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x ml三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2反应后恢复到 原来的状态(常温、常压),体积共缩小2xml,则这 三种烃不可能是(    ) A、CH4、C2H4、C3H4       B、C2H2、C3H6、C4H6 C、CH4、C2H2、C3H8       D、C2H4、C2H2、CH4 参考答案: D 略 2. 下列物质组合中,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的是(  ) ①Al          ②AlCl3③Al(OH)3④NaHCO3.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C 【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铝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 ①两性物质: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 ②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H2PO4等; ③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 ④某些金属:Zn、Al等; ⑤某些非金属:Si、S等; ⑥其它一些物质.如: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 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 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H2S、HI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 d、具有氧化性酸:浓H2SO4、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以此解答本题. 【解答】解:①金属铝与酸反应生成Al3+和氢气,与碱反应生成AlO2﹣和氢气,故①正确; ②AlCl3属于盐,能与碱反应,但不与强酸反应,故②错误; ③Al(OH)3 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③正确; ④NaHCO3属于弱酸弱碱盐,既能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故④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3.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gNO2含有nA个氧原子 B.1L0.1mol/L Ba(OH)2含有0.1nA个OH— C.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nA个CCl4分子 D.1molFe2+与 足量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参考答案: A 略 4. 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现象是                                        A.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B. 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出现堵塞 C. 医疗上常用血液透析治疗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尿毒症 D.江河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参考答案: A 略 5. 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CD 略 6. 在101 kPa和25 ℃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s)+1/2O2(g) =CO(g)    ΔH1=-110.5 kJ·mol-1 H2(g)+ 1/2O2(g)=H2O(g)   ΔH2=-241.7 kJ·mol-1 H2(g)+ 1/2O2(g)=H2O(l)   ΔH3=-285.8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s)+H2O(g)=CO(g)+H2(g)  ΔH=-131.2 kJ·mol-1 B.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 (l)  ΔH=-571.6 kJ·mol-1 C.2H2O(g)=2H2(g)+O2 (g)  ΔH=-483.4 kJ·mol-1 D.H2O(g)=H2O(l)  ΔH=-44.1 kJ·mol-1 参考答案: D 略 7. 二苯基甲烷是有机合成的一种中间体,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 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 二苯基甲烷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 1mol二苯基甲烷最多可与6molH2发生加成 参考答案: C 8. 将Cl2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漂白和消毒作用            B、使它转化为较稳定物质,便于保存和运输  C、使它转化为较易溶于水的物质    D、增加氯的百分含量,有利于漂白、消毒 参考答案: B 9.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A.0.3molO2和0.3molH2O        B.6.02×1022个CO2和0.1mol KMnO4 C. 0.1molH2SO4和3.6g H2O     D.标况下11.2L的O2和28gCO 参考答案: D 10. 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B. 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 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参考答案: D 【详解】A. 由图可知,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为分解反应,故A正确; B. 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均存在反应物分子,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B正确; C. 反应物为化合物,有单质生成,则一定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 由图不能确定反应中能量变化,故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分类。由图可知,为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且有单质生成。 11. 将铁粉放入由盐酸、MgCl2溶液、FeCl3溶液、CuCl2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阳离子是 A.Cu2+ 和Fe2+    B.H+ 和Cu2+    C.Fe3+ 和Fe2+    D. Fe2+ 和Mg2+ 参考答案: D 12. 碳化硅(SiC)是一种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C原子和Si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 ②晶体硅 ③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参考答案: A 解析 在原子晶体中,两原子核间的间距越小,熔点越高。两原子核间的间距:C—C<C—Si<Si—Si。 13. 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B.装置②装满水后由b口进气可收集H2、NO等气体 C.装置③可用于制取、收集NO2 D.装置④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         ①                ②                 ③                    ④ 参考答案: B 14. 燃料电池突出的优点是不经过热能的中间形式而进行能量转化,现已广泛使用。如甲烷燃料电池,其电极反应为:负极:CH4+10OH-→CO32-+7H2O+8e-, 正极:O2+4e-+2H2O→ 4OH-,现已知此燃料电池工作时得到了54毫升水,则电池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 A.8 mol           B.12mol      C.4 mol      D.2 mol 参考答案: A 略 15.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 过渡元素    B. 金属、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C. 右上方区域的元素    D. 左下方区城的元素 参考答案: B 分析: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的元素,具有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可作半导体材料,以此来解答。 详解:A.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一般不能用于半导体材料,故A不选;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故B选;C.右上方区域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可用于制备农药、炸药等,故C不选;D.左下方区域的元素为金属元素,只具有金属性,可作金属材料、制备合金等,故D不选;故选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试用下图所列各种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 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装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可以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      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可以验证的产物是_____      ______。 参考答案: (1)2H2SO4+C  2SO2↑+CO2↑+2H2O (2)⑷⑵13  (3)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除去二氧化硫气体; 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完全  (4)无水硫酸铜   水蒸气 (5)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2分)完成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 ⑴Cl2与石灰水反应                                             ⑵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                                          ⑶FeI2 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⑷铜与稀硝酸反应                                        参考答案: (各2分)⑴ Cl2 + 2OHˉ= Clˉ + ClOˉ + H2O  ⑵MnO2 + 4H+ + 2Clˉ = Mn2+ + Cl2↑ + 2H2O  ⑶ 2Iˉ + Cl2 = I2 + 2Clˉ  ⑷ 3Cu + 8 H+ + 2NO3ˉ =  3Cu 2+ + 2NO↑+4H2O 略 18. (13分)Ⅰ.有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O3(臭氧)                              D.                    B.                                         和        C.CH3CH2CH2CH3和CH3CH(CH3)2                                   E.葡萄糖和果糖                                     F.(CH3)2CH2与C(CH3)4        G.淀粉和纤维素                     H.液氯与氯气 (1)     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