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热和能解题方略参考模板范本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331412901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热和能解题方略参考模板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热和能解题方略参考模板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热和能解题方略参考模板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热和能解题方略参考模板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热和能解题方略参考模板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热和能解题方略参考模板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热和能解题方略参考模板范本(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热和能解题方略中考物理热和能解题方略一、考纲解读(一)知识解读1. 分子热运动。2. 内能的概念及改变方法。3. 比热容的概念及建立概念的过程。4. 热值的概念。5. 热量的计算。6.热机。 7.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二)能力解读1. 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3.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4.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5.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6. 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实例。7.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

2、质的一种属性。8.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9. 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0.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11. 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12.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来认识效率。13. 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解释物理现象的意识。二、中考命题趋热分析中考命题趋势分析1. 内能的意义和内能的改变与应用是中考的考点,特别是探究内能改变的途径和内能的应用更具有开放性。2. 热量的计算不仅可以考查计算式的应用,而且可以与自然能源和环境等社会问题以及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问题联系起来,容量大,知识点多,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科渗透,知识

3、融合性强,例如:燃料的燃烧,环境保护,能源的合理利用等试题都体现关注社会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课标精神。三、中考备考复习建议1. 理解内能的含义,把握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做功改变内能,是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是内能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的转移),能够正确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具体方法。2. 理解比热容的含义,学会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物理现象,例如:利用水做暖剂或冷却剂,体温计里的液体是水银等物理现象背后所蕴藏的物理知识。四、考点详解 一、基本考点考点129. 通过实验和观察,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重点考点)1

4、.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哪个力起主要作用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系。一般来说,欲把物体切断、撕开时,引力起主要作用;欲把物体压缩时,斥力起主要作用。2. 扩散: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可以证明两点:一是构成物质的分子是运动的;二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考点130. 了解内能、热量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重点难点)1.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热能的总和。(1)内能是能

5、量的一种形式。(2)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3)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4)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可能准确地知道一个物体内能的具体数值。(5)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区别:a.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b.一个物体可以不具有机械能,但必定具有内能。联系: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 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1)做功;(2)热传递。规律小结: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 区别:(1)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和分子热运动的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速度越大,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6、(2)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加剧,它的内能增加,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3)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它是一个过程量,与物理过程(升、降温等)相联系,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如果不发生热传递,就没有内能的转 移,也就不存在热量。考点131.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及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重点考点)1. 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和物质的质量、体积、温度等因素无关,

7、只和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2)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或J(kg)-1。2. 热量的计算:(1)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2)物体温度降低时放出的变量:。规律小结:1. 会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解释用水作冷却剂和取暖剂,调节气候等。2. 比热容的大小反映了物质温度的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3. 应用公式解题时注意两点:(1)单位要统一:(2)注意对应初温。考点132.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实质及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重点考点)1. 热传递: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

8、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2)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3)发生热传递时,传递内能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4)热传递的实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2.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2)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会减小。(3)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考点133. 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发表自己的见解(热点考点)1. 温室效应:地表受热后,也会产生热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阻挡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

9、。(1)地球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现在工业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削弱了植物因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消耗。(2)地球温室效应加剧造成的后果: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增加2.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1)工厂、交通工具排出的高温废气。(2)建筑物、马路上的砂石和水泥的比热容小,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升高很快。(3)城市中的水分含量相对较少,通过水的蒸发吸收的热量较少。(4)城市高楼林立,不利于散热。(5)城市人口众多也是重要的热源。二、拓展与综合应用创新考点考点134. 内能的概念与改变内能的方法(实际应用考点)首先要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10、,其次要把握住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的实质,这样才能对所给生活、生产、科技中的实例作出正确的判断。考点135. 对比热容概念的探究以及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渗透新课标理念考点)比热容的概念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不容易理解的概念,所以通过设计一些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同时,利用比热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体现了所学物理知识的实用性。考点136. 热量的综合计算(实际应用考点)热量的综合计算所用到的计算公式有三个,即:考情预测预测1:将考考点131预测根据:生产、生活中与比热容相联系的物理现象很多,便于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比热容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难以理解的概念。所以在这方面

11、命题,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概念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又可以考查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角度预测:多从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着手,让学生指出其现象背后的物理知识,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预测2:将考考点134预测根据:是一个能够很容易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结合的考点,题的难度虽然不大,但能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及其实质。命题角度预测:抓住身边的物理现象命题,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预测3: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预测根据:比热容是一个不容易理解和掌握且令学生头痛的概念,但比热容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所以中考依据

12、这个考点设置探究试题,可以考查考生对其理解的程度,同时又体现了探究认识的过程,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命题角度预测:实验题型,知识点考查比较单一。预测4:有关热学的综合计算预测根据:热学计算与能源、环保以及经济效益问题紧密相连,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命题角度预测:与电流的热效应、燃料的热值、能源的节约与利用以及环保问题相结合命题,题型为计算与简答相结合。考点详解 一、基本考点考点137.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重点考点)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用符号q表示。(1)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2)热值反映了燃料的燃烧特性,热值的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状、

13、体积、质量均无关。(3)燃料如果不完全燃烧,要比按热值计算出来的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少。(4)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mq,其中Q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m代表燃料的质量,q表示燃料的热值,与Q、m、q分别对应的单位是J、kg、J/kg。考点138. 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热点考点)1. 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1) 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等。(2)内燃机 (3)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四个冲程,其中,只有做功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

14、冲程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2.热机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1)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2)几种常见热机的热机效率。蒸汽机:615汽油机:2030柴油机:3045(3)热机的能量损失有以下几方面:废气带走的能量;散热损失的能量;克服机械摩擦损失的能量。(4)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减少各种热损失;减小摩擦;使燃料充分燃烧。(5)热机的发展: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规律小结: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两圈,飞轮转两圈。考点139.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并能举出能量守恒的实例

15、,具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现象的意识。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重点考点)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1)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同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移。(2)在能的转化过程中,一种形式的能减少,另一种形式的能必然增加,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二、拓展与综合应用创新考点考点140. 有关燃料热值的计算的综合(学科内综合考点)燃料的热值往往与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的计算和电流的热效应进行综合命题,用到的公式有下面几个:(1)(2)(3)考情预测预测1:将考考点139预测根据:能够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中提取实例,使学生感受身边的物理,并且体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身边物理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现象,勤于思考,尝试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困惑的良好习惯。命题角度预测: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所经历的现象着手考查不同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