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331239837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文/欧阳强【Summary】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有效提高中学课程教学质量成为一个较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对自己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完善相应的人格和心智。本文将对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之下的中学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阐述。【Keys】中学政治;政治课堂;教学策略邓小平同志曾经这样指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该选择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与社会科学常识联系其中,进而促进学生培养终身学习。

2、下面就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策略提出几下几点:一、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意识大多数的教师已经接受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但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这种学生主体作用往往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分析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课程中习惯于让学生围绕着自己的思维进行,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难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将这种教学思想及时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二、课程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课程设计时,应使教学内容贴近现实

3、生活以及学生感情。在选择内容时,要切实遵循“近、小、实、亲”的基本原则,因此在选择课程设计内容时候,选择的问题要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思想情感,提出的问题要求更小一些,更加实际一些,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如,小区生活在现在已经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形态。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如果学生不仅能够从书本中学习认识到生活遇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情感。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在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亲近社会。道德生活是深深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没有什么道德是脱离生活的。人们是为了日常生活而进行个体品德的培养,进行社会道德的改善和提升,

4、而不是单单为了道德而道德。三、利用时事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对于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我们通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在课下聊天时候,通常会对世界大事津津乐道,但是一旦上政治课,学生们变得无精打采,甚至哈欠连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教师过多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而不能融合相应的时事新闻进行阐述,这样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十分关心国家时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入相应的时事进行教学,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到“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的课程时候时,对于恐怖活动,可以向学生们讲解活动较为猖獗的“”恐怖组织,这个组织主要活动在我国,

5、因此更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并不是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很好的结合时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作者在课程中设计了“五分钟时事”的栏目,将两人作为一组,搜集近几天发生的时事,一名学生在课程时候上台进行介绍,而其他学生则可以进行简单的点评。四、组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在政治教学过程节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而建立一个平等、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进而使学生的感情能够处于一个积极、自由、宽松和安全的学习状态。进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师生观念仍然是一个束缚着师生关系的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师生观念认为,只有有效拉大学生的距离,就可以有效

6、树立教师的威信,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传统的课堂形式为教师在课堂上严肃有加,学生在课堂鸦雀无声。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不能进行很好的沟通,学生不能够也不敢对老师的问题进行质疑,这样教师教得累,学生也是学得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在讲授“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内容时候,教师可以放下架子,真正走到学生中去,可以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可以选择“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作为辩题。这样使班里的每个同学参加辩论比赛,积极搜集相关的辩论材料。同学则可以有效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法律与道德的联系,经过交流和讨论,可以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五、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中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

7、主动性新课改以因材施教作为教学的基础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使不同的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比如,在讲解“公民的义务和权利”课程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这样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而有效感染学生,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认识的深度。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有效提高课堂地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及时更新相应的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提高教师素质,积极改进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样才可以有效才能有效地将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Reference】1赵英杰.唯物辩证法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2秦春华.情感目标:从虚浮走向真实J.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09,(9).(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