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讲解

上传人:夏日****8 文档编号:330486887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讲解(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自然资源问题简单说来就是自然资源稀缺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2一、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仅2003年,全国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人均耕地已由2002年的0.098公顷降为0.095公顷,与上年相比减少2.01%。国际公认的人均耕地的警戒线:0.795亩 3(二)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土地的次生盐渍化 城镇建设对土地的占用4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

2、上采用了“沙漠化”这一名词,并明确其内容为:“土地滋生生物潜力的削弱和破坏,最后导致类似沙漠情况,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面,它削弱或破坏了生物的潜力”。沙漠化的实质沙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是土地生物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和地表类似沙漠景观的出现”。关于沙漠化的概念5沙漠化过程土要是在脆弱环境条件下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退化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下降过程,简言之,沙漠化乃是人地关系矛盾结果造成生物或经济生产力下降与丧失,地表呈现类似沙漠景观的土地严重退化过程。由于沙漠化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在时间概念上是指有人类活动以来的人类历史时期,而不能把人类活动时期以前或地质历史时期由于自然过程形成

3、的沙漠当作是沙漠化,把沙漠形成发展与沙漠化混淆起来。在联合国环境署等单位联合编制的世界沙漠化情况地图上都没有把纯自然因素所形成的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沙漠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列入在沙漠化范围之内。几个概念的区别沙漠化与沙漠 6陡然升起的复合型沙山 波涛起伏的新月型沙山 雄伟的新月形沙丘 羽毛状沙丘 密集的新月型沙丘链 大面积鱼鳞状复合丘 沙漠图沙漠图7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荒漠化”的定义是“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也就是说,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荒漠化荒漠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

4、次生盐渍化8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据统计,全球有各种盐渍土约9.5亿公顷,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0%,广泛分布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全球盐渍化面积还在迅速增加。来自世界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表明,全世界灌溉土地约有一半不同程度遭受盐渍化危害,每年约有1000万公顷土地因土壤的次生盐渍化而废弃。9毛乌素沙地沙化动态毛乌素沙地沙化动态9090年代年代6060年代年代榆林榆林固定沙质草地固定沙质草地流沙与沙化草地流沙与沙化草地农田农田107.847.848.278.278.78.710.2310.23植被盖度植被盖度(%)(%)植被盖度与起沙风速的关系植

5、被盖度与起沙风速的关系106起沙风速起沙风速(m/s)(m/s)11植被盖度植被盖度(%)(%)风蚀量风蚀量(kg/m(kg/m2 2min)min)植被盖度与土壤风蚀量的关系植被盖度与土壤风蚀量的关系当风速为当风速为15m/s15m/s12我国强我国强与与特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动态动态变化变化年代年代 50 60 70 80 90 50 60 70 80 90发发生生次次数数13形成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地次生盐渍化的主要成因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滥用水资源14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宁夏中卫县境内一处刚刚打上稻草方格的沙化土地 152000年度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对

6、62个城市2000年建设用地情况实施有效的监测,监测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47.2万亩,其中占用耕地37.2万亩,占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78.8%。各类建设用地中独立工矿、公路、铁路用地较大,占用耕地较多,面积达27.7万亩,约占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74.5%。16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十 分 珍 惜 和 合 理 利 用 每 寸 土 地,切 实

7、 保 护 耕 地”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7矿山开发是人类有史以来对大自然最为严重的掠夺,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构成了最严重的破坏,这比过去数千年的农牧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严重百倍千倍。2000年,美国环保局声称西部流域40%的上游地区被采矿所污染;2001年,美国环保局确定硬岩(hardrock)采矿业是美国最大的有毒污染物排放行业,一半以上的有毒污染物来源于硬矿采矿业。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在美国,每年大约需要4500万美元来资助各个州整治废弃的矿山,矿物政策中心估计,总费用将达到715亿美元。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环境18十九世纪后半叶和二十世纪初,矿山的主要问

8、题是安全问题,尤其是煤矿 19当代焦点矿山环境问题次生地质灾害 固体废弃物和矿山废弃地 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 生态破坏 20矿产单位储量储量基础1990年2001年1990年2001年煤亿t8380.09842.1-石油亿t1364.91408.0-天然气万亿m3119.1149.4-铁矿石亿t1510.01400.02290.03100.0镍万t4897.85800.010977.016000.0铜万t33600.034000.057400.065000.0铅万t7000.06400.012000.013000.0锌万t14700.019000.029500.044000.0锡万t592.

9、0960.0605.01200.0锑万t420.0210.0469.0320.0汞万t(Hg)12.812.024.224.0金t424005000048600.078000.0银万t28.028.042.043.0镉万t53.560.097.0120.0铟t1679.62600.02985.95700.021据估量,全球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的保证程度:铅可保证供应约222年,铜33年,铝18年,水银43年,镍51年,锡45年,锌20年,铁矿石161年,石油45年,天然气52年,煤炭209年。我国的情况更令人忧虑,根据地矿部门对45种重要矿产资源保证程度的调查统计,将有10多种矿产探明储量不能

10、满足目前需要,预计到2020年,绝大多数矿产将出现缺口。22(三)矿产资源发展战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 加强矿山开发新理论、新技术与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尾砂资源化 矿山关闭 非传统矿产资源(赵鹏大,2000)是指由于当今技术、经济原因尚未进行工业利用的资源和尚未被看作矿产的、未发现其用途的潜在资源,或虽为传统矿产但因地质地理原因极难发现的矿产资源。23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现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概念 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4我国学者的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

11、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25可持续发展涵义 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应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2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的纵向公平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全球的发展27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必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要实施一系列持续发展的政策人口问题工业发展能源问

12、题农业生产城市发展28发展的总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和公民权利的需要与欲望方面得到持续提高。经济增长所强调的主要是物质生产方面的问题,而发展则是从更大的视野角度研究人类的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的变迁、进化(或进步)状况。发展所要求的是“康乐,是人的潜力的充分发挥”,发展的涵义不仅在于“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幸福,更在于给人提供选择的自由”,即人的个性的创造性的公平、全面发展的自由。美国一位学者把发展的涵义解释为:(1)是否对绝对贫因、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就业水平、教育、健康及其他社会和文化服务的性质和质量有了改善;(2)是否使个人和团体在国内外受到更大的尊重;(3)是否扩大了人们的选择范围。如

13、果只有第一个解释得到满足,这样的国家只能算作是“经济上发达的国家”,还不是发展意义上的发达国家。发展与增长29发展是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们对发展的理解是走向工业化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强调经济增长的过程,这一时期从工业革命延续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前。第二阶段到本世纪70年代初,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将发展看作为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的变革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第三阶段,在1972年的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以来,人们将发展看作为追求和社会要素(政治、经济、文化、人)和谐平衡的过程,注重人和自然环境

14、的协调发展。第四阶段,8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将发展看作为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和在全球取得共识为标志。可持续发展最初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于是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并被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采纳,成为共识,其定义:“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发展的历史进程30一般泛指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经济学有时把“发展”和“增长”作为同义词使用。现代发展理论认为,发展是社会、经济、政治三者相互联系的进步过程。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对发展的定义是:“发展就是经济和社会循序前进的变革。从狭义理解,“发展”

15、与“进化”又是同义词。“增长”主要是指国民收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是以产出的量的增加作为目标和衡量尺度的。发展比之增长具有更广泛的涵义,既包括增长所强调的产出的扩大和增加,同时也包括生产和分配的结构与机制的变革,社会和政治的变迁,人与自然的联系,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发展的自由选择和机会公平,等等。发展强调的是经济、社会、政治的“质”的变迁或进化。增长要求回答“有多少”,发展则既要回答“有多少”,还要回答“有多好”。发展与增长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与统一。没有“质”的“进化”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同样,没有量的增长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对发展说,增长是最基本的,但是过份重视增长或过份强调发

16、展都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到一不定期时候就会妨碍未来进步。31建立增长与发展之间的理想联系 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提出,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建立增长与发展之间的理想联系:(1)重视对教育、健康和技术的投资,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参与增长并享受增长的利益;(2)更平等的收入和财产的分配是建立增长与发展之间密切联系的关键因素;(3)依靠政府机构合理的社会开支,即使是在没有好的增长和好的收分配的情况下,政府的这种支持亦能明显促进发展;(4)授与人民权利,尤其是给妇女权利,是把增长与发展联系起来的可靠途径。32新旧发展观传统的关于发展的观点是线性的。它假设只有一条单一的轨道供所有的国家循其发展。那些在这一轨道上落后的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赶上其它国家,于是最便利的发展方法就是仿效那些走在前面的国家。资金和技术的转化就是达到这一目的手段。传统的发展观鼓励发展中国家摒弃他们的传统。新的发展观注重多样性:即有可能存在许多并行的发展轨道。在很多层次上,即使有共同的长期的发展目标,不同的国家很可能会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不同路线。这就促使对创新能力而非效仿能力加以鼓励。传统并不是一种依靠而是一种财富。新的发展观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