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考志愿专业选择的重要他人因素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开题报告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33418038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高考志愿专业选择的重要他人因素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影响高考志愿专业选择的重要他人因素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影响高考志愿专业选择的重要他人因素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影响高考志愿专业选择的重要他人因素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影响高考志愿专业选择的重要他人因素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高考志愿专业选择的重要他人因素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高考志愿专业选择的重要他人因素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开题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题依据(以下各项均可加页)(包括选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附主要的参考文献)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一) 研究背景我国恢复高考后的四十年时间内,高等教育在人口、政策以及经济等时代因素的推动下,呈现出发展迅猛的趋势,连年来我国高考人数以及录取率呈现出生生趋势。且高等学府数量也逐渐增加,现阶段我国共有高等学校3072所。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更加趋向于多样化发展。发展如此迅速的高等学校教育看似能满足更多人的教育需求,但现实中却出现有诸多矛盾现象。高校的招生比率越来越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却无减弱痕迹。高校设置的专业越来越多,但仍有诸多高校学生对所学专业不甚满意。甚至有的学校专业设置已

2、经越来越适应市场需求,很难能够完全考虑到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在众多的学校以及专业中,高考生的志愿填报也就显得十分重要。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整体组成部分,因为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也就决定了其在社互动中的社会经验。个体行为受到以关系群体和社会网络为主的社会资源的重要影响,社会资源为个人提供伙伴网络、组织成员身份,促进彼此间相互信任,增强群体间的相互联系,为个人行为提供支持与引导,并为社会成员提供其作为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职责。投射到高考志愿填报中,他人对考生高考志愿的填报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是因为刚刚离开高中的学生发展并不甚成熟,尚未完全独立,在涉及到关键事件时往往受到所处社会关系中的其他人

3、的影响。高三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可以被认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因为长期在学校接受教育,其人生经验并不丰富,在普遍欠缺生活经验以及社会认知的情况下,面对高考志愿填报的现状,其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他人影响,希望能够从他人处获得相应的经验,因此对高开志愿专业选择重要他人因素的研究也就十分有必要,因为这关系到未来学生的交往范围甚至职业生涯等。(二) 研究意义对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他人因素分析,不但能够帮助高考生选择较好的专业,同时还能够为其以后就业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具体来看,关于高考志愿选择的重要他人因素的研究意义可以分为理论意义以及实践意义:1、理论意义首先高考志愿行为选择的重要他人影响分析,可以

4、得出高中毕业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特点,以及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受到的重要他人影响因素等,以期形成初略的高中毕业生的高考志愿选择行为方向,为后期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另外,该研究对于深入探讨高校招生发展规律、高校的定位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2、现实意义首先,这对于高校切合实际地制定战略计划。根据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反映的教育需求的共性与个性是十分有帮助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规划合适的发展目标;依据学生需求特点,适销对路地发展学校特色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有助于提高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效果。当前,高校在招生竞争中越来越注重借助媒体来宣传和介绍自己。然而,在这“眼球经济”时代,如何降低风险,更好地达到

5、宣传效果,这是志愿选择行为研究的直接作用之一。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樊明成教授在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调查之基本分析中通过对全国 31 个省(市、区),高校 2015 级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自己的兴趣、工作机会、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力、自己的学(术)科能力、分数落点、父母和家人的影响。宗晓武针对南京、苏州、扬州等地的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兴趣爱好、父母建议、专业热门程度。而依据兴趣爱好选择的专业学生满意度最高,根据其他两种因素选择专业的学生满意度则大大降低。王远伟在针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中,选

6、取包括全国重点大学(“985”计划大学);教育部属重点大学;省属本科大学和学院;民办性质的独立二级学院、高等职业学院四个层次的高等学校的多类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个体因素、信息因素、制度因素、学校因素六个维度进行分析。其中,“经济因素”主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学费;“社会因素”主要关注父母的意愿、父母从事职业的影响、学校离家远近和地理位置、中学老师、同学或亲戚的推荐;“个体因素”主要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兴趣、爱好;“信息因素”包括大学排名、专业热门程度、本科与专科和高职的区别;“制度因素”主要考察高考的国家招生政策、所报考大学的招生人数和录取分数线、学校性质;“学校因素”

7、包括大学的教师水平、教育质量、学校图书馆和教学设备、继续教育的机会、就业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社交情况,以及父母的经验、老师和同学以及亲戚等介绍的信息等对学生升学有重要影响。同时,个人对高等教育信息的获取与其人际关系有密切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与其个人关系密切的他人的影响,这些信息针对性较强,对个人的适合性较高,也较容易被个体接受。米德的自我发展论是在詹姆斯(William James)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中的“自我”是一种“镜像自我”,是由库利(C.H.Cooley)在 1902 年正式提出的,米德强调,个体的社会经验产

8、生于个体与社会环境中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的行为一定包含在个体及其他社会成员所在的群体的行为中。而自我是社会经验的产物;群体中的他人可以通过语言等有声符号引起个体在行动中采取他人的态度,而个体自身的反应也会引起其他个体作出反应。但米德还是更多的侧重于心理学方面的描述。谢夫尔森(R.J.Shavelson)等人以詹姆斯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学生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并将“重要他人”归于自我概念中社会自我概念下的一个维度。后经伯恩(B.M.Byrne)等人对谢夫尔森的自我概念模型中社会自我概念模型进行修正,将社会自我概念划分为学校环境和家庭。社会自我概念-学校又细分为:社会自我概念-同

9、学和社会自我概念-教师;社会自我概念-家庭又细分为:社会自我概念-同伴、社会自我概念-父母。通过这一修正后的社会自我概念模型,伯恩等验证了原先谢夫尔森的社会自我概念模型。高考热之后的余热就是高考志愿填报,这方面文章的发表盛况可见一斑。总体上看,高考志愿填报技巧的研究较为细致。赵莉的高考志愿填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指导考生填报志愿要拉开档次、处理冷热专业以及填写志愿的规范等;魏如宾的填报高考志愿的方法研究主要是从具体应用方法的角度来研究填报志愿技巧,指出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等;郭思乐等的利用判别分析指导高考专业选择的研究研究选择专业填报的技巧;同时从教师或家长的指导角度来研究填报

10、志愿技巧,阐述要尊重考生,遵循事实的指导原则的观点。综上所述,当前高考志愿填报技巧研究主要有宏观指导、微观方法应用和教师、家长等的指导原则这三方面的内容。关于高考志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其文献在数量上虽不如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技巧的研究,但其研究视角却比较多。刘萍的关于影响考生志愿填报的因素及探析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研究高校状况、就业、家庭等因素与高中毕业生志愿选择结果的相关性。同时关注社会资源和经济因素对高中毕业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影响。乐国林的城市家庭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代际差异则研究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家长与高中毕业生表现出的社会理性与保守性方面的区别。关于高考志愿填报反映的现象的研究著作主要是

11、杨洁的高中毕业生升学决策中的价值结构研究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高中毕业生升学行为的价值追求层面,得出结论:高中毕业生升学决策时存在的双盲状况(高校招生时不了解学生,学生报考时不了解高校和专业),加上升学、就业压力及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不衔接,造成高中生升学价值结构各因子在升学决策的不同环节存在差异。王文静的素质教育中的升学行为研究以 A 市基础教育为例研究认为,各教育主体的升学行为主要是一种工具性升学行为,这种行为是指向社会规则所承诺的升学后的得益,有明显的主动性和意向性,如果社会提供工具性升学的文化土壤,则这种微观层次的工具性行为就会上升到社会层面,形成升学主义。可以看出该研究是从个体和社会两层面

12、研究升学行为,并对这种行为的群体不良后果提出了社会改良对策。对大学与专业选择行为研究,欧美国家更侧重从种族、性别等社会学角度来研究其行为影响因素,以及从经济投资与回报角度来研究学生的选择行为。从研究方法上看大多是采用实证分析或历史分析法。如 Will Carrington Heath 的选择正确的调节器大学的选择与地位的追求一文则从学生对大学类型的选择、就读的保持率、以及对学术和学习的态度变化,其实是在对当地形势和全球发展状况而做出的反应。Robert (2001)的研究表明家庭的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情况对大学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Philip (2003)从种族的角度研究认为亚洲人较美国青年更倾向

13、选择高声望和高收入的大学和专业来接受教育。同时认为社会学视角论述了国家、学校、家庭、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学生选择大学的影响。Stephen (1999)则从招生角度关注学生的特征与学校因素对学生选择大学的影响,并认为学校类型与学生的期望的匹配程度,学校的学术质量等对学生选择大学有较大影响,如果高校关注这些,考虑学生择校行为的有价值信息,制定好的策略,可增强高校的招生竞争力。专业选择研究的视角也是比较广的。Veerle Germeijs(2006)从心理学角度分别研究学生专业选择的情感体验与现实期望的冲突,或通过专业选择研究学生的恒心、稳定性,或是通过研究学生的职业定向、职业决定等心理过程变化来研

14、究其选择行为的过程和方式的变化。国外那些欧美国家由于制度和文化不同,在大学选择研究方面表现出研究侧重点和研究方式与我们不同的特点。这些国家在研究申请入大学的技巧方面研究不是太多,在社会、经济、文化、性别、种族、个体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则研究较多,也较深入,且研究方法更多采用实证分析和历史分析法。 目前对于高考志愿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填报志愿,以及泛泛地研究影响专业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具体主要集中在研究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或者是职业理想、自我价值观等对专业选择的影响,而没有专门针对于“专业选择”和“重要他人”关系的研究。在关于重要他人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幼儿、小学生、初中生、大学生社会化的影

15、响的研究,却很少有对“高三学生”这一重要人群的研究。然而已有研究已经表明: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阶段的重要他人都是有变化的(例如,罗森伯格(M.Rosenberg)的研究发现儿童倾向于依赖父母的判断和评价,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评价逐渐取代了父母的重要性;哈特(S.Harter)对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儿童入学至完成高中学业,父母的作用与儿童发展的相关性非常显著,但是进入大学后,这种相关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同伴的认可和评价的影响力提高),这也意味着,高三学生受到重要他人的影响可能与其他阶段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笔者思考,在学生确定自己的专业理想时,学校、老师及同伴应当应

16、该起怎样的作用,才能够对学生填报志愿起到实质性帮助。三、 参考文献1 王远伟.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21-73.2樊明成.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调查之基本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9(3):91-96.3蔡静.高三学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及其对高考专业选择影响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26-36.阎力.当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8.4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36-415赵莉.高考志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教学理论研究,20145:13-146魏如宾.填报高考志愿的方法研究J.考试研究,20154:52-617郭思乐,温忠麟,姜凤华,张丽,余永明.利用判别分析指导高考专业选择的研究J.教育实验与评价,20142:40-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