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安全工程师消防实务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1.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为()。A .闪点B.闪燃C.燃点D.爆燃B o 本题考查的是闪燃的定义。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蔡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故本题答案为B。2.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A.自燃点B.闪点C.自燃D.燃点D o 本题考查的是燃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故本题答案为D。3.阴 燃 是()的燃烧特点。A.固体B.液体C.气体D.固体、液体、气体A o本题考查的是固体的燃烧特点。根据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五种: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故本题答案为A。4.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 闪 点()。A.2 8 B.2 8 C.2 2 8 D.28B.28C.三28D.W 28B【解析】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陛类别:闪点 28七的为甲类。实务教材P 4和P 4 7表223 o1 7.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气体,其爆炸下限为()A.W 1 0%B.21 0%C.1 0%C【解析】实际应用中,通常将爆炸下限1 0%的气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实务教材P 28和P 4 7表223。1 8.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靠()灭火。A.降低温度B.降低氧浓度C.降低燃点D.减少可燃物B【解析】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不然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实务教材P 1 8。1 9.干粉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A.降低氧浓度B.降低温度C.化学抑制D.降低氧浓度和冷却C【解析】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实务教材P 1 8。20.泡沫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A.冷却、窒息B.抑制燃烧链式反应C.降低氧浓度D.降低温度A【解析】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发挥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实务教材P18、P239o基础知识(多选)1.固体可燃物燃烧方式主要有以下()。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E.预混燃烧ABCD【解析】根据各类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分为5种,其燃烧各有特点。分别是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实务教材p62.同种物质的热导率的会因()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A.材料的结构B.材料的密度C.材料的湿度D.材料的温度E.材料的化学组成A B C D【解析】不同物质的导热能力各异,通常用热导率,即用单位温度的梯度时的热通量来表示物质的导热能力。同种物质的热导率也会因材料的结构、密度、湿度、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实务教材。实务教材pl 43.影响热辐射的主要因素有()。A.辐射物体温度与辐射面积B.辐射物体间距离C.辐射物体的相对位置D.物体表面情况E.辐射物体的密度A B C【解析】火场上的火焰、烟雾都能辐射热能,辐射热能的强弱取决于燃烧物质的热值和火焰温度。物质热值越大,火焰温度越高,热辐射也越强。辐射热作用于附近的物体上,能否引起可燃物质着火,要看热源的温度、距离和角度。实务教材P 1 54.影响热对流发展的因素有()。A.环境空气密度B.温度差C.通风孔洞与面积D.通风孔洞所处位置E.环境湿度B C D【解析】热对流中热量的传递与流体流动有密切的关系。当然,由于流体中存在温度差,所以也必然存在导热现象,但导热在整个传热中处于次要地位。实务教材P 1 45.典型的室内火灾根据温度变化可分为()阶段。A.初起阶段B.发展阶段C.轰燃阶段D.下降阶段E.熄灭阶段A B D【解析】对于建筑火灾而言,最初发生在室内的某个房间或某个部位,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的房间或区域,以及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实务教材P 1 76.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0A.可燃物B.氧化剂C.温度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E.助燃物A B C D E【解析】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实务教材P 1 8研究表明,大部分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具备上述3个必要条件以外,其燃烧过程中还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多数燃烧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自由基团和原子这些中间产物瞬间进行的循环链式反应。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因此,完整地论述,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实务教材p 2)O7 .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可燃物B .氧化剂C.温度D.链式反应自由基E.燃点A B C D o 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有焰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故本题答案为A B C D。8 .发生无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可燃物B .氧化剂C.温度D.链式反应自由基E.燃点A B C o 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任何物质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以上仅能代表无焰燃烧,火焰燃烧还需要有链式反应。故本题答案为A B C。9.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等性质有关。A.蒸气压B.闪点C.沸点D.蒸发速率E.燃烧时间A B C D o 本题考查的是液体燃烧的条件。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故本题答案为A B C D。1 0 .燃烧产物通常是指燃烧生成的()等。A.气体B.热量C.可见烟D.氧气E.液体A B C1 1 .闪点是()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A.甲B.乙C.丙D.丁E.戊ABC12.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能发生阴燃的物质有()。A.成捆堆放的麻B.大堆垛的煤C.大堆垛的汽油D.成捆堆放的纸E.成捆蜡烛ABDO本题考查的是阴燃。可燃固体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成分较少或逸散较快、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往往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燃烧的现象,这就是阴燃。常见易发生阴燃物质,如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布匹等。故本题答案为ABDo第一篇 火灾基础(单选)1.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称 为()。A.热传导B.热辐射C.热对流D.热传播B o 本题考查的是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依靠物质的分子、原子或电子的移动或振动来传递热量,热对流依靠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来传递热量,热辐射通过电磁波来传递热量。故本题答案为B。2.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过程。A.热辐射B.热对流C.热传导D.热传播D o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建筑物内火灾蔓延,是通过热传播进行的,其形式与起火点、建筑材料、物质的燃烧性能和可燃物的数量等因素有关。在火场上燃烧物质所放出的热能,通常是以传导、辐射和对流三种方式传播,并影响火势蔓延扩大。故本题答案为D。3.热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称 为()。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热传播Ao本题考查的是对热传导的理解。热传导又称导热,属于接触传热,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之间相对的宏观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都有这种传热性能,其中以固体物质为最强,气体物质最弱。故本题答案为A o4.自由燃烧阶段,辐射热急剧增加,辐射面积增大,燃烧扩大到整个室内,并有可能出现轰燃,这一阶段是()。A.火灾初起阶段B.火灾发展阶段C.火灾下降阶段D.火灾熄灭阶段B o本题考查的是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火灾发展主要有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在建筑室内火灾持续燃烧一定时间后,燃烧范围不断扩大,温度升高,室内的可燃物在高温的作用下,不断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当房间内温度达到400600七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通常,轰然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故本题答案为B。5.下列不是灭火的基本原理的是()。A.冷却B.对氧的稀释C.对水溶性液体的稀释D.化学抑制C o 本题考查的是灭火的基本原理。灭火基本原理主要有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化学抑制灭火。故本题答案为 Co6.下列物质属于湿爆炸品的是()。A.按质量含水至少5%的硝化淀粉B.按质量含水至少10%的苦味酸铁C.重氮盐类化合物D.二硝基苯酚盐B【解析】如按重量含水至少1 0%的苦味酸铁、二硝基苯酚盐、硝化淀粉等均属湿爆炸品。实务教材P 3 27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A.化学反应B .物理反应C.光电反应D.分解反应A【解析】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8.室内火灾中,可燃物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叫做()A.爆炸B.爆燃C.轰燃D.回燃C【解析】在建筑室内火灾持续燃烧一定时间后,燃烧范围不断扩大,温度升高,室内的可燃物在高温的作用下,不断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当房间内温度达到4 0 0-6 0 0 度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9.下列哪种储罐燃烧可能发生沸溢、喷溅。()A.汽油B.煤油C.柴油D.原油D【解析】在含有水分、黏度较大的重质石油产品,如原油、重油、沥青油等发生燃烧时,有可能产生沸溢现象和喷溅现象。实务教材P 61 0.燃烧过程中的放热发光是()。A.化学现象B.物理现象C.光电现象D.核反应现象B【解析】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1 1.木炭燃烧属于()。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C【解析】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铁、铜等)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为表面燃烧。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有时又称之为异相燃烧。1 2.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A.助燃物B.可燃物C.燃烧产物D.氧化物B【解析】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1 3.能与可燃物质相结合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A.助燃物B.可燃物C.燃烧产物D.还原物A【解析】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1 4.可燃液体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依据储存可燃液体的()。A.燃点B.自燃点C.闪点D.氧指数C【解析】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第 二 篇 概 述(单选)1.以下不属于建筑火灾原因的是()。A.电气火灾B.燃放烟花爆竹C.吸烟D.地震D o本题考查的是建筑火灾的原因。建筑起火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电气火灾、生产作业类火灾、生活用火不慎、吸烟、玩火、放火和自燃、雷击、静电等。故本题选项为D。2.以下属于电气火灾造成原因的是()。A.用电超负荷B.电气设备的选择不合理C.设备安装不合理D.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E.用电量过少ABCDo本题考查的是电气火灾的原因。电气火灾在整个建筑火灾中占有三分之一的比重,主要有用电超负荷、电气设备选择和安装不合理、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等原因。为有效防止电气火灾事故发生,同时为保证建筑内消防设施正常供电运行,对建筑的用电负荷、供配电源、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及其安装敷设等应当采取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防火技术措施。故本题选项为A B C D。3 .甲、乙类生产()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在半地下室。A.可以B.严禁C.不应D.不宜C【解析】甲、乙类生产场所(仓库)不应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在半地下室。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