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导写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324277101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导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导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导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导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导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3篇)2022/全国甲卷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 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 然” 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 “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 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 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

2、,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 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 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文题解读】先阅读完题目给出的材料,,然后整理出材料中的信息点(这是写作文的必要工作流程), 这个材料可以尝试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写:1)创新产生的三个过程:直接引用、借鉴化用、根据意境创新。记忆、消化、创新。2)从亭子取名可以引申出:文化的附加价值,因文化而出彩。3)神似胜过貌似,意趣高于情趣。4)先入为主其实害死人,因为第一个人主张取意于醉翁亭记,自己取了

3、“翼然” 的名字,结果成功的把第二个人带沟里去了,取了 “泻玉”的名字,只有贾宝玉跳出了醉 翁亭记的框框,重新取名,才更胜一筹。我们做任何事情,要善于跳出前人设定的圈圈, 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以上任何一个点,都可以独立成文。高考作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文辞俱佳 的文章来,而且总字数限定在800字左右,并不要求论述得面面俱到,能写到一个点,写 出新意出来,都是佳作。【下水示范1】学习的目的红楼梦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大观园有亭初成,有人取意于 醉翁亭记,给亭子取名为“翼然”,有人取名为“泻玉”,只有贾宝玉取名为“沁芳”, 才大快贾政之意。为什么呢?是“翼然”、“泻玉”不雅

4、么?非也。“翼然”取自于醉翁亭记“有亭翼 然” 一句,不可谓不雅;“泻玉”取自于“泻出于两峰之间”,泻水如玉,不可谓不雅;为 什么最后贾宝玉的取名最后胜出?难道仅仅是因为贾宝玉是贾政的儿子么?非也,非也。宝玉之名胜出乃是因为“沁芳”二字更能合乎此亭此园修建的目的一为 元春省亲而作。元春乃当今皇帝之宠妃,国色天香,“沁芳”二字不可谓不合!所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合乎甲方目标值,非常重要。李白有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把个杨玉环夸成了一朵花,结果唐玄 宗龙颜大悦。推而广之,学习的目标值设定非常重要。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的目的一定是为了输出,为了有益于生产、生活,基

5、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 必须合为事而作。年年有人参加高考,年年有人吐槽高考,认为一考定终身,不公平。但其实,在没有 更好的方式的时候,高考依然是选拔人才最好的方式。君不见,高考题目60%考的是基础知识,是记忆力,只要把书读进去了,记得牢了, 这60分就有了大半;20%考的是理解力,必须要适当吸收这些知识,灵活应用之,这20 分就有了;还有20%呢?考的是创造力,必须能跳出书外,要消化、转化为新的东西。贾 宝玉的取名,正是跳出了醉翁亭记的原文,有所创新,才能夺魁。所以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学习的目的还是为了创新!人类之所以能不断发展,正是有无数善于创新的人在引领 着人类不断地迈向一个又一个的更

6、高的台阶。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学习的每本书,不可谓不是旧书,都是前人给我们整理好 的,我们首先要记住它,然后要消化它,最重要的是能有所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唯有此,我辈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我中华才能秀于世界民 族之林!【下水示范2】因文化而出彩红楼梦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大观园有亭初成,有人取意于 醉翁亭记,给亭子取名为“翼然”,有人取名为“泻玉”,只有贾宝玉取名为“沁芳”, 才大快贾政之意。古人十年寒窗,均饱读诗书,所以古人取名特别雅,特别有文化。杭州西湖湖心岛,有块碑,叫“虫二”,看的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明白的人看了直 呼大妙。“虫二”两字分别加上外框,即为“

7、蜀月”,这里取意“风月无边”,形容西湖湖心 岛风景之美。我们去了北京故宫,看了乾隆皇帝的小书房,不过十平方左右,但胜在书斋名取得妙: “三希堂”,古代读书人“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这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学问和精神 追求。我们去了泰山,看到了 “五大夫松”,一棵松树而已,有什么特别?原来它曾经是秦始 皇登泰山躲雨之处,被始皇帝封为“五大夫”,如果不知有如此典故,看山还是山,如果有 文化,看山就不再是山,有更多的意趣。我们去了华山,因为有了金庸小说的风靡,才有了华山之巅的“华山论剑。才有了万 千游客登顶的决心和乐趣。由此登顶华山,顿生万丈豪情。可惜似乎近些年,我们缺失了许多文化方面的追求。好好的

8、正定,他还曾有个名字叫常山,三国里的大帅哥赵子龙的老家,妥妥的历史文 化名城,但一旦称为“石家庄”后,便顿时平添了十分士气。难不成让赵云杀出阵脚的时 候,大呼一声:“我乃石家庄赵子龙也!、黄山市因山而改名,殊不知,黄山市无需改名, 因为黄山本自有名。而黄山市原名“徽州”,却是“安徽”的“徽”字来历,徽商故里,徽 剧发源地,徽菜兴盛处。舍弃千年古城之优雅旧名,而用七分士气之新名,岂不谬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均灰飞烟灭,现在的印度、埃及和 伊拉克均和古代文明并无联系,只有中国文明一直延续至今,依然光辉夺目,正是因为我 们文化积淀的深厚,得以生生不息。贾政的大观园里,只是建

9、了一座小亭子,能想到取名于醉翁亭记已然显得很有文 化,但能取其意趣,结合元春探亲的事实,取名为“沁芳”,更为新雅。中国目前的城镇化进程,是21世纪最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壮举,我辈学子,是不是应该 多学点古人,多学点儿中华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又更有文化?徒说无益,不如行动,不管我们今天之后走出考场,日后从事何种职业,请记住,我 们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得以延续至今的国家,我们必须要勤学善用,让我们的 文明得以更好地延续,让我们的文化更加出彩。【下水示范3】由大观园试才看创新之难红楼梦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大观园有亭初成,有人取意于 醉翁亭记,给亭子取名为“翼然”,有人

10、取名为“泻玉”,只有贾宝玉取名为“沁芳。 才大快贾政之意。这虽然只是一个取名的小事情,但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第一个取名的人,主张 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文句寻找参照,这就一下子把其他人的思路带偏了。众所周知, 醉翁亭记为中小学必背课文,今人如此,古人估计亦如之,所以后面的人,自然而然 会往这篇课文里寻找答案。第二个参与意见的是谁呢?更了不得,是贾政,本次诗会的主 持人、甲方、老板,他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二他的意见一出,就难 了,因为老板发话,别人很难再有不同意见了。所以,一般单位,领导都是最后发表意见, 否则,就再也没有不同意见了。不出意外,大家都会附和着老板的意见来说,拍

11、拍马屁, 讨论就到此为止了。所幸,贾宝玉出手了,他一下子就跳出了醉翁亭记的框框,提出了新的观点,既 新又雅,还暗合贾元春省亲之意,所以最后夺得花魁。呜呼,于今日之中国,创新为何如此之难?首先,群体会议本身就是一个陷阱,民主集中,少数服从多数,而创新往往是掌握在 少数人手里的。无论是取名这种文艺创作,还是科学研究,其实都是创造性很强的工作。而创造性极 强的工作,他的方向若是由群体会议来决定的,本身就很难真正创新。因为创新本身就是 孤独的,是少数派意见,和民主集中的模式是相悖的。其次,具有决策权的人一旦直接参与意见,会直接引导着决策的方向。领导在创新的过程中,即使他本身是某个领域的专家,那也应该尽

12、量避免直接提出引 导性意见,否则,摄于权威,领导一旦发言,创新喝然而止。再次,具有突破性思维的人,要想在群体中脱颖而出,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资源。假如贾宝玉不是贾政的儿子,他在父亲提出引导性意见后,还提出完全不同于大家思 想的意见,会被众人接受么?假如贾宝玉不是大观园的贵公子,他能参与到本次诗会么? 按红楼梦书中意思,贾宝玉当时最多18、9岁,能参与众多成名文人的诗会么?恐怕 连与会的资格都没有,那么就根本不会有如此有创新性意见的出现。旷世神曲梁祝,成曲之时,两名作者均20岁出头;牛顿24岁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比尔盖茨开发PC操作系统的时候才20岁。最具创造力的年龄均在20-30岁之间。所以,由大观园试才来看创新之难,恐怕并不在于有无创新之人存在,而在于创新之 人如何能被发现。【写法感悟】一题多写,从不同的角度来解析试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也是一个非常有益 的训练。从不同角度创作写同一个题目,可以从不同的立意点来写,立意点可以层层拔高,都 可以写出新意来。本文可以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引用原材料内容,交待要讨论的话题,然后,根据 不同的立意点来展开话题,最后点题、拔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