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题A卷 附解析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199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3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题A卷 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题A卷 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题A卷 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题A卷 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题A卷 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题A卷 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题A卷 附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题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题 A A 卷卷 附解析附解析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思维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_和_的反映。2、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一般经历以下四个过程:准备期、_、_和验证期。3、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_和_的总合。4、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和_。5

2、、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提出问题、_、_和验证假设。6、马洛斯认为只有_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_需要。7、气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_和心理活动的_。8、从_到_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9、美国的心理学家_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10、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_和_功能。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2、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

3、内在心理倾向是。 ()A.从众B.服从第 1 页 共 10 页C.定势D.态度3、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色觉B.知觉C.感觉D.统觉4、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A.表现性因素B.知识性因素C.组织性因素D.个体性因素5、“北方人比较毫爽、耿直,南方人比较精明、感情细腻”这种区分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6、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是理性的,是善良的和值得尊重的是()A.认知主义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存在主义7、社会心理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表现出来的?()A.社会行为B.社会舆论C.社会潮流D.社会传统8、(

4、)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 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第 2 页 共 10 页C.奖惩D.自我强化9、黏液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D.弱10、性格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现象?()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11、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A.间接性B.概括性C.预见性D.抽象性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

5、力13、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A.想象B.表象C.印象D.迹象14、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是()A.性格的态度特征第 3 页 共 10 页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15、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A.集中性与分散性B.连续性与阶段性C.平衡性与差异性D.方向性与可逆性16、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月晕而风”、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A.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情境性17、“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18、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6、)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1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20、一般把天才儿童智商的最低临界线定为()第 4 页 共 10 页“础润而雨”的A.130B.150C.160D.170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感觉对比:2、知觉:3、意志:4、创造性思维:5、能力:6、注意:7、注意的动摇:8、再造想象: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

7、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2、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指的是接近-回避型冲突。3、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行为目的。4、 ()复杂意志行动中,决策阶段是其关键阶段。5、 ()“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6、 ()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7、 ()上课时学生被外面传来的歌声所吸引,这是注意转移的表现。8、 ()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9、 ()错觉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错误知觉。10、 ()复述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机制。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

8、分,共 2424 分)分)1、创造力及其培养。第 5 页 共 10 页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3、什么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的形式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有哪些?4、有哪些动机理论?请分别叙述之。5、什么是气质?气质类型的构成是什么?6、意识有哪些特征?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 6 页 共 10 页第 7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间接概括2、酝酿期豁朗期3、个

9、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4、独立性新颖性5、明确问题提出假设6、低级高一级7、稳定性指向性8、出生 5、6 岁9、加德纳10、适应环境影响和调节认知活动信息传递的功能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A2、D3、B4、A5、D6、C7、A8、D9、C10、D11、A12、D13、B14、A15、B16、B17、C18、B19、B20、A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

10、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3、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4、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5、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6、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第 8 页 共 10 页7、注意的动摇:是指注意经常地间歇加强或减弱的现象,又称注意的起伏。8、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1、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错2、错3、对4、错5、对6、错7、错8、错9、错10、对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 (1)创设有利于创造力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设性人格的塑造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力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力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头脑风暴训练2、 (1)加深对任务的理解,合理地组织活动。对任务的重要性理解的越清楚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越能引起人的注意; 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

12、, 合理地组织安排好活动直接有利于注意的集中。(2)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有意注意是需要以顽强的意志同各种干扰作斗争而坚持的。(3)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或结果的兴趣, 间接兴趣越稳定,越能对活动对象产生有意注意。3、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也是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因此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创造想象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具有创造动机。社会生活不断地对个体提出创造新事物、 解决新问题的要求, 这

13、种要求反映在人脑中就成为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动机,成为创造想象的推动力。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的储备。没有一定知识作基础,没有相应表象作储备, 创造想象很难顺利进行, 因为创造想象既有将有关表象的某些要素重新排列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也有通过抽取事物某些本质特征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 这些创造想象的形成都是以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先决条件的。 积极的思维活动。 创造想象受思维活动的调节。人的思维是由一定问题引起,并指向问题的解决,如果不加以思索,信马由缰,就很难创造出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 令人信服的形象来。艰巨劳动与灵感。灵感是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 带有突然性。但是,灵感的出现首先表现为

14、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对象上,意识处于十分清晰、敏锐状态中,思维活动极为活跃并有极高的工作效率。灵感的出现解决了久思不解的问题, 常会伴有无法形容的喜悦。 灵感并不是天上掉下第 9 页 共 10 页来的,也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而是经过艰巨劳动,长期酝酿促成的。4、本能理论:它认为人的活动与行为是先天就内在安排好的。驱力理论:它强调驱力在个体行为激起中的作用,认为动机是由驱力、习惯和诱因共同决定的。诱因理论:动机的诱因论转向外部,强调外界诱因在个体行为激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关注外界刺激、奖赏、目标等如何引导个体行为的发生。认知失调理论:人的认知、包括思想、信仰和态度等的不一致会产生动机。不一致

15、导致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一致的行为, 也就是说人的社会认知过程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过程。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认知到如何应付具体情境的能力。自我效能判断在动机的确定与维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个体对目标的实现有高的自我效能判断时, 就会保持高的动机;缺少有关目标进展的信息或低的自我效能认知都会使人放弃努力。5、 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气质类型的构成:多血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外向性和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而且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胆汁质的人耐受性低而感受性高,不随意反应强反应的不随

16、意性占优势,外向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黏液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明显内向,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而且有稳定性;抑郁质。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向,情绪兴奋高并且体验深,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和不灵活性。6、人类意识概括起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意识的觉知性,它是人类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指人对外界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事件的了解。意识的能动性。它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表现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意识的前进性。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人类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的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 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