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专任教师招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9卷)

上传人:嘀嘀 文档编号:33734619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7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专任教师招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9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专任教师招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9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专任教师招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9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专任教师招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9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专任教师招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9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专任教师招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9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专任教师招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9卷)(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专任教师招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_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A: 十年B: 十五年C: 二十年D: 三十年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社会保险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社会财富占有的差异是难以绝对消除的,它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为它不像

2、平均主义那样向人们提供向低看的思维方式,而是引导人们不断走向人类的高峰境地。所以:_A: 贫富差距应该鼓励B: 贫富差距是社会现实C: 我们应该反对平均主义D: 共同富裕的政策已经过时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题干提到收人差异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B项说明收人差异是社会现实,但是并没有体现鼓励,所以A项不正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征”的观点,是属于_。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这句话是列宁说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原话:“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意思是说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形成更为高级的反映形式,即意识。意识不是从自然界凭空出现的,它具有必然性。这句话主要是说意识的形成必须要以物质为基础。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最终目的是_。A: 充分利用各地资源B: 实现经营全球化C: 使产品接近消费地D: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跨国公司寻求最优区位,主要是接近原料地、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地方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进而提高利润。本题所属考点

4、-题库原题5.张某11周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经常在其学校门口的一家小卖部买零食和一些学习用品,部分赊账,年终时共欠小卖部340元。小卖部老板拿着账单要求张某父亲付款,遭到张某父亲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无需赔偿B: 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应当付款C: 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应当赔偿D: 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应当由其自己付款,不应当由其父亲付款。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祈】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

5、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张某11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题中的表述可知,张某从事的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应当付款。ACD都不对。本题所属考点-民法6.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偏低,由此引起赤道中、东太平洋信风较常年偏强。云量减少,气温偏低,西赤道西太平洋则与之相反,这种现象称作:_A: 温室效应B: 季风现象C: 厄尔尼诺现象D: 拉尼娜现象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厄尔

6、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正好与拉尼娜现象相反。A项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人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B项季风是由于大陆和

7、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形成的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由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有所差异引起的。季风现象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_被我国列为甲类传染病。A: 白喉B: 肺结核C: 鼠疫D: 拒疾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3条规定,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

8、定如何适用。在此情形下,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下列哪种处理办法是正确的?_A: 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B: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是适用地方性法规还是适用部门规章C: 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决定D: 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解析】立法法第86条第1款第(二)项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

9、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由此可知,本题的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_。A: 新文化运动B: 五卅运动C: 五四运动D: 中国工程的成立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五四之前的民主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自从五四之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本题所属考点-毛概10.产品款式新颖(2)参加“广交会”(3)甲方“等米下锅”(4)签订合同(5)乙方违约_A: 24135B: 32145C: 42315D: 21453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这是两

10、个公司参加广交会后合作的过程。首先是甲方“等米下锅”,因而去参加广交会,甲方公司产品款式新颖,乙方与之签订了合同。但是后来乙方违约了。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根据立法法规定,下列无权制定规章的主体是:_A: 中国人民银行B: 江苏省人民政府C: 南京市人民政府D: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立法法第80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第82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

11、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黄某系全国人大代表,因正常履行职务受到诬陷,被某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_A: 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许可B: 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许可C: 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立即向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D: 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立即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

12、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题所属考点-法理学与宪法13.民主:专制_A: 国家:人民B: 贪官:百姓C: 文明:野蛮D: 青年:老人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民主和专制是相对的;文明和野蛮也是相对的。故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推理: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著作,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对于上述推理以下哪项为真?_。A: 这个推理正确B: 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的前提中有一个是

13、错误的C: 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的结论是错误的D: 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犯了“四概念”错误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题干是一个三段论推理,前提中出现了两次“鲁迅的著作”,其中第一次出现时表示所有鲁迅的著作,是一个集合概念,而第二次出现时是一个非集合概念,题干犯了“四概念”的错误,是错误的推理。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_。A: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 矛盾的同一性原理D: 矛盾的斗争性原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内容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

14、每一事物的始终,正所谓“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因此,人们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回避矛盾。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车轮卷起的黄土,却见山野入秋,庄稼割过,静谧中含着一些寂静,只有阳光在切割过的根茬上烁烁闪亮。_。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_A: 这是一段颠簸的行程,一路上景色苍凉浑厚,寂静中裸露着贫瘠。B: 也许是久旱的缘故,这边的溪流也变成了涓涓细流,在盘踞的石缝间流动。C: 同绿色的南方相比,这里是荒凉的,乃至荒蛮、推理是研究个别与一般关系的科学。D: 偶见人迹,大都是荒村野店。时而会有一座小小的孤庙一闪而过。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语句填空解析此题考查语句填空。根据文段中“阳光在切割过的根茬上烁烁闪亮”可知景色并不是苍凉雄浑,裸露着贫瘠的,故排除A;文段中的车是开在路上,卷起黄土与细流、在盘踞的石缝间流动的景致不相融,故排除B;文段中提到山野入秋,庄稼割过,而此季节无论南北都应该秋收完毕,没有绿色的南方,故排除C。文段主要描述的是一种寂静凄清的场景,横线中填入人的情况更贴切,与此情此景相映。故正确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17.两千多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