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初中生物学科毕业结业考试试卷分析----实验题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332997648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市初中生物学科毕业结业考试试卷分析----实验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连市初中生物学科毕业结业考试试卷分析----实验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连市初中生物学科毕业结业考试试卷分析----实验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连市初中生物学科毕业结业考试试卷分析----实验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连市初中生物学科毕业结业考试试卷分析----实验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连市初中生物学科毕业结业考试试卷分析----实验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市初中生物学科毕业结业考试试卷分析----实验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大连市初中生物学科毕业结业考试试卷分析-实验题大连市中山区实验学校 张丹大家下午好!我是张丹,来自中山区实验学校。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的心很是忐忑,因为我的资历尚浅,能力还有待提高,加上我自己的原因,准备这次的发言又比较匆忙,很怕把这件事搞砸,辜负市区教研员对我的信任。幸而得到了9中张丽莉老师和赵玉梅老师极大的支持和全力的帮助,我才有勇气来到这里,把我们批卷小组在本次批卷中的所思所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向大家汇报的是试卷的第五大部分-实验题的试卷分析。实验题历来都是我们上课、复习和考试的重中之重。那么本次考试中实验部分都考查了哪些点?学生答得怎么样?在哪些地方失分较多?对我们今后的

2、教学有何启示?我想从这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利用1分钟,让老师们通览试卷)一、实验题的总体特点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四道实验题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以课标为依据,难度适宜,注重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来回答问题。像27、28题材料直接取自教材,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动,只要翻开书,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图和信息,充分发挥开卷考试中教材的功能。而29题重在体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制作酸奶具体的问题为背景,这样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也有助于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0题是一道经典探究题,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引导教学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总之,从实

3、验题的难度来看,能体现出这是一次水平测试,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实验题从角度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从图中可以看出,考查能力目标所占的比例较高,这就需要我们今后教学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二、学生的答题情况及原因分析27.(4分)图4示意的是显微镜下的血细胞视野图,请结合相关生物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此实验需要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 低 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5;10;80;100)(2)图中是 红 细胞,是 白 细胞。(3)若将图中移至视野中央,应该把涂片向 左上方 方向移动。(西北)(横线上是给的标准答案,括号中是批卷中增加的答案)27题源自七下教材P61页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实验,第1小

4、题考查的是学生能够区别低倍镜和高倍镜,体现的课标是:使用显微镜。技(独立)。第2小题考查的是三种血细胞在显微镜下的辨认,体现的课标是: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知(了解水平);第3小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课标:使用显微镜。技(独立)从抽样调查中看,这三小题的正确率为:(图表) 从答题结果看,和我们预料的有点距离,我们觉得很简单,但是居然有很多同学都错了,我们边批卷边分析原因:(1)的错误答案有:高;40;40;10;320;400等等,答案非常多样,我们在批卷的时候也很迷惑,就猜想这是否和各个学校使用的显微镜是否有关呢?我们学校常用的目镜是12.5倍,物镜有

5、10倍和40倍的两种,用10倍物镜进行观察就是低倍镜,40倍的就是高倍镜。另外,我所看过的目镜除了12.5的,还有5,8,10和15,这样和10、40相乘后就有10答案。有的老师可能会说,干嘛费这个劲,写低倍镜不就行了嘛,这是咱老师思维定式的想法,学生一看题干“ 倍显微镜”时,我相信他反应的“多少倍”,他的数学思维就活跃了起来,就想填个数字。(2)最常见的错误是两空填反了,也有把血细胞和血小板填在其间的,这反映出有些学生对血液的组成部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甚至对血细胞等名称混淆不清。我们学校在会考前做过一道类似的题,也有很多同学填反了,我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填。他告诉我:图中那个小白点不就是细胞核吗

6、?(指图)。我又问他:白细胞除了有细胞核外和红细胞相比,在大小、数量上有何特点?他想了想,才恍然大悟。 其实我们老师真是很辛苦,把三种细胞的各自特点不仅让他们在书中画好,甚至还要以表格的形式抄在书中,可是我们像怨妇一样问有些同学:你怎么还不会?很简单,一是因为一些同学对教材不熟悉,不知道到哪翻。二是因为有些同学根本就不愿意翻教材,完全凭感觉和记忆答题,关于三种细胞的区分点,他可能就记住了白细胞有细胞核这一点,就凭这点来答题,像盲人摸象那样以偏概全,结果就错了。 但是他将小白点误以为是细胞核,却给了我一个启示。咱都知道这既和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有关,也和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有关。但这对于大部分同

7、学来说还是不好理解的,因为它不具体,我冥思苦想,想到了一个办法,不知是否可行:用一片载玻片分三部分,两边再增加几片载玻片叠在一起,中间只一层(模拟中间凹的部分),用手电筒来照,看是不是中间亮,两边暗。(3)题学生答错,我觉得学他们不是不会操作,而是不会答题。在七年级的教材中,学生至少经历了6-8次的显微镜实验(显微镜使用、观察洋葱、口腔上皮、草履虫、叶肉细胞、小鱼尾鳍、动物的四种组织及人血涂片),学生几乎能很快地在显微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包括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但是让他们能够运用规律性的原理来答题,很多学生还是有困难的。“显微镜下成倒像”这个点我们肯定练习多次,也考过多次,一是像本次的标本方向

8、的移动,二是b、q等字母的成像。一比二还要难一点,它要分两步来考虑。我觉得一些学生是对成倒像的“倒”字不理解,我上课的时候,有学生就问我:是不是应该把卷子翻过来,和照镜子一样(在镜子里你的左手变成了右手)。我说:不对,是应该把卷子倒过来,像你倒立一样。28.(4分)同学们在生物实验室进行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图5中表示该实验的方法步骤。请分析回答:(1)请对图5中按实验的正确顺序进行排列: 。(2)实验中需将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在的淀粉(或有机物)全部转运和消耗 。(关键词是:淀粉(或有机物),转运(或消耗、运走、消失),饥饿处理也算

9、对)(3)叶片被滴加碘液后,图5中的 B 处(填写字母)颜色变蓝,这是因为此处产生了淀粉。该实验证明 光(或阳光) 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28题源自七上教材P119的实验,图没有任何变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暗处理的目的和实验现象和目的。体现的课标是:1.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知(理解水平)。2.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知(理解水平)。本题考查得较为基础,难度不大,正确率抽样结果为:(图表)错误最多的是第3小题的第一个空,何处颜色变蓝?很多学生答的是A处。(出示图)。我们分析这可能是因为1.卷子上的图没有书中的清楚。2大家注意看图3中的黑纸片在右侧

10、,这就给学生一个误解,遮光处在右侧,而实际上是在左侧。这不得不让我对书中的图有个质疑:图3中的叶片和实验结果出现的叶片极有可能不是同一叶片。项第3小题的第二个空错的答案有:有机物或叶绿体。可能的原因有1.一些学生没有仔细审题,题干的前面是“B处颜色变蓝,是因为产生了淀粉。”看到了“淀粉”,他就顺下来填的是有机物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填叶绿体的同学可能是看到了有“绿叶”二字,就想到了叶绿体。审题不仔细这已是学生的通病了,在考试当天上午,我还告诉他们要像读小说一样,仔细读每一个字,反复思考,但我觉得起得作用可能不大。对于这个顽疾,我一直没有什么好方法,不知其他老师有没有良方。 2.我觉得

11、可能更重要的是第二个原因:学生对于实验条件、产物、场所、原料这些词相当模糊,区别不开,尤其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两者相比较的时候,学生总是很糊涂,这当然和他们还没有学过化学有关,所以像本题这样让他回答条件,他答非所问,不知要回答什么。29.(4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自制酸奶过程中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1)将新鲜的牛奶和糖混合,放在容器里加热至沸腾。加热的目的是: 高温灭菌 (或杀死微生物)(或杀死牛奶和糖中的细菌和真菌)等等 。(2)把加热过的牛奶冷却至40左右时,再加入一些酸奶并置于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即可。其

12、原理是:利用加入的酸奶中含有的 乳酸 菌将糖转化为乳酸。(3)生活中还有一些食品的制作也利用了生物发酵的原理,请举出两例: 酿制果酒 、 烤制面包 。(符合题意即可得分)29题源于八上教材P71的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第1小题体现的课标是: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知(理解水平)。第2小题体现的课标是:描述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了解水平)。第3小题体现的课标是: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知(了解水平)本题的正确率抽样结果为:(图表) 第2小题很多同学都写成了“酵母菌”,这是因为我们平时对酵母菌的练习多,强调的也多,所以学生也就印象主义,第一印象就写了酵母菌。如果写“细菌”就不够

13、具体而不能得分了。 第3小题中出现错误的第一种情况是学生将P71食品制作图和P73的食品保存图弄混淆了(示图),所以很多同学回答香肠、牛奶等,其实学生只需从P71图中选出两例食品即可;第二种情况是回答“酸奶”,因为题中已提到了酸奶,再写就是错误的。第三种情况是回答“发的面团”这不是食品,故不能得分。总的来说,这些还是和审题不仔细有关。30.(8分)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这一内容时说道:“细菌和真菌虽然个体小,不像动植物那样惹人注目,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阳阳同学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想法。于是他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了

14、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阳阳的实验方案及记录如下表所示:实验材料及数量实验材料处理控制条件实验结果甲组取杨树的落叶5片清洗灭菌置于无菌环境适宜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一周后树叶无变化乙组同甲组清洗灭菌接种细菌置于无菌环境同甲组一周后树叶开始腐烂根据上述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阳阳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2分)细菌能将落叶分解吗?(符合题意即可) (本次批卷中回答肯定句也给分了)(2)你认为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2分)细菌(3)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有的同学认为甲组的树叶没有变化,所以不需要设计此组。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不同意。(1分) 甲组起到对照作用。(1分)(4)日常生

15、活中,人们有时将大量的落叶堆积起来并用燃烧的方法处理。你对此有何看法,请说明理由。(2分,符合题意即可得分)之一:同意这种做法。因为这样可以加速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之二:不赞同这种做法。燃烧落叶时会产生大量浓烟,污染空气,也可能不慎引起火灾。之三:综合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利弊分析。(自圆其说即可)本道实验探究题源自八上教材P69的技能训练,但题干和题目都加以变化,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探究能力,如探究问题的提出、如何找出变量、要设计对照实验等,较简单。咱老师肯定是带领学生练过无数遍了,从学生的回答也可看出,我们老师的付出没有白费,多数学生回答得不错。(出示图表)我们在批卷时也秉承了宽容的态度,虽然有的描述不够简洁,不十分科学,如第2小题“接种不接种细菌”或“甲组没接种,乙组接种了”等等,只要关键词正确,就都给分了,其实学生心里还是明白的,就是表达不够清楚。错误率最高的是第4小题。它是一道开放题,考查了学生的辨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不管同意不同意题中的看法,只要自圆其说即可。在批卷中,出现了一种很普遍的回答:学生认为高温灭菌,烧死了细菌和真菌,所以就不能分解落叶了,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