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冲刺试题D卷 含答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206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9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冲刺试题D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冲刺试题D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冲刺试题D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冲刺试题D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冲刺试题D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冲刺试题D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冲刺试题D卷 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冲刺试题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冲刺试题 D D 卷卷 含答案含答案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一般经历以下四个过程:准备期、_、_和验证期。2、表象是从_到_的过度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3、动机具有引发、_和_的功能。4、马斯洛认为,人类有 5 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

2、的需要、 _和_。5、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_ 的_ 特征。6、性格的情绪特征主要有:情绪强度特征、情绪稳定性特征、_特征和_特征。7、注意保持在某一_上的时间是狭义注意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_上的时间是广义注意稳定性。8、表象具有_和_特点,它是介于感知和思维的中间环节过度阶段。9、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_和_。10、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_,又称注意的_。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现象是()A.感觉的适应B.联觉C.感觉的对比D.味觉2、一般把天才儿童智商

3、的最低临界线定为()A.130第 1 页 共 10 页B.150C.160D.1703、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A.集中性与分散性B.连续性与阶段性C.平衡性与差异性D.方向性与可逆性4、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5、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6、编制 16 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A.奥尔波特B.卡特尔C.吉尔福特D.艾森克7、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A.感觉B.思维C.需要D.性格8、比率智商的公式是()第 2

4、页 共 10 页A.IQ=CA/M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MA/CA1009、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10、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11、下列属于社会文化的是()A.学校文化B.民族文化C.企业文化D.制度文化12、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13、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

5、14、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第 3 页 共 10 页()A.冯特B.华生C.费希特D.弗洛伊德15、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A.澄清技术B.具体化技术C.提问技术D.面质技术16、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A.注意分散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广度17、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吉尔福斯C.斯腾伯格D.达斯和纳格利里18、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A.人际沟通B.人际交往C.亲和行为D.人际关系19、在一定范围内,人

6、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第 4 页 共 10 页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20、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再造想象:2、定势:3、注意的范围:4、表象:5、能力:6、无意识:7、注意:8、情绪记忆: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2、 ()

7、精神分析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3、 ()情绪是人和动物都有的。4、 ()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之分。5、() “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悠美的音乐, 天生的盲人决不能想象出春天的美景。 ”说明想象是有现实基础的,材料来自客观现实。6、 ()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之分。7、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论对人的异化, 反对行为主义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论的观点。8、 ()“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第 5 页 共 10 页9、 ()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10、 ()虚幻的想象是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

8、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什么是意识?意识有几种水平?2、动机有哪些分类?什么是生理性动机?什么是社会性动机?3、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4、什么是注意?注意具有哪些功能?5、注意的品质有哪些?6、简述注意的品质。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第 6 页 共 10 页1、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 7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酝酿期豁朗期2、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

9、、指引激励4、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5、稳定动力6、情绪持久性主导心境7、对象活动8、直观形象性概括性9、性格能力10、广度范围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A2、A3、B4、B5、D6、B7、C8、D9、C10、B11、B12、A13、C14、A15、A16、B17、C18、A19、D20、A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2、定势:又称为心向,是指人的心理的活动

10、的准备状态。定势是个体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倾向。3、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广的注意特征。4、表象:是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5、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第 8 页 共 10 页6、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是指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的过程。7、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8、情绪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 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

11、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错2、错3、对4、对5、对6、对7、对8、对9、错10、错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反映的高级形式,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其中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意识可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它的不同水平反映了个体在某一时间内对自身活动及其状态的觉知程度。 在意识的调节与支配下, 人的意识水平还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三种水平: 无意识水平, 指个体对其内在

12、身心状态或对外环境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态;前意识水平,指人脑中所保持的经验或信息,可由需要时复现、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2、根据与动机相关的需要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长短,可以将动机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生理性动机起源与生理性需要, 它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动机。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它起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比较高级的动机。3、 (1)加深对任务的理解,合理地组织活动。对任务的重要性理解的越清楚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越能引起人的注意; 在明确任务

13、的前提下, 合理地组织安排好活动直接有利于注意的集中。(2)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有意注意是需要以顽强的意志同各种干扰作斗争而坚持的。(3)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或结果的兴趣, 间接兴趣越稳定,越能对活动对象产生有意注意。4、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点。指向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着一定的对象。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客观事物上的强度或紧张度。 指向和集中是同一注意状态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是心理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具有动力性。它具有三个功能:第一,选择功能

14、。它使人在某一瞬间选择具有意义的、符合活动需要的客观事物,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 第二,保持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持续保留在所选择的对象上,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 对活动的调节与监督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沿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 并根据当前需要作出适当分配和及时转移, 以此来适应瞬息万蛮的客观环境。5、答:注意的品质主要有: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注意转移。第 9 页 共 10 页6、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觉察到客体的数量。“一目十行”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15、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人在感受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广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虽然人接触的对象或行动有所变化,但人对整个活动的注意却保持不变。如完成做作业的任务活动。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活动上。如课与课间的转移。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 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越容易解决;情境较复杂、隐匿时,问题就不易解决;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它突出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 动机和情绪状态,耶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问题解决者应保持适中的动机激奋水平;个性差异,如性格特等。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