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泉州市凌宵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028111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福建省泉州市凌宵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福建省泉州市凌宵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福建省泉州市凌宵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福建省泉州市凌宵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福建省泉州市凌宵中学高一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地球的赤道上有一个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 其所受的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F2,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2;地球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3,向心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角速度为3;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 )AF1=F2F3 Ba1=a2=ga3 Cv1=v2=vv3 D1= 3 2参考答案:D

2、2. (多选)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水平轴O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如图所示。在最低点给小球一初速度v,使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通过最高点P时对杆的作用力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B小球在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C若增大小球的初速度,则在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向下D若增大小球的初速度,则在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向上参考答案:BC3. 如图所示的两条斜线,分别代表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的初速度比B的初速度大 B在前10 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 CB的加速度比A的加速度大 D10 s末两物体

3、的瞬时速度相等参考答案:D4. 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5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5.1m/s B9m/s C10m/s D10.2m/s参考答案:C5. (多选题)一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则()A恒星的质量为B行星的质量为C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D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参考答案:AD【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圆周运动知识和已知物理量求出轨道半径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求出中心体的质量和加速度【解答】解:A、根据圆周运动知

4、识得:由V=得到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m由得M=,故A正确;B、根据题意无法求出行星的质量,故B错误;C、通过以上分析得r=,故C错误;D、根据a=由得: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故D正确故选:A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应调节斜槽未端保持 。参考答案:7. 一颗子弹以700m/s的速度打穿一块木板后,速度降低到500m/s,则击穿一块木板子弹所损失的动能与初动能之比为 ,若让它继续打穿第二块同样的木板,则子弹的速度变为 参考答案:,1008.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_(填“交流电”或

5、“直流电”),工作电压为_V,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s打一个点;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_孔,并要放在复写纸的_面(填“上”或“下”);打点时应该先接通电源还是先释放纸带?_。(2)在“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并在中间截下如图一段。测得AB=765cm,BC=917cm. 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Hz,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 _m/s,纸带的运动方向是_(填“A指向C”或“C指向A”)。参考答案:交流电 6V 0.02s 限位孔 下 12 A指向C9.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

6、,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1)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x1= cm;(2)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 m/s2;(3)物体经过第3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3= m/s参考答案:3 3 1.05【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以及x1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x2=6cm,x3=15cm6cm=9cm,根据x3x2=x2x1,解得:x1=3cm故答案为:3(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x=aT2

7、,其中x=3cm,T=0.1s,带入解得:a=3m/s2故答案为3(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有: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故答案为:1.0510. 一个人从A井竖直向下运动了10m到井底,在井底又沿着水平隧道向东走了40m,然后又从B井竖直向上返回地面若A、B两个井口恰在同一水平面上,则:此人发生的位移是_方向_通过的路程是_。参考答案: (1). 40m (2). 向东 (3). 60m解: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方向的线段为:40m,方向自然是从始位指向终位也就是向东;路程就是此人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之和为:10+40+10=6011. (4分)若某行星半径

8、是R,平均密度是,已知引力常量是G,那么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是 。参考答案:(4分) 12. 从高为5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竖直向上弹起,上升到抛出点上方2m高处被接住,这段时间内小球的位移是 m,路程是 m.(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参考答案:-3 12 13. 两行星A和 B 是两个均匀球体,行星A的卫星a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行星B 的卫星b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设两卫星均为各中心星体的近表卫星,而且,行星A和行星 B的半径之比 ,则行星A和行星 B的密度之比 ,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参考答案:161 81 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

9、共计22分14. (6分)将一根细绳的中点拴紧在一个铝锅盖的中心圆钮上,再将两侧的绳并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圆钮上绕若干圈,然后使绳的两端分别从左右侧引出,将锅盖放在水平桌面上,圆钮与桌面接触,往锅盖内倒入少量水。再双手用力拉绳子的两端(或两个人分别用力拉绳的一端),使锅盖转起来,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解释为什么发生会这种现象。参考答案:随着旋转加快,锅盖上的水就从锅盖圆周边缘飞出,洒在桌面上,从洒出的水迹可以看出,水滴是沿着锅盖圆周上各点的切线方向飞出的。因为水滴在做曲线运动,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圆周)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上。15. 下图是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示意图。图

10、中是小婷同学画的光的折射光路图。她画得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小婷同学画得不对。(1分)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大于反射角。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用F=8 N的水平拉力,使质量为m=1kg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粗糙的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在B点时撤去外力F使物体冲上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 在B点能量损失不计,斜面足够长),在C点时速度减为0,然后返回,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 已知A、B之间的距离s=8m,水平面上动摩擦因数0.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2)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

11、(3)BC的距离;(4)物体最终停在何处(离B的距离)。参考答案:(1)64N .(2).48J .(3).8m .(4).24m17. 如图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v0=3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的质量为M=3kg的长木板,已知木板的上表面与圆弧的末端切线相平,木板的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接触,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3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0.5m,C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53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12、。求:(1)A、C两点的高度差;(2)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受到轨道的弹力;参考答案:(1) (2分) (2分)(2),在C点到D点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得: (2分)在D点: 得:(竖直向上) (2分)18. 如图M为一线圈电阻r=0.4的电动机,定值电阻R=24,电源电动势E=40V,内阻未知,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I1=1.6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4.0A,求开关S闭合时(1)电动机两端的电压(2)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参考答案:(1)E=I1(R+r) 得r=E/I1-R=1(欧姆) 当开关闭合时 根据E=I2 r+U 得U=36V (2分)(2)当开关闭合时IR=U/R=1.5A 故 IM=I2-IR=2.5A所以电动各个功率分别为P总=U IM=90.0W P热=I2Mr=2.5W 所以 P机=P总-P热=90-2.5w=87.5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