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历史考核题库与答案

上传人:柚*** 文档编号:327654246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历史考核题库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历史考核题库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历史考核题库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历史考核题库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历史考核题库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历史考核题库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历史考核题库与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历我考核题库1商王征用吴属下的人民时必须通过吴本人供给、致送;周武王征召国族的属民时,也须通过这些国族的首领,而不能直接征用。据此可知,当时 单选题 *A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B地方割据势力十分强大C中央集权制度遭遇挑战D血缘贵族政治逐渐确立答案解析:商朝和西周初期,王权并不能直接控制地方势力,以至于需要通过侯国首领,这反映出当时的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故答案为A项;当时的体制下地方拥有相当的独立性,但并非形成割据势力,排除B项;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于秦朝,排除C项;血缘贵族政治确立于夏朝,排除D项。2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宠爱)

2、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申人)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材料实质反映 单选题 *A西周的治国理念发生变化B周宗族派系斗争激烈C周天子昏庸无道众叛亲离D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答案解析:由于周幽王废长立幼导致身后起兵攻灭幽王,这既体现了对宗法制的破坏,也反映了诸侯对分封制的破坏,故D符合题意;材料内容和治国理念无关,不属于宗族派系斗争,排除AB;周幽王是因为破坏宗法制而遭到攻灭,并非昏庸无道,排除C。3有学者认为,西周春秋时代的“都”指拥有“宗庙先君之主(牌位)”的城邑,包括诸侯国的都城,但战国以后,“民之所聚日都”,都特指经济发达或者国

3、君所居的重要城邑。此变化 单选题 *A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B说明了祭祀习俗被民众摒弃C体现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D反映了国君的权威有所增强答案解析:根据“战国以后,民之所聚日都,都特指经济发达或者国君所居的重要城邑”可得出“都城”由强调宗法关系到强调经济及与本国国君的关系为主,因此体现出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君的权威有所增强,D项正确;材料中变化的原因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逐步瓦解,因此A项因果关系错误,排除A;“摒弃”的说法错误,排除B;中央集权并没有建立,排除C。4商代晚期,“公”是商王对其旁系亲属的称呼。周初承袭殷制,除了王室贵族有凭血缘关系而称“公”者外,王还常把“公”这个称号授予功臣

4、,以此凸显周王室与他们之间兄弟般的密切关系。这表明,当时 单选题 *A商朝制度被周完全承袭B基层管理不再依靠血缘C政治统治借助人伦秩序D王权受到族权严重制约答案解析:据材料“商代晚期,公是商王对其旁系亲属的称呼周王常把公授予功臣,以凸显周王室与他们之间兄弟般的密切关系”,“公”称谓发生了变化,周王利用“公”这一称谓来拉近王室与功臣之间的关系,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西周继承了商的政治制度,但并非完全承袭,故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血缘关系对政治生活仍有重要影响,且材料所指并非基层管理,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王权与族权的问题,故D项错误。5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

5、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 单选题 *A帝禹之子启通过合法的手段继位B史记比战国策的可信度高C可以确定“禹死后,其子启继位”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暴力争夺的结果答案解析:由史记中记载的益让位于启和战国策中记载的启从益手中夺得天下,可以得出“禹死后,其子启继位”的结论,C项正确;帝禹之子启通过合法的手段继位与战国策燕策一中的记载不符,A项错误;两书均为后人对启得天下的记载,不能因此确定史记比战国策可信息度高,B项错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暴力争夺的结果与史记的记载不符,D项错误。6周人灭商之后认为商代最后的君主纣与

6、夏桀都是由于嗜酒无度导致亡国。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从饮酒亡国的意识出发,周王在立国之初便颁布禁酒令于天下。在礼制中,周人对酒的规定非常详尽,对饮酒的场合、礼仪、饮酒量都有明确规定。这反映了西周 单选题 *A礼乐制度的理性内涵B农业生产比商代落后C禁酒令得到有效执行D实现对天下直接控制答案解析:材料反映了周人吸取夏桀和商纣的亡国教训,在礼制中对饮酒进行详尽规定,避免饮酒亡国,说明了西周礼乐制度具有理性色彩,故选A;材料未涉及到农业生产,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对饮酒的规定,未体现禁酒令的执行情况,故排除C;材料未涉及到西周对天下的控制情况,故排除D。7为了巩固西周政权,周公东征,摧毁商殷及其同盟

7、淮夷的残余势力后,又在全国要冲大封同姓、异姓和古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当时受封奴隶主贵族及其所率领部族进入广大占领区后,首先建立军事据点。这说明分封 单选题 *A强化了西周政治认同B传播了西周先进文化C牢固了血缘贵族同盟D具有武装部落殖民性答案解析:联系材料中的“摧毁商殷及其同盟淮夷的残余势力”、“新占领的东方”、“建立军事据点”等信息可知,周初的分封是一种武装驻防事业,其目的主要在于作为王室的助手,以监视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实际上它具有武装部落殖民的性质,D正确;政治认同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材材料强调的是军事属性而非文化属性,排除B;西周的分封制不属于贵族同盟,排除C。8周武王继位后,

8、定都于镐京,名宗周,意为诸侯宗之。武王崩后,其弟周公平定东方的管蔡之乱,建东都于洛邑,名成周,意为周道始成(见下图)。这反映了西周 单选题 *A统治秩序趋于稳固B天子地位日益衰微C分封制度开始实行D统治疆域不断扩大答案解析:从图文材料可知,西周实行两都制,周人兴起于西部,故在今西安地区定都镐京名宗周。原商人地区的叛乱被镇压后,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并实行更大规模分封,故名成周,西周制度才稳定下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进一步稳定统治秩序,故选A;西周初期是分封制度大规模推行时期,此次营建洛邑不是西周末年平王东迁,不选B;分封制度从武王开始实行,不选C;周公的行为不涉及统治疆域扩大的问题,不选D。9古代浇

9、铸青铜器温度的控制至为关键,决定铸造成功与否。青铜的浇铸需要在1200左右,但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没有任何仪器,只是靠经验,凭肉眼观察熔化合金的颜色来判断。这一技术 单选题 *A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领先世界B推动金属冶炼技术达到成熟C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D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答案解析:根据“但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没有任何仪器,只是靠经验,凭肉眼观察熔化合金的颜色来判断。”可得出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果,D项正确;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领先世界,排除A;材料不能证明成熟 ,排除B;材料与农业生产无关,排除C。10“齐国的盐一向供给内地。楚国在战国时羽毛齿革掩有半江全淮。燕赵二国的羊马常与各国的货

10、物交换,郑国都城成为全国药材的集散地。”上述材料说明春秋战国 单选题 *A重农抑商政策效果不好B商品经济取得发展C形成了全国的贸易市场D楚国势力最为强大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所以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且无法看出其效果,所以A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休,没有形成全国的贸易市场,所以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楚国势力最为强大”,所以D错误。11据周人自已的传说,其祖先后稷发展农业,后世忘了农业,在北方畜牧为生的几代,然后在公刘时代,他们才重新务农。这一段周折,伴随着周人由山西西南到河套地区再进入泾水流域,最后进入岐山的迁徙进程。据此可推知,周人

11、 单选题 *A文明具有多元与兼容性B农耕文明达到了较高水平C农业与畜牧业轮流交替D是起源于北方的游牧部落答案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周人既经历了农耕文明,也经历了游牧文明,且早期迁移经过了很多地区。周人在经历农业和游牧文明时,在迁移不同地区时,会吸纳当地的文明,从而使周人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兼容性,故选A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周人农耕文明达到较高水平,故排除B项;C项的“轮流交替”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周人是起源于北方的游牧部落,故排除D项。12商鞅变法时,“舍地而税人”,征收赋税,不税田亩而税人丁;唐朝中期,宰相杨炎改革,“舍人而税田”,征收赋税,不税人丁而税田亩。推动赋税征收

12、标准变革的主要因素是 单选题 *A改革者的个人意愿B土地所有制的变更C社会形势的变化D弥补财政的亏空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重在征收人丁税,而唐代则侧重征收田税,导致征税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形势的变化,C正确;改革者的愿望是主观因素,不是赋税征收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商鞅到唐朝,土地所有制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弥补财政亏空是目的而非原因,排除D。13文献记载,商人酗酒成风,卜辞累见“酒”字,殷代青铜器十之七八都是酒器,其中如卣、爵、斝、盉、觚、觥都是饮酒用的。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当时 单选题 *A农业生产已经发展至较高的水平B酿酒业成为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C私商已取代官商成为商

13、人的主体D社会风气奢靡导致礼制趋于瓦解答案解析:根据“殷代青铜器十之七八都是酒器,其中如卣、爵、斝、盉、觚、觥都是饮酒用的”可得出当时已经有富余的粮食用于酿酒了,说明农业生产已经发展至较高的水平,A项正确;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最主要”,排除B;CD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14春秋晚期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一书,该书以“出奇设伏”、“变诈”取胜为主要思想特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但是该书问世后在当时并没有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主要原因是当时 单选题 *A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书写材料落后B社会秩序稳健,缺乏军事思想传播的土壤C儒家仁政理念逐步深人人心D传统贵族社会

14、思维影响深远答案解析:春秋晚期孙子兵法问世后没有迅速传播,主要原因在于传统贵族社会思维影响深远,故D项正确;商朝时,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故A项错误;春秋晚期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秩序不可能稳健,故B项错误;春秋晚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故C项错误。15在礼崩乐坏的情势下,孔子、墨子率先对礼乐进行自觉反思.庄子则吸收了儒盟思想成果,从“人”的存在这-哲学本体论高度对礼乐教化国家意识形态运作进行了彻底的解构,其精神向度于“乐”的抒情性回归,思想关切于主体性的自由与解放。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单选题 *A儒墨思想在战国时期已成为显学B诸子思想在发展中得以同化C战国时期儒家教化成为国家意识D庄子思想中具有人文主义

15、光辉答案解析:庄子从“人”的存在这一哲学本体论高度对礼乐教化, “其精神向度于乐的抒情性回归,思想关切于主体性的自由与解放”,这些表征反映出庄子思想中极致的人文主义光辉,故D项正确; “孔子、墨子率先对礼乐进行自觉反思”,并不意味儒墨思想在战国时期已成为显学,A项错误;庄子吸收了儒墨思想成果,但其解读与儒墨是不同的,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16礼记王制篇记载:“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这反映出先秦儒家 单选题 *A主张建立践礼的社会规范B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支撑C旨在通过修礼教以明霸道D以礼乐教化反对不义之战答案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在先秦儒者的社会秩序建构中,司徒作为掌管民政.教化的官员,其职责是通过冠、婚、丧等礼典来调节人们的性情,向人们灌输父子、夫妇、君臣、长幼等的相处,交往应有的道德观念,同时在整齐衣服、饮食、事为等方面来防止僭越,正是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