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儿护理及家庭支持-优质ppt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第一节第一节 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我国儿童医疗机构可分为三类: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及综合医院中的儿科。不同的医疗机构,建筑设计的布局有所不同,其中国以儿童医院的设置最为全面,包括:小儿门诊、小儿急诊和小儿病房。(自学)第二节第二节 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小儿对疾病的认识(自学)1、幼儿与学龄前期小儿 此期小儿知道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但不知道其功能;开始了解和知道疾病,但只注重疾病的现象,而不能从疾病的现象中找出原因,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缺乏认识。2、写灵气小儿 此期小儿具有 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了解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对疾病的病因有一定的认识,认为道德行为与病因有关,并能注意疾病的程度,开始恐惧身体的伤残和死亡。3、青少年 此期小儿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对疾病的发生机治疗有一定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疾病的原因,明确疾病与器官功能不良有关,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产生对死亡的恐惧。第三节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家庭应对及护理住院患儿的家庭应对及护理一.家庭对患儿住院的反应二.住院患儿的家庭支持1、对患儿父母的情感支持2、对患儿兄弟姐妹的情感支持3、对患儿家庭的信息支持(自学)第四节第四节 小儿临终关怀和父母情感支持小儿临终关怀和父母情感支持一.小儿临终关怀为 小儿临终关怀是指一种照护方案,濒死的患儿及家长提供缓和支持性照顾,以及患儿死亡后对家长的心理辅导。二.对临终患儿的情感支持 医护人员在护理临终患儿时,应选择恰当的言辞与患儿父母交谈。对家长的一些过激言行,应容忍和谅解。在患儿死亡后,绝大多数父母的心理反应可分为5期:第1期 极度痛苦期 第2期 全心关注期 第3期 内疚期 第4期 敌对反应期 第5期 丧失理智期第五节第五节 小儿健康评估的特点小儿健康评估的特点一.健康史的采集(一)内容 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心理社会状况。(二)注意事项1、收集健康史最常用的方法是交谈、观察。在谈话前,护理人员应先明确谈话的目的,安排适当的时间、地点。2交谈中精神集中,认真听、重点问,态度和蔼亲切、语言通俗易懂,以取得家长孩子的信任,获得准确、完整的额资料,但避免使用暗示的语气。3、对年长儿科让其补充叙述病情,以取得直接的感受,但要注意分辨真伪。4、病情危急时,应简明扼要,边抢救边询问病史详细的询问待病情稳定后进行。二、体格检查(见实习操作)(一)小儿体格检查的原则环境舒适态度和蔼顺序灵活技术熟练保护和尊重小儿(二)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1、一般状况 发育与营养状况、精神状态、面部表情、皮肤颜色等2、一般测量 除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外,还应测量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三、家庭评估(一)家庭结构评估家庭组成家庭及社区环境家庭成员的职业及教育状况文化及宗教特色(二)家庭功能评估家庭成员的关系及角色家庭中的权威及决策方式家庭中的沟通交流家庭卫生保健功能第六节第六节 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构成人际关系的基础。(自学)第七节第七节 小儿疼痛管理小儿疼痛管理一.小儿疼痛的评估(一)评估内容疼痛的原因目前疼痛情况过去疼痛的经验患儿父母对疼痛的反应(二)评估方法询问与观察应用疼痛评估工具面部表情分级评分二、小儿疼痛的护理(一)疼痛处理原则处理原则按照步骤的英文单词头一个字母排列一次为ABCDE:A.询问及评估B.相信C.选择D.给予E.鼓舞及促进(二)药物性干预(三)非药物性干预父母参与转移注意力皮肤刺激放松疗法电子止痛冷热敷第八节第八节 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一.小儿用药特点(一)肝肾功能及某些酶系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而代谢及解读功能较差(二)小儿血脑屏障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神经汇总数(三)年龄不同,对药物反应不同,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所差别(四)胎儿、乳儿可受母亲用药的影响(五)小儿易发生电解质紊乱二.小儿药物选用及护理(一)抗生素的应用及护理(二)镇静药的应用及护理(三)镇咳、化痰、平喘药的应用及护理(四)泻药和止泻药的应用及护理(五)退热药的应用及护理(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及护理三.小儿药物用量计算1、按体重计算临床上广泛应用按体重计算每日或每次所需的药量:每日(次)=患儿体重(kg)x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2、按体表面积计算3、按年龄计算 方法简单易行,用于计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物4、从成人剂量折算仅用于未提供小儿剂量的药物,所得剂量一般偏小,故不常用。小儿剂量=成人剂量x小儿体重(kg)/50三.小儿给药方法口服法注射法外用法其它方法:雾化吸入第九节第九节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一.小儿体液平衡特点(一)体液由血浆、间质液、细胞内液3部分组成,前两者合成为细胞外液,后者称为细胞内液。(二)体液的电解质组成小儿与成人相似,惟生后数日内新生儿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三)水代谢的特点1、水的需要量相对较大,交换律高2、体液平衡调节功能不成熟二.小儿常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二、小儿常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一)脱水1、脱水程度 即患病后累积的体液损失量。判断脱水程度一是依据损失体液占体重的百分比来表示:轻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5%以下;中度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5%10%;重度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10%以上。二是根据前囟、眼窝、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表现综合估计。2、脱水性质(1)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地丢失,血清钠130150 mmml/L(2)低渗性脱水 血清钠150mmml/L,水分的丢失多于电解质的丢失(二)酸碱平衡紊乱正常血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PH7.45为碱中毒。发生酸碱平衡紊乱时,如果机体通过体内缓冲系统以及肺、肾的调节,使血液的PH仍保持在正常范围时则称为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1、代谢性酸中毒 最常见。其发生机理主要系H+增加或Hco3-降低。临床表现:轻度酸中毒症状不明显,长被原发病所掩盖,仅有呼吸稍快,不作血气分析难于做出诊断。典型酸中毒表此案为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呼吸深快、口唇樱桃红、恶心、呕吐、昏睡、昏迷。新生儿和小婴儿的呼吸代偿功能较差,酸中毒时其呼吸改变常不典型,往往仅有精神萎靡、拒食和脸色苍白等。治疗要点:积极治疗原发病,取出引起酸中毒的病因。改善循环、肾脏和呼吸功能,以恢复机体的调节。2、代谢性碱中毒由于体内H+丢失或HCO3-蓄积所致。见于严重呕吐、低血钾、使用过量碱性药物等。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呼吸慢而浅、头痛、烦躁、手足麻木、低钾血症,血清中游历钙降低而导致手足抽搐。治疗要点:去除病因,停用碱性药物,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3、呼吸性酸中毒由于通气障碍导致体内CO2潴留和H2CO3增高所致。见于呼吸道梗阻、肺部和胸腔疾患、呼吸中枢抑制、呼吸机麻痹或痉挛、呼吸机使用不当等。临床表现:常伴有低氧血症及呼吸困难。高碳酸血症可引起血管扩张,颅内血流增加,致头痛及颅内压增高。治疗要点: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通气和唤起功能解除呼吸道阻塞,镇静剂可抑制呼吸,一般禁用。4、呼吸性碱中毒由于通气过度使血液CO2过度减少、血浆H2CO3降低所致。见于神经系统疾病、低氧、过度通气、早期水杨酸中毒、CO中毒等。临床表现;突出症状为呼吸深快,其他症状与代谢性碱中毒相似。治疗要点:主要为病因治疗,呼吸改善后,碱中毒可逐渐恢复,纠正电解质紊乱,有手足抽搐者给予钙剂。5、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当有两种或以上的酸碱紊乱分别同时作用于呼吸系统或代谢系统时称为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是混合型酸中毒中较常见者。(三)钾平衡紊乱正常血清钾浓度为3.55.5mmol/L,当血清钾低于3.5mmol/L是为低钾血症当血清钾高于5.5mmol/L时为高钾血症。1、低钾血症产生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有:钾摄入不足 钾丢失增加 钾分布异常 各种原因的碱中毒临床表现:(1)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2)心血管:临床表现为心音低钝、心动过速、心衰、猝死。(3)肾脏损害:出现口渴多饮、多尿夜尿,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时伴反常性酸性尿。治疗要点:治疗原发病及每天补充氯化钾3mmol/kg,严重时可给46mmol/kg。2、高钾血症产生高钾血症的原因有:钾摄入过多 肾脏排钾减少 钾分布异常临床表现:(1)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嗜睡、去干和四肢肌肉无力,腱反射消失或减弱。严重者呈迟缓性瘫痪。(2)心血管系统:心脏收缩无力,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心律失常(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等。治疗要点:积极治疗原发病,停用含钾药物和食物,并用钙剂、5%碳酸氢钠、胰岛素、呋塞米等拮抗高钾碱化细胞外液。三、液体疗法(一)常用溶液1、非电解质溶液2、电解质溶液3、混合溶液4、口服补液盐溶液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口服补液盐溶液给急性腹泻脱水患儿进行口服补液疗法,经临川应用已取得良好疗效。其配方为:氯化钠3.5g,枸橼酸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临用前以温开水1000ml溶解之。(二)液体疗法的实施第十节第十节 儿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一.更换尿布法二.婴儿沐浴法 三.约束保护法四.头皮静脉输液法五.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六.股静脉穿刺法三.约束保护法七.婴幼儿灌肠法八.温箱使用法 九.光照疗法 十.换血疗法 (自学)Thank You!Thank You!w w w.t h e m e g a l l e r y.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