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确定位置》课件

上传人:蓝****0 文档编号:331334839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确定位置》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确定位置》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确定位置》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确定位置》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确定位置》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确定位置》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确定位置》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第第1 1课时课时 确定位置(确定位置(1 1)位置位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明确列与行的意义,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表明确列与行的意义,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掌握书写方法。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掌握书写方法。2.通过对数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通过对数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学习重点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难点】掌握行、列及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表掌握行、列及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表示数。示数。能正确熟练地用数对表示和确定物体的能正

2、确熟练地用数对表示和确定物体的位置。位置。一、引入新课一、引入新课周明孙芳李小冬王艳赵雪张亮你知道如何描述同学的位置吗?想一想二、自主探究二、自主探究竖排叫做竖排叫做列列。横排叫做横排叫做行行。周明孙芳李小冬王艳赵雪张亮第1列第2列第4列第5列第6列第3列确定第几列时,一般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第3列周明孙芳李小冬王艳赵雪张亮第1行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确定第几行时,一般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第3行周明周明孙芳孙芳李小冬李小冬王艳王艳赵雪赵雪张亮张亮是第是第2列、第列、第3行的同学。行的同学。张亮同学,你张亮同学,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周明孙芳李小冬王艳赵雪张亮第

3、1列第2列第4列第5列第6列第1行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3列张亮在第张亮在第2列、第列、第3行的位置,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可以用数对(2,3)表示。)表示。(2,3)第第1 1列列第第2 2列列第第3 3列列第第4 4列列第第5 5列列第第6 6列列第第1 1行行第第2 2行行第第3 3行行第第4 4行行第第5 5行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表示张表示张亮在第亮在第2列列表示张表示张亮在第亮在第3行行归纳小结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数对。周明孙芳李小冬王艳赵雪张亮王艳在第王艳在第3列,第列,第4行。行。王艳在第几

4、列,第几行?王艳在第几列,第几行?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赵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赵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数对(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3 44 3王艳同学和赵雪同学的位置都是用3、4表示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如果没有这个约定,在确定位置时就得不到一致的结论。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先写列数后写行数是一种约定。这也是表示王艳和赵雪位置的数对都是由4和3组成的,顺序却不一样的原因。三、巩固深化三、巩固深化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其他几个图案的位置吗?你能

5、用数对表示出其他几个图案的位置吗?用数对(用数对(3,2)表示。)表示。1.三、巩固深化三、巩固深化1.(2,3)(4,3)(2,1)(4,1)三三 七七(1)用数对表示出麦冬、)用数对表示出麦冬、当归和五味子的位置。当归和五味子的位置。(2)三七在()三七在(8,6)的位)的位置,请你在图中标出。置,请你在图中标出。麦冬在麦冬在(4,5)的位置。的位置。当归在当归在(3,3)的位置。的位置。五味子在五味子在(10,6)的位置。的位置。2.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用数对表示竖排叫列;横排叫行(a,b)左列右行,中间用“,”隔开(2,3)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谢谢观赏!谢谢观赏!再再见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