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适用于期末考试、考研复习)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333430710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适用于期末考试、考研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适用于期末考试、考研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适用于期末考试、考研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适用于期末考试、考研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适用于期末考试、考研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适用于期末考试、考研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适用于期末考试、考研复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学重点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1.1.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2.2.感染类型:感染类型:首发感染、重复感染、混合感染(同时) 、重叠感染(先后) 、继发性感染 3.3.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过程的表现。 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首先可被机体非特异性防御能力所清除。 隐形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 微的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2、 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 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改变。 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以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 现任何的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潜伏性感染:又称潜在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 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 显性感染。 4.4.体液免疫:体液免疫:IgM:首先出现,但持续时间不长,是近

3、期感染标志; IgG:随后出现,并持续较长时期; IgA: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的局部抗体; IgE:作用于入侵的原虫和蠕虫。 5.5.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感染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6.6.病程发展的阶段性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前驱期:

4、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的表现。 恢复期: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 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 的情形。 7.7.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皮疹: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 斑丘疹 斑疹 呈红色不凸出

5、皮肤,可见于斑疹伤寒、猩红热等 丘疹 呈红色凸出皮肤,可见于麻疹、恙虫病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玫瑰疹 属于丘疹,呈粉红色,可见于伤寒,沙门菌感染等 斑丘疹 斑疹和丘疹同时存在,可见于麻疹、登革热、风疹、伤寒、猩红热及科萨奇病毒感染等 发热: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 热型: 稽留热:体温升高超过 39且 24 小时内相差不超过 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 驰张热:24 小时内体温高低相差超过 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可见于败血症、伤寒(缓解期) 、肾综合征 出血热等。 间歇热:24 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下,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回归热:是指高热持续数天后自

6、行消退,但数天后又再出现高热,可见于回归热、布鲁菌病等。 若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 不规则热:是指发热患者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可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 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 厌食,头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疼痛。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在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可出现充血、增生等反应,临床 上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8.8.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 临床资料(病史、体格检查) 流行病学资料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包括:一般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特异性抗体

7、检测;其他检查:内镜、 影像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 9.9.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与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病原治疗;对症治疗;康复治疗;中医治疗。 1010. .传染病报告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 类别类别 城镇城镇 农村农村 甲类甲类 2 小时内 不超过 6 小时 乙类乙类 6 小时内 不超过 12 小时 丙类丙类 24 小时内上报 第二章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 1111.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临床表

8、现: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甲型肝炎:早期产生 IgM 抗体,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 型抗体是既往感染或免疫接种后的标志,可长期存 在。 乙型肝炎: HBsAg 与抗 HBs:抗 HBs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表示对 HBV 有免疫力,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既往 感染及疫苗接种后;HBeAg 与抗 HBe:HBeAg 的存在表示患者处于高感染低应答期。HBeAg 消失而抗 HBe 产 生称为 e 抗原血清转换,意味着机体

9、由免疫耐受转为免疫激活,此时常有病变活动的激化;HBcAg 与抗 HBc: 抗 HBc 阳性提示急性期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大三阳”:HBsAg、HBeAg、抗 HBc;“小三阳”:HBsAg、抗 HBe 抗 HBc;:“窗口期”:抗 HBc、抗 HBe。 丙型肝炎:抗 HCV 不是保护性抗体,是 HCV 感染的标志。HCV RNA 阳性是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直接标志。 丁型肝炎:缺陷型肝炎病毒。抗 HDV 不是保护性抗体,HDV RNA 是诊断 HDV 感染最直接的依据。 戊型肝炎:抗 HEV IgM 阳性是近期 HEV 感染的标志。 流行病学 分型分型 传染源传染源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

10、性人群易感性 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戊型肝炎 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粪口途径 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粪口途径 抗 HAV 阴性者,隐性感染为主 抗 HBs 阴性者 普遍易感 普遍易感 隐性感染多见,显性见于成年 试述重型肝炎主要的临床表现。 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素高于 171mol/L;肝脏进行性缩小、肝臭;出血倾向,PTA40;腹水、中毒性鼓肠;神经、精神症状(肝性脑病) :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早期肝昏迷可出

11、现扑翼样震颤;肝肾综合征: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电解质平衡失调。 1212.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临床表现: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 流行病学 流行性感冒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呼吸道传播 普遍易感 肺外并发症 瑞氏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死亡率高。是儿童在病毒感染康复过程中得的一种罕见的病,以服用水杨酸类药物为重要病因。 1313. .水痘和带状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 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不同的两种疾病。 水痘多见

12、于儿童,临床特征是同时出现的全身性丘疹、水疱及结痂。 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是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病毒再激活后发生的皮肤感染,临床特征为沿身体单侧体表神经分 布的相应皮肤出现呈带状成簇水疱,常伴有局部神经疼痛。 流行病学 水痘 患者 呼吸道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普遍易感,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带状疱疹 患者 呼吸道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或潜伏性感染的病毒再激活 普遍易感,可复发 试从水痘及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解释各期临床表现。 第一次毒血症畏寒、低热、头痛、咽痛、咳嗽、恶心、食欲减退 第二次毒血症,并向全身扩散,引起各器官病变红色斑疹、丘疹、疱疹 产生特异性抗体疱疹结痂、脱落愈合 水痘及带状疱疹的早期诊断。

13、水痘:前驱期 12 天后出现皮疹 带状疱疹:低热、全身不适,随后出现沿着神经节段分布的局部皮肤灼痒、疼痛、感觉异常等。13 天后沿周围 神经分布区出现斑丘疹。 病原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水痘及带状疱疹各期的治疗原则。 水痘: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患者应隔离至全部疱疹变成干结痂为止。发热期卧床休息。加强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抗病毒治疗:早期应用阿昔洛韦;防治并发症:继发细菌感染及早选用抗菌药物。合并脑炎出现脑水肿应采取脱水治疗。 带状疱疹:该病系自限性疾病,治疗原则为止痛、抗病毒和预防继发感染等。 1414. .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的各型病毒

14、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 源性疾病。 病理变化: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 临床特征:发热、低血压性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 流行病学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主要是啮齿类,其他动物包括猫、猪、犬和兔 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垂直、虫媒传播 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发热期:a.发热:弛张热及稽留热;b.全身中毒症状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c.毛细血管损害征:三红:颜 面红,颈部红,胸部红;d.出血 e.肾损害。 低血压休克期:低血压和休克,顽固性休克。 少尿期: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 多尿期:移行期:400-2000ml;多尿早期:2000ml;多尿后

15、期:3000ml;可发生电解质紊乱(低钾、低 钠)及继发性感染、休克。 恢复期:尿量恢复 2000 毫升以下,血尿素氮、肝酐降至正常。 1515.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 统急性传染病。本病经蚊传播,常流行于夏、秋季。 临床特征: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 流行病学 流行性乙型脑炎 人和许多动物,猪是主要传染源 通过蚊叮咬而传播 普遍易感,多呈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简述乙脑分期及极期的临床表现。 初期:病初的 13 天。起病急,体温 3940,头痛、精神倦怠、

16、食欲差、恶心、呕吐和嗜睡。 极期:病程的第 410 天。突出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症状。 a.高热:体温常高达 40,持续 710 天,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b.意识障碍:从嗜睡到昏迷不等,通常持续 1 周以上,意识障碍的程度及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有关。 c.惊厥或抽搐:可由局部到全身,多伴有意识障碍,系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d.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呼吸节律不齐及幅度不均,脑疝引起者伴有 脑疝表现,重者呼吸停止;少数可因呼吸肌麻痹或痰阻而引起外周性呼吸衰竭。 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重表现。 e.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征阳性,还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f.循环衰竭:多由心功能不全、脑水肿及消化道出血引发。 恢复期:6 个月内,低热、多汗、失语、吞咽困难肢体功能障碍、癫痫等,半年后仍未恢复者为后遗症期。 后遗症期:520%的病人可留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 简述乙脑的脑脊液改变。 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浑浊、压力增高,白细胞多在(50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随后则淋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