生了,还可以做一项工作,就是减轻损失,如准备必要的器械和设备,现场快速有序的反应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有工作都是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完成或设计好的,即便是最后一步,也是在事先周密安排了的,甚至经过了一定的培训与演练。 六、 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 按照风险所导致的后果不同,可以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 1.纯粹风险 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纯粹风险导致的后果只有两种:或者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