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古野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166374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梅州市古野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梅州市古野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古野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梅州市古野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梅州市古野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图示为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的速度比物体B的速度变化得快B.物体A在3s内的位移为12mC.物体A、B出发点的位置关系是,B在A前3mD. 物体A、B出发点的位置关系是,B在A前6m参考答案:【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A5【答案解析】AC 解析: A、由图可知,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变化快,故A正确;B、A在3s内的位移为34=6m;

2、故B错误;C、由图可知,3s内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6m和3m;故开始时两物体一定相距3m;且B在A的前面3m处,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思路点拨】由图象的“面积”读出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不等,而在第3s末两个物体相遇,可判断出两物体出发点不同,相距的距离等于位移之差3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两物体不可能再相遇由A的斜率大于B的斜率可知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本题考查对图象的认识,要注意根据斜率分析物体的加速度;由图象的面积求出物体的位移,则分析两物体的位置关系2. (多选)两物体M、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10所示,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M、

3、m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A绳OA的拉力大于绳OB的拉力B绳OA的拉力小于绳OB的拉力C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D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参考答案:BC3.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之比m1:m21:2,轨道半径之比R1:R2=3:1,下面有关数据之比正确的是( )A.周期之比T1:T2=3:1 B.线速度之比v1:v2=3:1C.向心力之比为F1:F2=1:9 D.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1:9参考答案:答案:D4. 如图为一列横波的波形图,波的传播方向为X 轴正方向,由图可知 ( )A、该时刻处于X=0.1 m的质点,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B、经过3/4周期后,处于X=0

4、.4 m质点的速度最大,方向为正 C、经过3/4周期后,处于X=0.1 m的质点将运动到X=0.4 m处D、在相同的时间内,各质点运动的路程都相等参考答案:AB5. 下表是一些有关火星和地球的数据,利用万有引力常量G和表中选择的一些信息可以完成的估算是()信息序号信息内容地球一年约365天地表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2火星的公转周期为687天日地距离大约是1.5亿km地球半径约6400kmA. 选择可以估算地球质量B. 选择可以估算太阳的密度C. 选择可以估算火星公转的线速度D. 选择可以估算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参考答案:AC【分析】选择要研究的系统,根据列出表达式,根据已知条件即可进行判断。

5、【详解】A、根据可知选择中的g和R,可以估算地球质量M,故A正确;B、根据,则选择中的地球的公转周期T和的日地距离r可以估算太阳的质量,但是由于不知太阳的半径,则不能估算太阳的密度,故B错误;C、因选择可以估算太阳的质量,根据,再选择可知火星的公转周期可求解火星公转的半径,再根据可估算火星公转的线速度,故C正确;D、选择因为不能确定地球的质量,则不可以估算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故D错误;故选:AC。【点睛】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运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建立物理模型,利用卫星常用的两条思路: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以及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进行列式分析。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6、 某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他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10.00cm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于A点,交O、O连线延长线于C点。过A点作法线NN的垂线AB交NN于B点,过C点作法线NN的垂线CD交于NN于D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8.00cm,CD=4.00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n=_。参考答案:1.507. 如图(a)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的操作:取下 ,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则应 (减小或增大)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 为止图(c)为研究

7、“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时所得的实验图象,横坐标m为小车上砝码的质量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小车的质量为_ 参考答案:砝码(2分)(答沙桶或其他都不给分) 减小(2分) 间隔相等(均匀) (2分) (2分) 解析:设小车的质量为,则有,变形得,所以图象的斜率为,所以作用力,图象的截距为,所以.8.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状态B到状态C,A、C状态的温度相同。设气体在状态A和状态C的体积分别为VA和VC,在AB和BC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大小分别为QAB和QBC,则VA VC,QAB Q

8、BC(选填“”、“”或“(2分);9. 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则沿地球表面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为_;某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为_参考答案:10. 同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情况,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

9、挡光时间分别为5.0102 s和2.0102 s。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卡尺示数如图丙所示。(1)读出滑块的宽度d_ cm。(2)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若提供一把米尺,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1.00 m,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1. 升降机中站着一个人发现失重,则升降机可能在做竖直 运动,也可能在做竖直 过程参考答案:减速上升,加速下降【考点】超重和失重【分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

10、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解答】解:人站在磅秤上受重力和支持力,发现了自已的体重减少了,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那么此时的运动可能是减速上升,也可能是加速下降故答案为:减速上升,加速下降12. 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平地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Q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1)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有_。A斜槽轨道光滑B斜槽轨道末段水平C挡板高度等间距变化D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

11、球(2)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的坐标系。a取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坐标原点,将钢球静置于Q点,钢球的_(选填“最上端”、“最下端”或者“球心”)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原点;在确定y轴时_(选填“需要”或者“不需要”)y轴与重锤线平行。b若遗漏记录平抛轨迹的起始点,也可按下述方法处理数据:如图2所示,在轨迹上取A、B、C三点,AB和BC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x,测得AB和BC的竖直间距分别是y1和y2,则_(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可求得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结果用上述字母表示)。(3)为了得到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同学们还提出了以下三种

12、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A从细管水平喷出稳定的细水柱,拍摄照片,即可得到平抛运动轨迹B用频闪照相在同一底片上记录平抛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平滑连接各位置,即可得到平抛运动轨迹 C将铅笔垂直于竖直的白纸板放置,笔尖紧靠白纸板,铅笔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将会在白纸上留下笔尖的平抛运动轨迹(4)伽利略曾研究过平抛运动,他推断:从同一炮台水平发射的炮弹,如果不受空气阻力,不论它们能射多远,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都一样。这实际上揭示了平抛物体_。A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C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5)牛顿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

13、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同样是受地球引力,随着抛出速度增大,物体会从做平抛运动逐渐变为做圆周运动,请分析原因。_参考答案: (1). BD (2). 球心 (3). 需要 (4). 大于 (5). (6). B (7). B (8). 利用平抛运动的轨迹的抛物线和圆周运动知识证明即可【详解】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解答。(1)本实验中要保证小球飞出斜槽末端时的速度为水平,即小球做平抛运动,且每次飞出时的速度应相同,所以只要每次将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即可,故BD正确;(2)a.平抛运动的起始点应为钢球静置于Q点

14、时,钢球的球心对应纸上的位置,由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在确定y轴时需要y轴与重锤线平行;b.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即在相等时间间隔内所通过的位移之比为可知,由于A点不是抛出点,所以;设AB,BC间所用的时间为T,竖直方向有:,水平方向有:,联立解得:;(3)A项:从细管水平喷出稳定的细水柱,由于细水柱射出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此方案不可行;B项:用频闪照相在同一底片上记录小球不同时刻位置即平抛运动的轨迹上的点,平滑连接在一起即为平抛运动轨迹,所以此方案可行;C项:将铅笔垂直于竖直的白板放轩,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笔尖与白纸间有摩擦阻力的作用,所以铅笔作的不是平抛运动,故此方案不可行;(4)由平抛运动竖直方向运动可知,时间,所以只要高度相同,时间相同,故B正确;(5)由平抛运动可知,竖直方向:,水平方向:,联立解得:,即抛出物体的轨迹为抛物线,当抛出的速度越大,在抛物线上某点的速度足以提供该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物体的轨迹从抛物线变为圆。13. 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