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优秀课件

上传人:夏日****8 文档编号:330485232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36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优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优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优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优秀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渴病消渴病 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常规金晶定义消渴病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病机为禀赋不足,阴虚燥热,多与血瘀密切相关。病位主要在肺、胃、肾。主要指西医糖尿病。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胸痹、中风、雀目、疮痈等。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临证护理:1、做好病情观察,观察神志、血压、视力、舌脉、皮肤、口渴程度,进食量,血糖变化。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测体重。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大便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大横等穴。3、多食者可食新鲜

2、蔬菜以增加饱腹感,宜食山药、木耳等益气养阴食品,适当增加运动量。4、多尿,腰膝酸软者可用艾灸肾俞,关元,三阴交等穴。5、注意用眼卫生,指导足部保健按摩穴位及方法,保持口腔、皮肤、会阴及足部卫生,防止感染。饮食护理1、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年龄,体力活动程度,计算出每日的总热量,三大营养物质的供应量。2、注意饮食调护,平衡膳食,忌肥甘厚味之品,定时定量进餐。用药护理1、严格按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2、胰岛素治疗者指导其胰岛素注射方法、存储方法、注射部位及不良反应等。3、中药汤剂宜偏温凉服用。阴阳两虚患者宜温服病位主要在肺、胃、肾。(4)调畅情志,戒郁怒。1、主证: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

3、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胸痹、中风、雀目、疮痈等。2、胰岛素治疗者指导其胰岛素注射方法、存储方法、注射部位及不良反应等。(2)宜食鸡肉,鱼肉,大豆,蘑菇,黄鳝等补气活血食物。大便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大横等穴。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大便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大横等穴。并发症的护理1、酮症:如出现神昏、烦躁不安、呼吸有烂苹果味、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时,及时报告医师,紧急配合处理。2低血糖:如出现大汗淋漓、饥饿、心悸、头晕等,及时给予糖果、饼干、果汁等口服或静脉推注50%GS监测血糖。1、做好病情观

4、察,观察神志、血压、视力、舌脉、皮肤、口渴程度,进食量,1、严格按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1)环境温暖向阳,起居有常,避免劳累。口渴多饮时,可用黄芪等泡水饮。(2)中药宜温凉服用,观察用药后疗效。大便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大横等穴。(1)环境温暖向阳,起居有常,避免劳累。1主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无心烦躁,口干咽燥,神疲,耳轮干枯,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肢冷,四肢欠温,阳痿,下肢浮肿,甚则全身皆肿,舌质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2)宜食鸡肉,鱼肉,大豆,蘑菇,黄鳝等补气活血食物。病位主要在肺、胃、肾。1、主证: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

5、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病位主要在肺、胃、肾。口渴多饮时,可用黄芪等泡水饮。1、严格按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1主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无心烦躁,口干咽燥,神疲,耳轮干枯,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肢冷,四肢欠温,阳痿,下肢浮肿,甚则全身皆肿,舌质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1、主证: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健康指导 1调畅情志,增强与慢性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2坚持饮食、运动疗法,根据病情,选择适当运动方式 3遵医嘱用药,定期病情监测。外出时携带诊疗卡及糖果、饼干。4

6、慎起居,避免疲劳,顺应四时变化增减衣物,保持口腔、会阴等清洁卫生注意足部自我按摩保健。肺热津伤1、主证: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2、施护(1)舒适、安静、凉爽通风的环境,注意劳逸结合。(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宜食苦瓜百合山药等清热生津之 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大便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大横等穴。3)中药宜温凉服用,观察用药后疗效。(4)调畅情志,戒郁怒。气阴俩虚1、主证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或少苔,脉弦细数。2、

7、施护(1)起居有常,避免劳累。(2)饮食清淡,宜食山药、木耳等益气养阴食品。口渴多饮时,可用西洋参,二冬等泡水代茶饮。(3)中药宜温凉服用,观察用药或疗效。气阴俩虚夹淤1主证: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自汗盗汗,口渴喜饮,心悸失眠,溲赤便秘,同时伴肢体麻木或疼痛,舌暗红少津,舌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显露,苔薄白,脉细涩。2、施护(1)环境舒适、安静、起居有常,避风寒,防外邪。(2)中药宜温凉服用,观察用药后疗效。(3)自汗盗汗明显者,可用黄芪、浮小麦等泡水代茶饮。宜选用黄芪、桃花、黄鳝等养阴活血食材,忌辛辣温燥食品。阴阳俩虚1主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无心烦躁,口干咽燥,神疲

8、,耳轮干枯,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肢冷,四肢欠温,阳痿,下肢浮肿,甚则全身皆肿,舌质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2、施护(1)病室安静、舒适、温暖向阳,起居有常,防感外邪。(2)中药宜温热服,观察用药后疗效(3)可食用桂心汤或韭菜粥,或炖食猪腰子,以起到滋阴温阳作用。口渴时可 用枸杞子,鲜生地煎水代茶饮,腰膝酸软者可用艾灸肾俞,关元,三阴交等穴。气虚血瘀1、主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兼有肢体麻木或疼痛,下肢暗紫,胸闷刺痛,中风偏瘫,眼底出血,唇舌暗紫,舌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显露,苔薄白,脉弦涩。2:施护(1)环境温暖向阳,起居有常,避免劳累。(2)宜食鸡肉,鱼肉,大豆,蘑菇,黄鳝等补气活血食物。口渴多饮时,可用 黄芪等泡水饮。(3)中药宜温热服用,观察用药后效果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