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官店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官店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树状分类法是唯一能表示物质分类的方法 B.等浓度、等体积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C.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稀硫酸,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 D.胶体、溶液、浊液分属不同类别的本质是其透过滤纸的性质不同 参考答案: C 略 2. 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由H+(aq)+OH-(aq)=H2O的中和热ΔH= -57.3kJ/mol可知:含0.5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小于57.3kJ B. 从C(石墨)=C(金刚石) ΔH= +1.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C.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 D.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参考答案: D 【详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即0.5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应大于57.3kJ,故A错误; B、物质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即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 C、S(s)=S(g)   △H>0,是吸热过程,即前者放出的热量多,故C错误; D、△H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正确; 答案选D。   3. 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钡和硫酸                   B.氢氧化铁和盐酸 C.醋酸和氢氧化钠                   D.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 参考答案: D 略 4. 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苯和乙烯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参考答案: B 5. 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道,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夹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大小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参考答案: B 6. 下列生活实例中,运用了过滤原理的是 A. 用笊篱捞饺子    B. 用热水沏茶    C. 用洗衣粉去除油渍    D. 用冷水浸泡中药 参考答案: A A. 用笊(zhào)篱捞饺子属于过滤原理,A正确;B. 用热水沏茶不属于过滤原理,B错误;C. 用洗衣粉去除油渍属于溶解,C错误;D. 用冷水浸泡中药不属于过滤原理,D错误,答案选A。 7. 乙醇燃料电池中采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电池总反应为: 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质子向电池的负极迁移     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b极沿导线流向a极     C.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C2H5OH+3H2O+12e-=2CO2+12H+     D.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O2+4e-=2H2O 参考答案: D 略 8.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加热 B. 不用铁片,改用等质量的铁粉 C. 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 D.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参考答案: D 【详解】A、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A错误; B、改用铁粉,增大了接处面积,加快反应速率,B错误; C、铁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覆盖在铁的表面,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C错误; D、浓硫酸与铁常温下钝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 答案选D。 9. 某同学在烧水时,不小心把水洒在炉火上,结果发现炉火更旺了,原因是H2O和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了水煤气(CO和H2),反应方程式如下:C+H2O(g)CO+H2,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C失电子,被还原 B.该反应中H2得电子,被还原 C.该反应中,每转移2 mol e-则生成1 mol H2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参考答案: C 10. 白磷在高压下隔绝空气加热后急速冷却,可得钢灰色固体——黑磷,其转化过程如下:白磷黑磷,黑磷性质稳定,结构与石墨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k*s5*u A. 黑磷与白磷互为同位素                         B. 黑磷能导电 C. 白磷转化为黑磷是物理变化                     D. 黑磷能在空气中自燃 参考答案: B 略 11. 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硫酸铜溶液          B.稀硫酸       C.溴水           D.氢氧化铁胶体 参考答案: D 略 12. 区别下列有关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区别乙醇溶液和葡萄糖溶液             B.用碳酸钠溶液区别乙酸和乙酸乙酯   C.用金属钠区别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   D.用溴水区别甲烷和乙烯 参考答案: A 13. 不属于金属单质特征的是 A.一般都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B.都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密度 C.都有金属光泽                                                      D.熔点都很高 参考答案: BD 14. 下列物质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C 15.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甲烷与氧气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4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根据NaHCO3的溶解度比NaCl、Na2CO3、NH4C1都小的性质,运用等反应原理,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实验室用食盐、氨水、犬理石、盐酸制取碳酸钠。其实验过程如下: ①配制含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②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纯净的CO2;③将CO2通入NaCl的氨溶液中,得到碳酸氢钠晶体:④过滤,冷水洗涤沉淀;⑤焙烧NaHCO3得到Na2CO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将实验步骤④、③、③设计成下图所示的装置:洗气瓶B中的液体是         ,烧杯C中的液体是         。 (2)实验步骤④中洗涤沉淀的目的是             。 (3)该学生设计右图所示装置进行NaHCO3的分解,并证实产物中有C02产生。 ①     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②指出该学生设计的装置图的错误之处.并改正(文字说明即可)。                                                                                                      ③停止加热时应该怎样操作,为什么?                                                                 ④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予方程式是:                                                                 参考答案: (1)饱和NaHCO3溶液(水或NaHCO3也正确)(1分)  NaCl的氨溶液  (1分) (2)洗去晶体吸附的杂质  (2分) (3)① (2分)   ②试管内导管太长,伸出活塞即可;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试管夹夹试管太靠近管口”不作为评分要求)(3分)   ③先撤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易使烧杯中的液体倒吸进入热试管使其破裂。(3分)   ④  (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某化学反应 2A  B + D 在四个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min内的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 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υ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υ1,则υ3                υ1 (填"<","=",">"),且C3      1.0 mol/L (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                                                  。 参考答案: (1)0.013 (1分)    (2)1.0 (1分)  催化剂(1分)    (3)>(1分)  >(1分)*ks*5*u    (4)吸热(1分) 温度升高,平衡向右移动。(2分) 略 18. (16分)A、B、C、D、E、F、G均为有机物,其中A 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性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中官能团的名称:A       B     (2)在F的同系物中最简单的有机物的空间构型为     , (3)写出与F互为同系物的含5个碳原子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4)写出下列编号对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                                      、    反应 ②                                     、    反应 ④                                     、    反应 (5)工业上常以石墨为电极,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一端通空气,另一端通B气体构成原电池,请你写出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正极        .负极              .   参考答案: (1)碳碳双键;羟基; (2)正四面体; (3)CH3CH2CH2CH2CH3,CH3CH2CH(CH3)2,C(C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