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试题练)教学讲练

lili****200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7MB
约31页
文档ID:337869785

高中化学专项复习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移动化学平衡常数解读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1.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与化学平衡的建立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考情分析本专题内容主要结合生产实际,以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历年来命题热点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计算备考指导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主要以图像、表格数据为载体,考查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移动的影响,并依据生产实际选择理想的反应条件,且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备考时建议区别各类图像曲线的含义及理论解释,建立平衡前、平衡时、平衡移动的认知模型,并用其解释宏观化学现象【真题探秘】基础篇 固本夯基【基础集训】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1.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3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反应至6 min时,H2O2分解了50%B.反应至6 min时,c(H2O2)=0.20 mol/LC.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D.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答案 D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B.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片反应时,加入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SO2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正向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D.NO和CO反应可转化为无害的N2和CO2,当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加快答案 A3.在含Fe3+的S2O82-和I-的混合溶液中,反应S2O82-(aq)+2I-(aq) 2SO42-(aq)+I2(aq)的分解机理及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步骤Ⅰ:2Fe3+(aq)+2I-(aq) I2(aq)+2Fe2+(aq)步骤Ⅱ:2Fe2+(aq)+S2O82-(aq) 2Fe3+(aq)+2SO42-(a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与Fe3+浓度的大小有关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Fe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若不加Fe3+,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大答案 A4.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

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 ℃间溶液变蓝的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40 ℃之前,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变蓝时间变短B.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升高变长C.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的反应速率相等D.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的反应速率为5.0×10-5 mol·L-1·s-1答案 C5.已知反应2NO(g)+2H2(g) N2(g)+2H2O(g) ΔH=-752 kJ·mol-1的反应机理如下:①2NO(g) N2O2(g) (快)②N2O2(g)+H2(g) N2O(g)+H2O(g) (慢)③N2O(g)+H2(g) N2(g)+H2O(g) (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的逆反应速率大于②的正反应速率B.②中N2O2与H2的碰撞仅部分有效C.N2O2和N2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总反应中逆反应的活化能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答案 C6.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常温下,碳素钢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图甲            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酸的浓度越大,腐蚀速率越快B.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浓度相等时,腐蚀速率最小C.碳素钢的腐蚀速率不随硫酸的浓度增大而增大,说明反应速率不与c(H+)成正比D.对比图甲中的两条曲线,可知Cl-也会影响碳素钢的腐蚀速率答案 C考点二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移动7.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在2 L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开始充入4 mol的SO2和2 mol的O2,10 s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SO3)=0.5 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v(SO2)∶v(O2)=2∶1B.10 s内,v(SO3)=0.05 mol·L-1·s-1C.SO2的平衡转化率为25%D.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反应前的5/6倍答案 D8.在373 K时,把0.1 mo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在60 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压缩容器,颜色加深B.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 0.04 molC.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D.平衡时,如果再充入一定量N2O4,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答案 D9.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加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催化氧化反应B.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压缩H2(g)、I2(g)、HI(g)平衡体系,体系颜色加深答案 B10.I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KI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大,其原因是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3-(aq)。

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2(aq)+I-(aq) I3-(aq)的ΔH>0B.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CCl4,平衡不移动C.保持T1 ℃不变,若反应进行到d点时,一定有v正>v逆D.T2 ℃时,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I固体后,平衡常数K增加答案 C11.已知反应2CO(g) 2C(s)+O2(g)的ΔH为正值,ΔS为负值设ΔH和ΔS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温下能自发进行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C.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答案 D12.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0~t1阶段c(B)未画出]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t3~t4阶段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t1=15 min,则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在t0~t1时间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 mol·L-1·min-1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减小压强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 molD.t5~t6阶段,若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03 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 B(g)+2C(g) ΔH=+100a kJ· mol-1答案 C考点三 化学平衡常数13.在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 2D(g) ΔH=Q kJ·mol-1。

相关条件和数据见下表:实验编号实验Ⅰ实验Ⅱ实验Ⅲ反应温度/℃700700750达平衡时间/min40530n(D)平衡/mol1.51.51化学平衡常数K1K2K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Ⅲ达平衡后,恒温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 mol A和1 mol D,平衡不移动B.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理是降低了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C.实验Ⅲ达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实验Ⅰ的0.9倍D.K3>K2>K1答案 A14.某温度下,对于反应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N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1 mol氮气、3 mol氢气置于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 kJB.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

第1步:用过量的浓氨水吸收SO2,并在空气中氧化;第2步:加入石灰水,发生反应Ca2++2OH-+2NH4++SO42-CaSO4↓+2NH3·H2O K1)25 ℃时0.1 mol·L-1(NH4)2SO3溶液的pH    (填“>”“<”或“=”)7 (2)第2步中反应的K=     Ⅱ.水煤气还原法已知:①2CO(g)+SO2(g)S(l)+2CO2(g)ΔH1=-37.0 kJ·mol-1②2H2(g)+SO2(g)S(l)+2H2O(g)ΔH2=+45.4 kJ·mol-1③CO的燃烧热ΔH3=-283 kJ·mol-1(3)表示液态硫(S)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②中,正反应活化能E1    (填“>”“<”或“=”)ΔH2 (5)在一定压强下,发生反应①平衡时SO2的转化率[α(SO2)]与投料比[n(CO)n(SO2)=y]、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比较平衡时CO的转化率[α(CO)]:N    (填“>”“<”或“=”,下同)M逆反应速率:N    P (6)某温度下,向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H2、2 mol CO和2 mol SO2发生反应①、②,第5 min时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中CO2、H2O(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6 mol、1.8 mol。

该温度下,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为    其他条件不变,在第7 min时缩小容器体积,α(SO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Ⅰ.(1)> (2)4.3×1013 Ⅱ.(3)S(l)+O2(g)SO2(g) ΔH=-529 kJ·mol-1 (4)> (5)> < (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