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上传人:宜*** 文档编号:334209886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1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直肠癌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结直肠癌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结直肠癌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结直肠癌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结直肠癌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直肠癌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直肠癌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直肠癌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一、适用人群(一)在晚期姑息治疗中的应用1专家意见: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MSS/pMMR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且其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体力状况评分01分(70周岁)或0分(7175周岁),推荐cmFOLFOXIRI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作为一线姑息治疗的选择。2疗程:cmFOLFOXIRI+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每4周期进行疗效评估;8周期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进入维持治疗(5-FU/LV或卡培他滨+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期间出现疾病进展

2、的患者进入或再引入二线治疗。若奥沙利铂相关外周神经毒性2级,可推荐cmFOLFOXIRI+贝伐珠单抗再引入治疗。3说明:目前,FOLFOXIRI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已经被NCCN和CSCO等多个指南推荐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因此,对于一般情况良好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可以采用一线FOLFOXIRI+贝伐珠单抗姑息治疗、序贯维持、治疗进展后,再引入FOLFOXIRI+贝伐珠单抗的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对于RAS/BRAF野生型的转移性左半结肠癌,NCCN指南推荐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联合两药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方

3、案,而FOLFOXIRI联合抗EGFR药物是否可以作为左半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姑息治疗策略,尚无足够临床数据。4特殊人群的治疗推荐:晚期结直肠癌患者BRAF突变检测至关重要。诸多研究报道,BRAF基因突变位点中V600E最为常见。有5%12%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基因检测提示BRAFV600E突变,BRAFV600E突变常提示预后不良或疾病进展迅速。在TRIBE研究的一项亚组分析中,BRAF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组采用FOLFOXIRI+贝伐珠单抗方案(16例),一组采用FOLFIRI+贝伐珠单抗(12例),两组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7.5个月比5.5个月和19.0个月比10.7

4、个月。因此,对于BRAFV600E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FOLFOXIRI联合贝伐珠单抗比其他化疗方案更有效。鉴于此,NCCN指南建议BRAFV600E突变、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Eastern Collabo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01分的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使用FOLFOXIRI联合贝伐珠单抗。在转化治疗中的应用1专家意见:初始不可切除、但仅有肝或(和)肺转移或(和)可局部处理的淋巴结转移的MSS/pMMR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且其ECOG体力状况评分01分(70周岁)或0分(7175周岁),推荐cmFOLFOXIRI+贝伐珠单抗方案作为转化治疗的选择

5、。其中RAS/BRAF野生型左半结直肠癌患者推荐cmFOLFOXIRI+抗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方案作为转化治疗的选择。2疗程:cmFOLFOXIRI+靶向治疗转化治疗,每4周期进行影像学评估,经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讨论是否可以接受包括原发灶和转移灶在内的根治性/损毁性局部治疗(例如:手术、热消融、立体定向放疗等)选择合适时机及时予以手术,达到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可采用靶向药物联合FOLFOX的治疗方案,总时长为6个月的围手术期化疗靶向治疗(使用贝伐珠单抗者,术前停药6周,术后停药68周)对于接受转化治疗超过12个疗程,MDT评估仍无法接

6、受以根治性为目的的手术其他局部治疗的患者,建议进入维持治疗(5-FU/LV或卡培他滨靶向治疗)3说明:目前,NCCN指南将结直肠癌肝转移划分为初始可切除和初始不可切除,此类患者需经MDT讨论进行评估分类。潜在可切除肝转移是指由于肝转移病灶与肝脏重要结构关系密切,无法获得满意的手术切缘,或转移灶切除后不能保留足够的肝脏,通过化疗使肿瘤退缩从而转化为可局部治疗的一类情况。在初始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中,FOLFOXIRI方案对比FOLFIRI/FOLFOX方案可相对提高肿瘤切除率对于RAS野生型的左半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FOLFOXIRI联合抗EGFR治疗可以获得更高的ORR和R0切除率,适合体

7、力状况评分好、且亟需肿瘤退缩争取转化机会的患者(三)改良三药方案在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1专家意见:对于局部晚期(cT34或N2)直肠癌患者,且其ECOG体力状况评分01分(70周岁)或0分(7175周岁),推荐cmFOLFOXIRI方案作为新辅助治疗的选择,通过强烈方案以达到肿瘤退缩的效果。2疗程:术前新辅助cmFOLFOXIRI方案46周期,通过盆腔增强MRI评估肿瘤退缩情况,各中心根据MDT讨论和经验选择后续同步放化疗治疗。3说明:辅助治疗有助于局部肿瘤退缩以保证肿瘤R0切除,并减少微小转移灶以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提高保肛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高强度的FOLFOXIRI方案新辅助化疗有望在实现肿

8、瘤降期、降低术后复发风险的同时,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术后生活质量。FORTUNE研究是一项单臂二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术前cmFOLFOXIRI+选择性放疗在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疗效。该研究共纳入106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cmFOLFOXIRI化疗46周期,根据退缩情况选择性放疗,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达20.4%(21/103),肿瘤降期率(ypT02N0M0)达42.7%(44/103),总体化疗耐受性良好;cmFOLFOXIRI化疗后共有12例患者进行了长程放化疗,pCR率为41.7%(5/12);92例未接受长程放化疗者(包括

9、2例化疗+短程放疗)的pCR率为17.4%(16/92)。这一研究成果被NCCN指南引用和采纳。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2020年会报道了一项mFOLFOXIRI放疗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的多中心三期研究(PRODIGE 23研究)结果。该研究共入组461例直肠癌患者(cT34NxM0),试验组给予6周期mFOLFIRINOX化疗后再进行长程放化疗,TME术后进行6周期mFOLFOX6(奥沙利铂+5-FU/LV)化疗;对照组仅行术前放化疗,TME术后行12周期mFOLFOX6化疗。初步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pCR率

10、(27.8%比12.1%,P120 min,第1天;伊立替康150165 mg/m2静脉滴注90 min,第1天;亚叶酸400 mg/m2静脉滴注120 min,第1天;5-FU 2 4002 8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4648 h;每2周重复2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5 mg/kg,首次静脉滴注90 min,之后静脉滴注3060 min,第1天,每2周重复;西妥昔单抗500 mg/m2,首次静脉滴注120 min,之后静脉滴注60 min,第1天,每2周重复。在国内,邓艳红教授团队基于中国人群特点、3个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特点和前期研究数据,认为铂类是剂量依赖型药物,剂量不宜调整,而5-FU的

11、范围较广取低值,伊立替康的毒性部分与5-FU重叠,因此建议20%的剂量下调,形成了中国的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将原方案中的伊立替康由180 mg/m2减少至150165 mg/m2,5-FU由3 200 mg/m2减少至2 4002 800 mg/m2。该中心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113例局部晚期和199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使用中国改良版cmFOLFOXIRI+靶向治疗(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方案,对其中177例进行了初步疗效评估,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达93.8%,ORR达63.8%,部分缓解率(partial response,PR

12、)达61.6%;3级以上粒细胞缺乏、疲劳及贫血发生率分别为22.1%、11.2%和8.9%,严重不良事件(粒缺性发热、肠穿孔)发生率为6.4%。之后,FORTUNE和FOCULM研究进一步验证了降低剂量有利于临床毒性管理。中国改良版cmFOLFOXIRI化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TRIBE、OLIVIA等研究报道,而在有效率方面相当,因此,中国改良版cmFOLFOXIRI方案是适合中国人群特征的。三、不良反应管理经剂量改良后,cmFOLFOXIRI用于中国结直肠癌人群治疗的不良反应可控,安全性良好,其中常见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和乏力。TRIBE-2研究中采用F

13、OLFOXIRI方案的药物剂量强度过高,在不良事件方面,一线治疗期间FOLFOXIRI组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是腹泻(17%)和中性粒细胞减少(50%)。而采用cmFOLFOXIRI在我国结直肠癌人群中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2.5%,腹泻、乏力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仅为2%、3.8%和8.5%,较标准剂量FOLFOXIRI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化疗的完成率也得到有效提高。此外,cmFOLFOXIRI联合靶向治疗较单纯cmFOLFOXIRI方案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出现显著增高。在FOCULM研究中,cmFOLFOXIRI联合西妥昔单抗相较于单纯cmFOLFOXIRI,除痤疮

14、样皮疹发生率明显增高外(55.2%比5.9%,P0.001),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未显著增高。cmFOLFOXIRI三药联合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建议初始评估患者风险,对不良反应及时识别和处理。此外,伊立替康的活性形式为SN-38,肝和肠内的代谢酶UGT1A1可醛酸化SN-38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研究证实,UGT1A1*28及UGT1A1*6与伊立替康导致化疗相关性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关。2015年,美国FDA把UGT1A1*28的基因多态性作为评价伊立替康致毒风险的预测因素。亚洲人群中,UGT1A1*28基因突变频率较低,而UGT1A1*6的突变频率更高。因此,临床上可在伊立替康化疗前检测UGT1A1,指导用药,根据不同的基因类型可以选择药物剂量减量或者停用。尽管剂量改良后,cmFOLFOXIRI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控,但仍较FOLFOX/FOLFIRI两药方案明显增加,治疗期间应严密关注患者不良反应。根据患者上一治疗周期给药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级(NCI CTCAE第5版)和持续时间进行相应药物的剂量调整,见表1。尤其要关注乏力、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肠梗阻、肠穿孔等不良事件,见表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肿瘤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