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2020年大学思修期末模拟考试题库1000题(含标准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0年大学思修期末考试题库1000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i.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o 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D、特区问题 2 .下列哪一类民事诉讼案件中的被代理人在委托了诉讼代理人后,一般仍应出庭?(A) A B C D 3 .在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的回避,由(B)。 A审理该案件的合议庭决定 B该人民法院院长决定 C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决定 D该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 4 .刘少奇曾指出:“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这句话强调了(A) A.自我修养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身体力行 B.进行自我修养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C.自我修养的完美境界的实现是相对的和无止境的 D.自我修养需要经常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和行为规范来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5 .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一致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A.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 B.二者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二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D.二者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BCD兀 A支付违约金即免除了违约方的相关义务 B违约金必须与实际损失相当 C违约金通常是在一方当事人违约后由双方约定的 D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不得请求人民法院变更 7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不得转让其合同权利的情形有(ABD)« A 根据合同的性质不得转让的 8 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 C 债务人请求不得转让的 D 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 8 .下列属于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的有(ABD) B C D先履行抗辩权 9 .民事诉讼中普通共同诉讼的成立要件包括(ACD)。 A诉讼标的是同类的 B诉讼标的基于同一事实而产生 C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 D当事人同意合并审理 10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A)。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道德D.生活道德 11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就是要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ABCD) A.知荣知耻 B.贵在践行 C.分清荣耻 D.树立荣辱意识 12 .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 A实践创新B制度创新C文化创新D科技创新 13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 A从实际出发B尊重群众C理论创新D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14 .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战略方针B.战略措施 C.战略步骤D.战略目标 15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变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 .1927年以后,党在统一战线问题的主要错误表现在() A.对待地主阶级的态度上B.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上 C.对待农民阶级的态度上D.对待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态度上 17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 A从实际出发B尊重群众C理论创新D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18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党现在( ) A.面临执政的考验B.面临改革开放的考验 C.面临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D.面临和平演变的考验 19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里说的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就是指(BD) A.人的性格和特征B.人生的目标和理想 C.人生的道路和命运D.人生的责任和使命 20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ABCD)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 21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正确表述是() A.不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影响 B.不受一定的法律文化和价值观所影响 C.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个体所形成的法治理念完全相同C 22 .法存在于。 A、资本主义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 C、整个人类社会D、原始社会B 23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出了明确的概括,它的主要内容是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4.下列选项中,对于道德的理解,正确的有(ABD) A.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B.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C.道德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社会就没有道德 D.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5 .在价值评价的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ABC)。 A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B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C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统一 D目的与手段相统一原则 E索取与享受相统一的原则 26 .改革创新包括(ABCD)o 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 27 .下列体现为与时俱进的精神的有(BCD)。 A.“日新月异”B.“随时而制” C.“因时而变”D.“与时偕行” 28 .大学适应期会出现的矛盾主要有(ACD)。 A.理想与现实的矛盾B.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 C.人际环境带来的苦恼D.自主意识与独立能力的矛盾 29 .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ABCD) A.国防忧患意识B.国防目标意识 C.国防价值意识D.国防法制意识 30 .学风是指在一定环境的条件下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带有一贯性的学习风格和行为样式,它包括(ABCD) A.学习态度B.学习精神C.学习方法D.学习风格 3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A)。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B.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 C.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32 .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的,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而受到国家的表彰的爱国科学家是(A)。 A.钱学森B.邓稼先C.梁守磐D.金先仲 33 .(B)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 A.祖国的大好河山B.灿烂的文化传统 C.自己的骨肉同胞D.深厚的道德渊源 34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是(A)。 A.内在一致的B.相互联系的C.相互独立的D.相互冲突的 35 .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B) A.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B.政治安全与国防安全 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与网络信息安全 36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B) A.功利主义B.爱国主义C.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 37 .理想是人们的(ABD)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世界观B.人生观C.道德观D.价值观 38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和平竞赛;求同存异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9 .以下(ABCD)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慌,抗御外侮 40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A)。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 B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内容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 D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内容 41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有() A.工人B.农民C.知识分子; D.个体生产经营者E.私营企业主 42 .以下各项中(B)符合公共生活的特点。 A排他性B开放性C隐秘性D封闭性 43 .一行人在过路口时迎面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他这样做是(D)。 A节省时间之举 B聪明灵活之举 C可供学习之举 D不遵守交通规则,违反了社会公德 44 .没有准确表达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的是(A)。 A遵守社会公德是提高从业者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D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45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C)。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46 .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不自欺,遵纪守法:对待他人严格履行合同契约,说到做到,不说谎,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唯利是图,不做缺德事,不做亏心事。这是职业道德中(C)。 A助人为乐的要求B办事公道的要求C诚实守信的要求D勤俭自强的要求 4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为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自觉遵守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ABCDE). 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D勤俭自强E敬业奉献 48 .“真正的爱情就是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这表明了爱情的 (A)« A纯洁严肃性 B平等互爱性 C专一排他性 D强烈持久性 49 .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其中,"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指的是(A)。 A道德品质 B道德行为 C道德理想 D道德规范 50 .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B)。 A生物本能性 B专一排他性 C平等互爱性 D强烈持久性 51 .(C)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自我意识的形成 B国家的出现 C劳动 D个人利益的出现 52 .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B)。 A道德认识 B道德修养C道德调节D道德发展 53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ABCD)。 A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B立足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C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D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54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A)o A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B能力大小C对社会的贡献大小D动机的善恶 55 .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人(D)。 A是主体B是客体C有时是主体,有时是客体D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56 .决定人的价值观的是(A)。 A社会实践B世界观C人生观D社会制度 57 .人生目的主要回答(A)的问题。 A人为什么活着B世界本源是什么C人应怎样对待生活D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58 .人生观是指(C)。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