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古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标段2)施工组织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 施工组织设计综述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现场勘察资料。 2、工程施工图。 3、国家及行业现行技术规程、规范、标准。 4、山东临沂水利工程总公司《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5、山东临沂水利工程总公司多年来从事水利工程施工总结形成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以及我公司技术、设备状况和企业定额。 二、编制指导思想 1、完全响应招标文件的全部内容,满足业主对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保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组织均衡、连续施工,实行分区段同时作业,充分利用时空及工作面。 3、安全生产、“严”字当头,严中求快,严中求省,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4、科学选定施工方案,降低施工成本。 5、强化管理,确保工程优质,按期完工。 三、编制内容 我公司在仔细研究了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后,经过勘察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概况,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水土保持施工方案与措施,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资源配备计划等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第一章 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况 古城水库位于费县东北部,系沂河水系枋河的支流古城河上游的一座中型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67km2。古城水库始建于1970年10月,1971年8月竣工,完成大坝、放水洞和溢洪道等主要枢纽工程。当时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差,建成后虽经多次维修加固,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危及水库安全的隐患,目前仍存在防洪标准低、工程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工程效益的发挥,并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急需除险加固,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水库防洪标准低:大坝桩号0-140~0+000未筑坝,地面高程125.24~126.25m,低于100年一遇设计洪水核算的坝顶高程127.40m。 防浪墙基础未与防渗体连接。大坝高程125.24~126.87m以上以砾质中粗砂为主,渗透系数为9.35×10-5~3.52×10-7cm/s,大于l×10-5占42.2%,具中等透水性,防渗能力较差,横剖面揭示该层上下游贯通,易形成渗漏通道,威胁大坝安全。 现状水库防洪能力达不到100年一遇设计防洪标准。 2、坝体几何尺寸及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坝顶高度严重不足。坝基清基不彻底,基岩为强风化岩石,具中等透水性,坝后渗水严重;坝体质量差:心墙土混杂,填筑质量差,渗透系数大于1.0×10-5 cm/s占42.2%,压实度O.83~O.99,小于0.96占80.6%。防渗体渗透系数和压实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大坝无裹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上游砂壳和坝基砂层相对密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地震液化可能;部分坝段下游坡存在渗透破坏可能,上游坡抗滑稳定性不满足规范要求;上游护坡石质量标准低,无反滤垫层,多处淘空、坍陷;坝脚排水体质量差,无反滤层。 3、放水洞:坝内式放水洞系浆砌石廊道内衬钢筋砼管,结构不符合抗震规范要求。放水洞溶蚀渗水严重,局部存在含砂射流现象;闸门及启闭机锈蚀老化,破损严重,结构型式不可靠。放水洞工程不能安全运行。 二、水文地质条件 古城水库位于费县东北部,沂河水系枋河的支流古城河上游的一座中型水库,古城河发源于费县汪沟镇西马营村西南侧,河道全长12.26km,于费县新桥乡东蒋村入枋河,上游河床窄,河床比降陡,中、下游缓,汛期洪水泛滥成灾。 水库流域面积16.7km2,流域形状为扇形,地势北高南低,库址处干流坡降为0.0104m/m。水库流域内共建两座小(2)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02km2,兴利库容881万m3,总库容为1412万m3。 该流域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温度变化大的特点。春秋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3℃,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22℃。据历年降水观测资料分析,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也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暴雨则多发生在7~8月。 本工程为中型工程,汛期承担着16.7km。流域面积来水的拦蓄与调洪任务。为保证大坝安全渡汛及下游城乡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水文气象条件,每年的6月下旬至9月上旬不安排工程施工。施工期安排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翌年6月上旬,考虑降雨等气象因素影响,并扣除法定节假日,全年工作日约为242天。 三、工程地质 (一)库区地形地貌 库区地形总体上呈北高南低之势。水库流域内地面高程约在107~231m之间,相对高差约124m。 库区地貌形态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以丘陵地貌与河谷地貌两种类型为主,简述如下: l、丘陵区 该区以地质构造剥蚀为主,受中一浅度剥蚀切割的丘陵主要分布在库区的上游,下游仅零星分布有丘陵残坡,坡度较缓。库区周围丘陵海拔高程多在163~231m之间,山脉走向一般为北东一西南向。库区山体多由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和片麻状中细粒黑云花岗闪长岩组成,局部为辉绿岩侵入体。 2、河谷 库区只有一条河流古城河,河道干流坡降一般为0.95%,河床宽度一般100~150m。该区冲沟发育一般,冲沟上游呈V字形,下游呈U字形,一般宽约6~l0m,深约3~5m,上游下切作用强,下游两侧的侵蚀力强。坝址区河底高程108m,为一山溪型河流,汛期河水暴涨,枯水期河水流量较小。在坝址区河流两岸受侵蚀,阶地不发育。 (二)大坝工程地质条件 1、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 溢洪道出露的岩石主要为新太古代五台期峄山超单元团埠压超单元太平顶单元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岩石呈灰黑~红褐色,中细粒半自行粒状结构,片麻状构造。另外,在溢洪道表层有一层花岗闪长岩全风化的山皮土,厚约0.3~0.6m。 溢洪道未发现大的断裂构造。 进水渠表层为砾质中粗砂,黄褐色,厚约0.50m,含风化岩碎块和较多粉粒,松散,层底高程122.70~123.44m。其下为花岗闪长岩,黄褐~褐红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强风化带较破碎,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强风化花岗闪长岩的允许抗冲流速建议为3.0m/s。 拟在控制段新建溢流堰,堰顶高程123.40m,基础位于强风化花岗闪长岩之上,以强风化花岗闪长岩为主,岩石开挖级别为Ⅷ类,建议开挖坡比采用1:1.5。强风化花岗闪长岩的允许抗冲流速建议为3.0m/s。强风化花岗闪长岩风化裂隙发育,具中等透水性,抗渗稳定性一般,建议进行防渗处理。 泄槽段现状溢洪道底高程为110.40~123.34m,设计底高程为110.01~121.50m,开挖深度0.4~1.9m,以强风化花岗闪长岩为主,岩石开挖级别为Ⅷ类,建议开挖坡比采用1:1.5。强风化花岗闪长岩的允许抗冲流速建议为3.0m/s。 2、防汛道路地质 场地标高为125.37~134.71m,公路基本沿丘陵坡脚修建,并跨过水库。 公路沿线表层为回填砾质中粗砂,稍密,砾石成分为石英、长石,厚度0.4~3.40m,层底标高为122.01~134.31m,力学强度一般。 其下为强风化花岗闪长岩,黄褐~灰褐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心成碎块状,局部呈短柱状,取芯率较低,厚约1.9~5.8m,底层高程119.46~131.21m,力学强度较高。 下部为中风化花岗闪长岩,黄褐~灰褐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最大揭露厚度3.3m。 建议拟建公路基槽持力层采用强风化花岗闪长岩,承载力标准值建议为400kpa;局部较低处可采用回填砾质粗砂,施工时应进行振动压实,承载力标准值建议为150kpa。 四、水文地质条件 库区控制流域面积约16.7km2,丘陵区约占60%,区内有古城河及其支流、冲沟、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类风化及构造裂隙水两大类。 (1)松散岩类孔隙水 孔隙水主要埋藏于河床及两岸的砂层中,砂层松散,一般厚度1.0~5.Om,除受大气降水和库水补给外,还受基岩裂隙水补给。径流畅通,富水性强,含水层渗透系数K为15~40m/d,属强透水层。 (2)基岩类风化及构造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库区大面积出露的侵入岩构造裂隙及风化裂隙中。大气降水为其主要补给来源,受地貌、岩性及构造控制,裂隙发育程度不均一,多为细微裂隙,形不成统一的潜水面,含水层以表面风化层为主,富水性弱,水位埋深差异较大,受季节影响明显。 五、地震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六、对外交通条件 本工程座落在费县方城镇东古城村东北,对外交通十分方便,水库下游3.8km为汶泗公路,距方城镇驻地3.5km,距临沂城区23km。有一条县乡公路经古城水库右坝端,路况良好,为沥青砼路面,路面宽l0m,可作为场外施工交通道路,又可作为水库防汛公路。 七、主要材料供应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要求,结合勘察报告和实地调查,确定各料场如下: 1、筑坝土料场拟定在水库下游西古城村南侧,距大坝约3.Okm。 2、筑坝砂料场拟定在水库下游颜耿村南侧的枋河河床上,距大坝约1 5.Okm。 3、粗骨料场主要分布于场区以南的兰山区境内,料源位于兰山区马厂湖镇附近,距场地垂直距离约为35km。 4、石料场拟采用芍药乡南泉村石料场,运距约40km。 5、临沂沂州水泥厂生产优质水泥且产量能保证工程施工所需的水泥用量,运距约25km;临沂市建材部门能满足工程施工对油料、木材、钢材及其它材料的要求。运距约25km。以上产品均应有质检合格证明和建材准用手续,严格杜绝劣质产品的用于工程施工。 本工程部分回填土料从开挖土方中获取,其质量和数量均满足要求。 第二章 施工平面布置 一、布置原则 1、施工平面布置要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空间,精心安排,周密规划,合理布局。 2、合理布置施工机械和各种施工设施,科学规划施工道路,尽量降低二次运输费用。 3、尽量采用装配式临建设施,提高安装速度,尽快投入使用。 4、各项临建设施要本着“有利生产、经济适用、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要求进行布置。 二、布置依据 1、费县古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标段二招标文件及招标图纸。 2、施工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案。 3、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计划。 4、施工征地范围、水源、电源位置。 5、施工现场安全防火标准。 三、各临时工程施工方案 1、临时房屋建筑和公用设施 项目部设置在溢洪道右侧的空地上。在项目部内进行规划,设置办公室、工程科、试验室、仓库、宿舍、伙房等场所。 2、施工道路 本工程坐落在费县方城镇东古村东北,对外交通比较方便。有一条县乡公路经古城水库右坝肩,可作为场外施工道路。 在施工场地内部可以以坝顶公路作为临时施工道路,现场施工道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建。道路路面采用铺筑碎石碴料并压实处理,施工期间派专人维护,确保施工物资运输及各类车辆通行顺畅。 3、施工供水 (1)水库内水量丰富,且水质良好,施工期间即使水库水位降至115.26m高程,库内蓄水量仍为55万m3,也能够满足施工用水要求。生活用水可结合管理单位建设,通过临时管道利用水库管理所供水设施解决。 (2)按合同规定负责设计、施工、采购、安装、管理和维修施工区域和生活区的供水系统,包括修建为保证正常供水的引水、储水、水处理和抽排水设施等。 4、施工供电 (1) 施工用电与永久用电相结合,利用水库管理所现有的变压器,然后通过低压输电线路向各施工点供电,做好安全用电防护设施,为防止意外停电,在施工现场设置两台150KW柴油发电机,保证供电正常。 (2)施工和生活所需的输电线路、配电所及其全部配电装置和功率补偿装置自行安装和架设。施工和生活用电电价以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电价为准。并且为本合同工程的施工和生活用电,配备一定容量的事故备用电源,自行负责其电力设备或备用电源出现故障所引起的损失。 5、施工通讯 项目经理部每人配备手机1部,项目部办公室内设座机1部,确保通讯畅通。 6、施工仓库及加工场 项目部内设置一综合仓库,存储施工小型构件材料等。综合仓库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