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化学专题二十一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试题练)教学讲练

举报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专项复习 专题二十一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探考情 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 内容解读 5年考情 预测热度 考题示例 难度 关联考点 物质的检验 掌握常见物质检验的方法 2017课标Ⅱ,13,6分 中 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溶度积常数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掌握常见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2019课标Ⅱ,28,15分 中 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 分析解读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命题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以选择题形式直接考查,题目位置不固定;第二种是与化学实验的其他内容综合在一起,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第三种是与工艺流程题相结合,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考查的内容上看,两个考点轮流考查,但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为主,分值一般占4~8分,难度一般不大。根据本专题知识的特点,预计今后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真题探秘】 破考点 练考向 【考点集训】 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 1.(2020届江西宜春重点高中月考,18)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K+、Mg2+、Al3+、Br-、OH-、CO32-、SO3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橙色;向橙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是(  ) A.取样,进行焰色反应 B.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C.取样,加入足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 D.取样,加入足量BaCl2溶液,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 D 2.(2020届云南师大附中摸底,11)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实验 A 检验某品牌食盐是否为加碘盐 将样品溶解后滴加淀粉溶液 B 检验补铁剂硫酸亚铁片是否部分被氧化 取样品溶解于水,滴加铁氰化钾溶液 C 鉴别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 分别取样,滴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D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答案 C 3.(2019山西顶级名校月考,1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可确定原溶液中有Cl-存在 B.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原溶液中有CO32-存在 C.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可确定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 D.通入Cl2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深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原溶液中有I-存在  答案 D 4.(2019宁夏大学附中月考,10)下列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亚硫酸钠试样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O)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试样已氧化变质 B 向Co2O3中滴入浓盐酸 产生黄绿色气体 氧化性:Co2O3>Cl2 C 向待测液中依次滴入氯水和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待测溶液中含有Fe2+ D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 有白色沉淀和气体产生 AlO2-与HCO3-发生了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答案 B 5.(2018吉林四盟校期中联考,14)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分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    B.H2SO4 C.BaCl2    D.AgNO3  答案 A 考点二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2020届广西玉林高中月考,10)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溶液(FeCl3) Fe粉 B NaCl溶液(MgCl2) NaOH溶液、稀盐酸 C Cl2(HCl) H2O、浓H2SO4 D NO(NO2) H2O、无水CaCl2  答案 B 2.(2019河南、河北重点高中一联,4)实验室欲从含MgBr2的卤水中提取Br2,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答案 B 3.(2019山西顶级名校月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B.四氯化碳和水混合后,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C.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可用乙醇萃取溶于水中的碘 D.将13.9 g FeSO4·7H2O完全溶解于36.1 g蒸馏水中,配制27.8%的FeSO4溶液  答案 B 4.(2018陕西西安中学摸底,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NaBr溶液(NaI) 氯水、CCl4 萃取、分液 B NH4Cl溶液(FeCl3) NaOH溶液 过滤 C CO2(CO) CuO粉末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D SiO2(Al2O3) NaOH溶液 过滤  答案 C 5.(2020届贵州贵阳摸底,17)丙烯酸甲酯(CH2CHCOOCH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实验室制备少量丙烯酸甲酯的反应为CH2CHCOOH+CH3OHCH2+H2O,步骤如下: 步骤1:在100 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10.0 g丙烯酸、少许碎瓷片、10 mL甲醇和2 mL浓硫酸,搅拌。 步骤2:如图所示,连接装置,加热烧瓶中的混合液,用锥形瓶盛接通过分水器分离出的水。当不再有水生成,停止加热。 步骤3:反应液冷却后,依次用5%Na2CO3溶液、饱和食盐水、水洗涤。分离出有机相。 步骤4:向有机相中加无水Na2SO4固体,过滤后蒸馏,收集70~90 ℃馏分。测得丙烯酸甲酯的质量为6.45 g。 可能用到的信息: 密度 沸点 性质 丙烯酸 1.05 g·cm-3 141 ℃ 与水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有毒 甲醇 0.79 g·cm-3 65 ℃ 与水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挥发,有毒 丙烯酸 甲酯 0.95 g·cm-3 80.5 ℃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挥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 。  (2)步骤2中,图中所示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其作用为      。  (3)步骤3中,用5%Na2CO3溶液洗涤,主要除去的物质是         ;分离有机相的操作名称为     ,分离有机相时不需要用到下列玻璃仪器中的       (填名称)。  (4)实验中可能生成的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填一种即可)。  (5)本实验中丙烯酸甲酯的产率为     %。实际产率低于理论值的原因有多种,下列所述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填字母)。  a.分水器收集的水里含丙烯酸甲酯     b.本实验条件下发生了副反应 c.产品在洗涤、蒸馏过程中有损失     d.产品精制时收集部分低沸点物质 (6)本实验中需要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有               。   答案 (1)防止暴沸 (2)(球形)冷凝管 冷凝回流 (3)丙烯酸、硫酸、甲醇 分液 容量瓶、漏斗 (4)CH3OCH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5)54 d (6)在通风橱中实验、防止(或注意)明火(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五年高考】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 1.(2017课标Ⅱ,13,6分)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2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 Fe>Fe2+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 有氧化性 C.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 显碱性 D.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sp(AgI)< Ksp(AgCl)  答案 C 2.(2016课标Ⅱ,12,6分)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  答案 C 3.(2015课标Ⅰ,26,14分)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 ℃,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      。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  (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  ②草酸为二元酸             。   答案 (14分)(1)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1分,1分,2分,共4分) (2)①F、D、G、H、D、I CuO(3分,1分,共4分) ②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 (3)①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2分) ②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草酸的2倍(2分) 考点二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4.(2017课标Ⅰ,8,6分)《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答案 B 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 1.(2015天津理综,2,6分)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答案 B 2.(2015浙江理综,8,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存在SO42-或SO32- D.提纯混有少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