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合格考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会考版

举报
资源描述
1.11.1 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分子组成H H构成:构成:C C、H H、O O、N N 等等氨基酸(氨基酸(N NH H2 2C CCOOHCOOH)R R蛋白质蛋白质脱水缩合脱水缩合盘曲折叠盘曲折叠氨基酸氨基酸多多肽肽蛋白质蛋白质功能: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成份(如结构蛋白)催化(如酶)运输(如血红蛋功能: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成份(如结构蛋白)催化(如酶)运输(如血红蛋白)信息传递,调节生命活动(如胰岛素)免疫(如抗体)白)信息传递,调节生命活动(如胰岛素)免疫(如抗体)蛋白质种类多样的原因:蛋白质种类多样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的空间结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的空间结构一个氨基酸对应一个密码子一个氨基酸对应一个密码子,一个密码子一个密码子 3 3 个碱基个碱基 即即 1:31:3构成:构成:C C、H H、O O、N N、P P、等、等DNADNA:质多:质多核酸核酸五碳糖、磷酸、含五碳糖、磷酸、含 N N 碱基碱基核苷酸核苷酸核酸核酸RNARNA:核多:核多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简称简称DNADNARNARNA基本组成单位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五碳糖五碳糖脱氧核糖脱氧核糖核糖核糖含氮碱基含氮碱基腺嘌呤(腺嘌呤(A A)鸟嘌呤()鸟嘌呤(G G)鸟嘌呤(鸟嘌呤(G G)腺嘌呤()腺嘌呤(A A)胞嘧啶(胞嘧啶(C C)胸腺嘧啶()胸腺嘧啶(T T)胞嘧啶(胞嘧啶(C C)尿嘧啶()尿嘧啶(U U)主要分布主要分布细胞核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功能:遗传物质功能:遗传物质构成:构成:C C、H H、O O单糖单糖双糖双糖多糖多糖糖类糖类功能:主要的能源物质功能:主要的能源物质构成:构成:C C、H H、O O脂肪:储能物质;有保温,减少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等功能脂肪:储能物质;有保温,减少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等功能脂质脂质分类分类磷脂:膜结构的重要成份磷脂:膜结构的重要成份固醇: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等固醇: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等实验原理:颜色反应实验原理:颜色反应化合物化合物试剂和方法试剂和方法现象现象还原糖还原糖加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摇匀,加热至沸腾加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摇匀,加热至沸腾砖红色沉淀砖红色沉淀脂肪脂肪加苏丹染液,震荡加苏丹染液,震荡橘红色橘红色苏丹苏丹红色红色蛋白质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5%NaOH5%NaOH、1%CuSO1%CuSO4 4)紫色紫色先加入先加入 5%NaOH5%NaOH 震荡后加震荡后加 1%CuSO1%CuSO4 4淀粉淀粉碘液逐滴加入,摇匀碘液逐滴加入,摇匀蓝色蓝色注: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比较: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比较:(1 1)浓度不同: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斐林试剂中 C Cu uSOSO4 4溶液的浓度为溶液的浓度为 0.05g/ml0.05g/ml,双缩脲试剂中的双缩脲试剂中的 C Cu uSOSO4 4溶液浓度为溶液浓度为 0.01g/ml0.01g/ml。(2 2)使用方法不同: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是先将斐林试剂是先将 NaOHNaOH 溶液与溶液与 C Cu uSOSO4 4溶液混合再使用;溶液混合再使用;双缩脲试剂是先双缩脲试剂是先加入加入 NaOHNaOH 溶液,再加溶液,再加 C Cu uSOSO4 4溶液。溶液。三、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三、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核细胞核真核真核拟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拟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细胞质细胞质有多种细胞器有多种细胞器仅有核糖体仅有核糖体细胞壁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主要是肽聚糖构成主要是肽聚糖构成代表生物代表生物动物、大多数植物、真菌(酵母菌)动物、大多数植物、真菌(酵母菌)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放线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菌结构:磷脂双分子层(基本支架)结构:磷脂双分子层(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特点:流动性特点:流动性细胞膜细胞膜糖类(少量)糖类(少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功能:控制物质进出功能:控制物质进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特点:选择透过性特点: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第 1 页 共 5 页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和环境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和环境叶绿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双层膜双层膜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高尔基体:加工和运输蛋白质高尔基体:加工和运输蛋白质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内质网:内质网:增大细胞内膜面积增大细胞内膜面积细胞质细胞质细胞器细胞器参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参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内接核膜,外接细胞膜,除此之外,内接核膜,外接细胞膜,除此之外,单层膜单层膜还与核糖体、线粒体紧密相连还与核糖体、线粒体紧密相连液泡: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一定的渗透压液泡: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一定的渗透压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浸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吞噬并杀死浸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中心体:与动物有丝分裂有关中心体:与动物有丝分裂有关无膜无膜1.31.3 细胞的代谢细胞的代谢一、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一、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方式方式被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特点特点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浓度浓度高高低低高高低低低低高高载体载体不需要不需要需要需要需要需要能量能量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需要需要二、与新陈代谢相关的物质二、与新陈代谢相关的物质分子简式:分子简式:A-PPPA-PPP(注:“(注:“”为高能磷酸键)”为高能磷酸键)ADPADP 与与 ATPATP的相互转化:的相互转化:与代谢的关系:与代谢的关系:ATPATP是生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生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ATP 形成途径形成途径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动物:呼吸作用动物:呼吸作用ATPATP的利用:运输物质的利用:运输物质 肌肉收缩肌肉收缩 合成物质合成物质 生物发电生物发电 神经活动、神经活动、三、生物新陈代谢的具体形式三、生物新陈代谢的具体形式影响因素:光照强度影响因素:光照强度 温度温度 COCO2 2浓度浓度 矿质元素矿质元素 水分水分应用:应用:提高农作物糖类的合成量提高农作物糖类的合成量(延长光照时间(延长光照时间 提高光照强度提高光照强度 增加光照面积,增加光照面积,合理密植合理密植 光照时,光照时,增加增加 COCO2 2浓度浓度 光照时,提高温度)光照时,提高温度)第 2 页 共 5 页定义:生物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定义:生物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分解,产生 COCO2 2和和 H H2 2O O,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场所场所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细细第二、三阶段:线粒体第二、三阶段:线粒体有氧有氧条件:有条件:有 O O2 2、酶参与、酶参与酶酶呼吸呼吸总反应方程式:总反应方程式:C C6 6H H1212O O6 6+6H+6H2 2O+6OO+6O2 26CO6CO2 2+12H+12H2 2O+O+能量能量胞胞过程:过程:葡萄糖葡萄糖HHATPATP(少量)(少量)第一阶段第一阶段酶酶丙酮酸丙酮酸呼呼HHATPATP(少量)(少量)酶酶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吸吸O O2 2COCO2 2第三阶段第三阶段酶酶ATPATP(大量)(大量)H H2 2O O定义:生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定义:生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细细场所:细胞质基质场所:细胞质基质无氧无氧条件:无条件:无 O O2 2参与,有酶的参与参与,有酶的参与呼吸呼吸酶酶胞胞总反应式:总反应式:C C6 6H H1212O O6 62C2C2 2H H5 5OH+2COOH+2CO2 2+能量(多数植物)能量(多数植物)酶酶C C6 6H H1212O O6 62C2C3 3H H6 6O O3 3+能量(动物,少数植物)能量(动物,少数植物)呼呼酶酶过程:过程:C C6 6H H1212O O6 62 2 丙酮酸丙酮酸+H+ATP(+H+ATP(少量少量)酶酶吸吸2 2 丙酮酸丙酮酸+H+H 2C2C2 2H H5 5OH+2COOH+2CO2 2酶酶2C2C3 3H H6 6O O3 31.41.4 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周期间期间期前前期期分分裂裂期期中期中期后后期期末末期期特点特点DNADNA 复制,蛋白质合成复制,蛋白质合成两两核核失,两失,两体体现现染色质变成染色体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两极离,分别移向两极两两核核现,两现,两体体失失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染色体数变化染色体数变化2N2N2N2N2N2N4N4N2N2NDNADNA 数目变化数目变化2N2N4N4N4N4N4N4N4N4N2N2N有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有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维持物种遗传子细胞,维持物种遗传的稳定性的稳定性意义意义为分裂期做准备条件为分裂期做准备条件(注:核指核膜与核仁;体指染色体与纺锤体)(注:核指核膜与核仁;体指染色体与纺锤体)1.5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分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全能性:原因是细胞含有本物种的全套基因。如植物的组织培养细胞全能性:原因是细胞含有本物种的全套基因。如植物的组织培养癌症的预防:避免接受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护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习惯。癌症的预防:避免接受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护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习惯。癌细胞的特点:不受有机体控制癌细胞的特点:不受有机体控制 连续分裂,恶性循环连续分裂,恶性循环衰老细胞的特点: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减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色素逐渐积累呼吸减慢细胞膜的衰老细胞的特点: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减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色素逐渐积累呼吸减慢细胞膜的第 3 页 共 5 页物质运输能力降低物质运输能力降低2.12.1 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细胞基础一、精子形成过程一、精子形成过程间期(精原细胞)间期(精原细胞)减减数数分分裂裂过过程程第第一一初级精母初级精母次次细胞细胞分分裂裂第第次级精母次级精母二二细胞细胞次次分分精细胞精细胞裂裂变形变形精子精子前期前期中期中期后期后期末期末期前期前期中期中期后期后期末期末期特点特点染色体复制(或染色体复制(或 DNADNA 复制,相关蛋白质合复制,相关蛋白质合成)成)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出现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分裂形成细胞分裂形成 2 2 个子细胞个子细胞凌乱分散在细胞内凌乱分散在细胞内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断裂,移向两极着丝点断裂,移向两极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染色体数变化染色体数变化2N2N2N2N2N2N2N2N2N2N N NN NN N2N2NN NN NDNADNA 的变化的变化2a2a 4a 4a4a4a4a4a4a4a4a4a 2a 2a2a2a2a2a2a2aa aa a二、卵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