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题C卷 附答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200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2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题C卷 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题C卷 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题C卷 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题C卷 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题C卷 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题C卷 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题C卷 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题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题 C C 卷卷 附答案附答案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动机具有引发、_和_的功能。2、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_和_两大部分。3、观察过程总是伴随着_活动,因此有把观察称为_。4、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提出问题、_、_和验证假设。5、有意后注意是在_基础上

2、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_的注意。6、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_ 的_ 特征。7、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说把情绪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_、_和认知因素。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_的客观事物的_的反映。9、从_到_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10、_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_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2、已有的问题解决的知

3、识经验与活动方式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是()A.原型启发第 1 页 共 10 页B.概念形成C.迁移D.问题解决3、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A.记忆准备性B.记忆正确性C.记忆持久性D.记忆敏捷性4、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A.客观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C.社会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5、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A.道德认识B.道德意识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6、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机的二个因素是()A.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B.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C.认知因素与意志因素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7、人把直

4、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8、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第 2 页 共 10 页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9、受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的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A.定势B.迁移作用C.动机状态D.变式10、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11、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

5、限12、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l 个月B.2 个月C.3 个月D.4 个月1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是()A.脑的机能B.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第 3 页 共 10 页D.来自客观现实14、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D.弱15、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 “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刻板效应1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C.

6、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17、编制 16 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A.奥尔波特B.卡特尔C.吉尔福特D.艾森克18、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19、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A.全体性B.科学性第 4 页 共 10 页C.主体性D.发展性20、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

7、、聚合思维:2、创造想象:3、形象记忆:4、无意识:5、首因效应:6、心境:7、社会刻板效应:8、问题解决: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行为目的。2、 ()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3、 ()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是在教学中运用知觉的理解性规律。4、 ()所谓“潜移默化”,就是指影响通过有意识记而接受5、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指的是接近-回避型冲突。6、 ()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7、 ()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创造性。8、 ()虚幻的想象

8、是不受现实制约的。9、 ()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之分。10、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论对人的异化,反对行为主义的生物还原论和机第 5 页 共 10 页械论的观点。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简述注意的分配及注意分配的条件。2、意志品质及培养。3、课堂上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4、影响性格形成发展的因素。5、表象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它有什么重要作用?6、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力?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第 6 页 共 10 页

9、1、什么是能力?能力和知识之间有何关系。第 7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指引激励2、心理过程个性过程3、思维思维的知觉4、明确问题提出假设5、有意注意意志努力6、稳定动力7、环境因素生理因素8、感觉器官个别属性9、出生 5、6 岁10、1879冯特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A2、C3、D4、A5、B6、D7、A8、B9、A10、B11、A12、B13、B14、A15、B16、D17、B18、C19、B2

10、0、B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聚合思维:又称为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思考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根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3、形象记忆:是指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4、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是指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的过程。5、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6、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第 8 页 共 10 页7、

11、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8、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对2、对3、错4、错5、错6、错7、错8、错9、对10、对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分配的条件:(1)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 其中最多只能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 其余的活动必须是熟练的、自动

12、化了的或部分自动化了的。 人对自动化了的活动就不需更多的注意, 而把中心集中在生疏的活动上。(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间形成了动作系统。 (反应系统)2、特点: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如何培养:(一)明确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制定目标时应注意目标应反映需要,目标应适度,目标应明确(二)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坚强的意志是从实践中磨砺出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就谈不上意志锻炼。(三)充分发挥集体和榜样的力量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同学互相帮助,尊重集体意见,努力为集体争光,从而可以表现出良好的意志品质。且榜样对学生改变认知、情感、意志、行动等都具有巨大的力量。(四)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过

13、程中,尽管社会环境、教育条件、人际关系、交往活动等很重要,但这些都必须通过自我修养、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五)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来进行意志锻炼人的意志过程同人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我们应在实践中做到扬长避短,自觉的克服不良的意志品质的影响。3、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1)教学环境要整洁、安静,教学生动灵活。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避免无意注意产生消极影响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2)教学内容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实践证明, 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就能保持学生持久的注意。(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1

14、)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教师要通过各种教育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对于学生没有直接兴趣的学科, 老师要引导学生向往学习活动的美第 9 页 共 10 页好结果,以引起他们自觉的有意注意。(2)严密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要严密组织课堂教学, 使教学每一个环节都有充实的活动内容,保证学生的有意注意长时间的处于稳定状态。(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这有利于使学生们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 增强他们有意注意的力量,从而减少注意分散的现象。(三)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相互转化的规律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单纯依靠无意注意,会使教学活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而过分要求学生依靠有

15、意注意来学习,学生容易疲劳,造成注意的分散。因此老师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进行教学。4、答:家庭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学校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实践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5、表象是记忆表象的简称,指当事物不在眼前,人脑中对有关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特征,但表象的直观性没有感知所得形象那样鲜明、完整与稳定,它反映的是事物的主要特征。 表象的概括性与思维中的语词概括不同, 它是在多次感知基础上的形象概括, 带有本质和非本质属性。 表象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打破了一个人的认识受当前事物直接作用的局限,使认识更趋

16、概括化。6、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具有主动性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一种有意知觉, 按照个体预定的目的与计划来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 观察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必需具有的心理活动,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观察力培养是学校教育、 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与任务; (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3) 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4) 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5)记录并整理观察记录; (6)分析、归纳和总结观察结果;(7)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与观察习惯。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能力和知识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能力和知识是有区别的, 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第一,能力和知识属于不同的范畴。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成长不是同步的, 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得多, 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