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完整

举报
资源描述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2、编制范围 1 3、编制原则 1 4、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2 4.1桥址概括 2 4.2设计内容 2 4.3主要技术标准 2 4.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3 4.5主要工程数量表 4 5、 施工组织准备 4 5.1施工工期计划 4 5.2 组织机构 5 5.3主要施工设备、人员配置 6 5.4材料准备 8 5.5临建工程准备 9 6、施工方案 10 6.1施工总体方案 10 6.2桩基施工方案 10 6.3承台施工方案 26 6.4墩台、桥台施工方案 32 6.5连续梁施工方案 34 7、创优规划及质量保证措施 43 7.1工程质量目标 43 7.2创优规划 43 7.3质量保证体系 44 7.4质量管理制度 45 8、安全保证措施 46 8.1安全实施目标 46 8.2安全保证体系 46 8.3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47 8.4应急救援方案 47 8.5事故报告程序、方式、内容 50 9、工期保证措施 51 9.1 工期保证体系 51 9.2工期保证措施 52 9.3工期滞后的补救措施 52 10、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53 10.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 53 10.2防止水土流失措施 54 10.3环境保护措施 55 11、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 55 11.1文明施工目标 55 11.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6 11.3 文物保护目标 57 11.4 文物保护措施 58 邓湖1#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15-2012 JI586-2013);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关于发布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等11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11]257号)”; “关于发布《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7项标准局部修订条文和有关工作的通知(铁总建设[2013]52号)”;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国铁科法[2014]26号)”; 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项目管理规定; 蒙西至华中铁路煤运通道湖北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2、编制范围 新建蒙西至华中铁路煤运通道工程三门峡至荆门段MHTJ-20标邓湖1#大桥主体及附属工程。 3、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铁道部关于铁路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现行的设计和施工规范、标准、暂行规定、操作规程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验收标准及各项规定和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等。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工期、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 4、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4.1桥址概括 邓湖1#大桥位于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三门峡至荆门测段第三测段内,桥址沿线穿越大量的农田、池塘沟壑,其中最重要的跨越物为207国道,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83度。邓湖1#大桥1-6号墩范围内为4线桥(煤运正线、邓郜上、下行联络线),此后梁体分离。桥址于DK1009+388.7-DK1009+390.6处跨越水沟,渠道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66度。桥址于DK1009+398.3-DK1009+400.8处跨越土路,道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17度,由于该路在桥址布孔时被桥墩部分侵占,因此将此土路改移。桥址于DK1009+411.67-DK1009+436.35处跨越G207,公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83度。 4.2设计内容 4.2.1桥梁孔跨布置 邓湖1#大桥中心里程DK1009+519.167,桥全长446.66m,设计形式为:2-32m简支梁+1(32+48+32)m连续梁+1-24m简支梁+7-32简支梁。 4.2.2梁部结构设计 2~5#墩采用连续梁设计,其余梁采用简支T梁。 4.2.3墩台及基础设计 桥台采用矩形空心桥台;基础均采用桩基础,根据不同跨度和地质条件分别采用1.0m、1.25m、1.50m桩径。 4.3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Ⅰ 级 正线数目:四线变双线 轨道类型:有砟 设计速度:120km/h 正线线间距:4.2~5.0m 设计活载:“中-活载(2005)之ZH活载(Z=1.2) 4.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4.4.1工程地质 桥址区域内主要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2~3al+pl黏土,可塑硬塑状(局部软塑),层厚13.0~25.0m,下部为Q2~3al+pl粉砂和细圆砾土、黏土互层、夹层状产出。 4.4.2水文地质特征及评价 桥址区地表水较发育,多为水塘和水沟等。桥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孔隙潜水。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勘测期间埋深2.5-17.5m,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砂土层为主要的含水层。 采取地下水、地表水进行侵蚀性分析,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判断结果为地下水和地表水均无化学侵蚀;无氯盐侵蚀性、无盐类结晶破坏作用。桥址区碳化环境为T2。 4.4.3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 特殊岩土主要为膨胀土和松软土:参考初测岩土膨胀性试验结果,邓湖大桥场址区黏土具有中等膨胀性,由于其湿胀干缩,易丧失强度等工程特性,基础设计时,应加强排水及防护措施。 4.4.4地震效应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本线地震安全性评估成果,桥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应按《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2009年版)考虑抗震设计。为抗震一般地段。场地类型为Ⅲ类。 4.5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 m³ 103 2 土方 m³ 10006.4 3 钢筋 t 803.074 4 钢筋混凝土 m³ 21394.8 5 桩基 m 8163 其中邓湖1号大桥连续梁为“(32+48+32)m”,设置位于2#、5#墩之间,上跨G207国道。 5、 施工组织准备 5.1施工工期计划 邓湖1#大桥确保在2015年10月1日开工,在2016年4月30日完工。 邓湖1#大桥桩基计划在2015年10月1日开工,于2015年12月30日之前完成; 邓湖1#大桥承台计划在2015年11月28开工,于2016年3月5日之前完成; 邓湖1#大桥墩柱计划在2015年12月10开工,于2016年3月15日之前完成; 邓湖1#大桥连续梁计划在2016年2月1开工,于2016年4月5日之前完成; 施工工期横道图 序号 工期计划 2015年 2016 1 月份 10 11 12 1 2 3 4 5 6 2 邓湖1#大桥总工期 3 桩基 4 承台 5 墩柱 6 连续梁 5.2 组织机构 为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建立精干高效的现场指挥机构。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副经理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有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防范措施上、实施过程中保证总工期的实现。详见“工期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工期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工期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各工区(架子队) 工程部 执行层 操作层 设备物资部 安质环保部 管理层 副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副经理长 计划财务部 综合管理部 5.3主要施工设备、人员配置 5.3.1桩基施工机械、人员配置如下 施工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旋挖机 TR280DA 2台 2 导管 D300 70m 3 钢筋弯曲机 GS-40 2台 4 钢筋切断机 BJD-35 1台 5 电焊机 500A交流 6台 6 氧割设备 1套 7 汽车吊 25t 2台 8 挖掘机 PC-200 1台 9 砼运输车 ≥8m3 4辆 劳动力计划 工种名称 人数 工种名称 人数 旋挖钻司机 4 吊车司机 2 钢筋工 10 机械工 2 混凝土工 8 挖掘机司机 2 电焊工 6 电工 1 普工 4 施工管理 2 5.3.2承台施工机械、人员、模板配置 施工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汽车吊 25t 2台 2 钢筋弯曲机 GS-40 2台 3 钢筋切断机 BJD-35 1台 4 电焊机 500A交流 6台 5 氧割设备 1套 6 挖掘机 PC-200 1台 7 砼运输车 ≥8m3 4辆 劳动力计划 工种名称 人数 工种名称 人数 挖掘机司机 2 吊车司机 2 钢筋工 10 模板工 8 混凝土工 4 普工 2 电焊工 6 电工 1 施工管理 2 邓湖1号大桥承台模板计划配备1m*1.5m平模100块。 5.3.3墩身施工机械、人员、模板配置 施工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汽车吊 25t 2台 2 钢筋弯曲机 GS-40 2台 3 钢筋切断机 BJD-35 1台 4 电焊机 500A交流 6台 5 氧割设备 1套 6 砼运输车 ≥8m3 4辆 劳动力计划 工种名称 人数 工种名称 人数 吊车司机 2 钢筋工 10 混凝土工 4 模板工 8 电焊工 6 普工 2 电工 1 施工管理 2 邓湖1号大桥墩柱为圆端型直壁实体墩,计划7m(底长)*2m(底宽),配置12m两套;7m(底长)*2.2m(底宽),配置12m两套;18.3m(底长)*2.3m(底宽),配置8.5m一套;7.5m(底长)*2.4m(底宽),配置13m一套;18.3m(底长)*3m(底宽),配置14m一套;19.3m(底长)*2.2m(底宽),配置12m一套。 5.3.4连续梁施工机械、人员配置 施工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汽车吊 25t 2台 2 钢筋弯曲机 GS-40 2台 3 钢筋切断机 BJD-35 1台 4 电焊机 500A交流 6台 5 氧割设备 1套 6 砼运输车 ≥8m3 4辆 劳动力计划 工种名称 人数 工种名称 人数 吊车司机 2 钢筋工 10 混凝土工 4 模板工 8 电焊工 6 普工 20 电工 1 施工管理 2 5.4材料准备 主要材料准备见下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型号 单位 备料 是否合格 备注 1 水泥 P.042.5 t 380.7 合格 2 粗骨料 5-16mm t 170.8 合格 16-25mm t 208.7 合格 3 细骨料 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