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其教育策略

上传人:I*** 文档编号:331239786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其教育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其教育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其教育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其教育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其教育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其教育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其教育策略 摘要:新时期中学生思想环境较为复杂,受到叛逆思想和外部信息环境双向影响,表现出价值观念复杂、无法做到知行合一以及缺少责任担当三个方面问题。学校教育需承担思想道德教育任务,从配套教学基础设施、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引入传统美德、开展家校合作共育等方式,提高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关键词:中学生;思想道德;信息环境;传统美德网络信息时代,社会上的信息环境相对多元和复杂,对于接触网络较多的中学生来说,复杂的网络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于中学生思想认知的影响。同时中学生所处年龄阶段有着十分强烈的逆反心理,这也导致中学生思想价值观念较为复杂。从目前的

2、中学生思想道德情况来看,复杂思想所导致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缺失、思想认知混乱。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来说,开展针对性思想道德教育十分必要。一、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一)价值观念较为复杂受到网络环境影响,中学生的价值观念相对复杂。作为中学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思想认知并不成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强烈影响。其中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接受信息更为便利。但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也是的网络环境中的各类信息良莠不齐,学生缺少对于不良信息的判断能力,就会受到这类信息的严重影响,导致中学生价值观发生扭曲。从观察来看,目前部分中学生存在价值观念的歪曲情况,其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观在中

3、学生群体当中大行其道,严重侵蚀他们的精神世界。(二)无法做到知行合一新时代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还表现出认知和行为处事之间的相互脱节问题,这种情况在中学生群体相对普遍。中学阶段思想道德学科教学是重点教学内容,学生们都接受过思想道德教育,在思想道德考试方面也能够顺利通过。但是思想道德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知识认知,却没能够真正为学生的行为提供指导。导致出现考试分数高却实际行为差的现象。中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思想道德理论知识,却没能在自己的行为当中作为指导,无法知行合一。(三)缺少责任担当中学生身处在国家富强、经济富裕的新时期,他们在这个时代接触良好的外部环境,接受全面教育,能够形成公民意识、

4、法律意识等,学生绝大多数身体健康、性格开朗,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展现自我优势。但是受到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和较为优渥的生活条件影响,中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心理,缺少责任担当。二、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教学策略(一)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配套措施思想道德教育并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纸面知识,而是真正融入到生活实践当中的指导原则。学校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应当承担起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重任,通过积极进行教育教学资源的配套,来提升教学作用。例如在思想道德教育当中,增设一些以思想道德行为为导向的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践行思想道德精神品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面对真实问题时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通

5、过实践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将行为习惯与思想道德的知识认知相互搭配,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二)思想道德教育中弘扬传统美德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文化当中对于人的道德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一些传统文化当中的传统美德可以融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引导学生感知、认可传统文化,强化自我约束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礼貌、孝悌等观念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当中,帮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的核心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引用一些网络环境当中的资源,或者播放学生们喜爱的动画片或电视剧当中的礼仪内容,帮助学生直观了解道德礼仪,逐渐以传统美德为标杆,进行自我约束。(三)积极利用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疏导从中学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来

6、看,学生除了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产生道德意识的偏差之外,学生自身心理素质问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同时产生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在情感环境方面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需要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疏导帮助,引导学生形成健康阳光的心理环境。学校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对于存在心理困境的学生,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匿名机制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沟通交流,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强化心理能力,得到内心宣泄。(四)强化德育的引导作用优秀的德育工作对于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学阶段德育工作更多以多学科融入的方式展开,在

7、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从爱国情怀、敬业精神、遵纪守法等方面强化引领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正能量价值观环境中感受精神力量,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五)创建家校共育机制,打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和思想道德品质影响十分重要。中学教育应当采用家校合作共育机制,来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首先,应当构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家长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教育工作思维,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避免对于子女的溺爱。其次,开展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思想道德活动项目,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使家庭教育环境更加和谐,避免家庭当中子女逆反心理过强,导致家庭教育失效。Reference1童永川.中华美食故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参考价值探究评少年中华美食历史故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13):5489-5490.2唐丽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21.3刘艳君.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与策略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5):41-42.课题名称:新时期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现状及教育方法的研究 编号G213087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