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 含答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112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2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 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 B B 卷卷 含答案含答案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_和_。2、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_和_两大部分。3、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_和_。4、表象是从_到_的过度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5、高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是神

2、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_和神经过程的_。6、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_因素和_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7、性格的情绪特征主要有:情绪强度特征、情绪稳定性特征、_特征和_特征。8、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把它分为_和_。9、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_,又称注意的_。10、马洛斯认为只有_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_需要。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2、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

3、的组织加工过程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第 1 页 共 10 页D.知觉恒常性3、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4、黏液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D.弱5、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l 个月B.2 个月C.3 个月D.4 个月6、下列哪个选项是根据动机对活动作用大小划分的。 ()A.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B.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C.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7、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4、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8、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A.基本原理B.变式第 2 页 共 10 页C.概念D.教材结构9、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的思维特征是()A.流畅性B.变通性C.新颖性D.独特性10、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11、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A

5、.弗洛伊得B.罗杰斯C.威特海默D.斯金纳12、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 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A.从众B.顺从C.暗示D.模仿13、一般把天才儿童智商的最低临界线定为()A.130B.150C.160D.17014、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第 3 页 共 10 页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15、 问题解决效率受问题的难易和问题解决者情绪状态的影响当在解决难度大的问题时其动机水平应处于()水平。A.强B.弱C.中等D.偏低16、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A.想象B.表象C.

6、印象D.迹象17、“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18、狭义的文化的核心是()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价值观及其行为方式D.制度文化19、下列属于社会文化的是()A.学校文化B.民族文化C.企业文化D.制度文化20、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机的二个因素是(第 4 页 共 10 页)A.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B.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C.认知因素与意志因素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想象:2、心理学:3、形象记忆:4、人格:5、感觉:6、知觉:7、无意注意:8、

7、气质: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2、 ()知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3、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指的是接近-回避型冲突。4、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5、 ()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6、 () 心境是一种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 具有弥散性, 有时心境的产生是没有原因的。7、 ()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8、 ()朝令夕改、人云亦云、随风转舵是缺乏意志自制力的表现。9、 ()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10、 ()

8、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什么是归因?归因分析的维度有哪些?第 5 页 共 10 页2、试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其培养。3、什么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的形式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有哪些?4、什么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的形成与发展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5、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6、试阐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 6 页 共 10 页第 7 页 共 10 页

9、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保持再现(或回忆和再认)2、心理过程个性过程3、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4、再造想象创造想象5、平衡性灵活性6、遗传环境7、情绪持久性主导心境8、集中性思维发散性思维9、广度范围10、低级高一级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C2、C3、D4、C5、B6、A7、B8、B9、C10、D11、B12、C13、A14、C15、B16、B17、C18、C19、B20、D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

10、,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想象: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过程。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3、形象记忆:是指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4、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6、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7、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的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不是由意识控制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第 8 页 共 10 页8

11、、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对2、错3、错4、错5、错6、错7、错8、错9、错10、错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归因是指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推理的过程。韦纳提出归因的三维结构:部位、稳定性和控制性。2、特征:1、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的答案;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4、灵感状态;5、创造性思维需要

12、创造性相象的参与。3、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也是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因此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创造想象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具有创造动机。社会生活不断地对个体提出创造新事物、 解决新问题的要求, 这种要求反映在人脑中就成为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动机,成为创造想象的推动力。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的储备。没有一定知识作基础,没有相应表象作储备, 创造想象很难顺利进行, 因为创造想象既有将有关表象的某些要素重新排

13、列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也有通过抽取事物某些本质特征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 这些创造想象的形成都是以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先决条件的。 积极的思维活动。 创造想象受思维活动的调节。人的思维是由一定问题引起,并指向问题的解决,如果不加以思索,信马由缰,就很难创造出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 令人信服的形象来。艰巨劳动与灵感。灵感是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 带有突然性。但是,灵感的出现首先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对象上,意识处于十分清晰、敏锐状态中,思维活动极为活跃并有极高的工作效率。灵感的出现解决了久思不解的问题, 常会伴有无法形容的喜悦。 灵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而是

14、经过艰巨劳动,长期酝酿促成的。4、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 在人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要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就必须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与实物之间标志的意义,否则想象活动难以进行并会导致错误。 由于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 表象愈丰富, 想象的内容也愈丰富,因此,丰富的表象储备是再造想象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 同时,再造想象不仅依赖于已有表象的数量,也依赖于已有表象的质量,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直观材料愈丰富, 再造想象的内容就愈生动、愈正确。第 9 页 共 10 页5、答:(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

15、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6、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加上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个体具有复杂多层次的需要组合,基本的、具体的需要位于低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人类各种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彼此重叠的,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层次需要。个人需要的发展过程像波浪似的演进,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有低一级演进到高的一级, 每一时刻最有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与个人的意识, 成为组织个体行为产生的核心力量。已满足了的需要,则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六、论述

16、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 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越容易解决;情境较复杂、隐匿时,问题就不易解决;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它突出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 动机和情绪状态,耶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问题解决者应保持适中的动机激奋水平;个性差异,如性格特等。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