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日谈》的思想艺术价值及其局限

上传人:菲*** 文档编号:324103105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十日谈》的思想艺术价值及其局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十日谈》的思想艺术价值及其局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十日谈》的思想艺术价值及其局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十日谈》的思想艺术价值及其局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十日谈》的思想艺术价值及其局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十日谈》的思想艺术价值及其局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论十日谈的思想艺术价值及其局限 十日谈不仅是意大利人文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高度、也奠定了意大利散文的根底,同时它也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十日谈的思想价值引人关注,同时作为第一部欧洲现实主义作品,它价值也不能忽略。 十日谈的思想价值主要表达了文艺复兴的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要求。十日谈歌颂爱情、肯定宣扬人的情感和欲望、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反对封建主义。这一层面的思想价值在第四天故事第一、第五天故事第一、第七天故事第二得到了表达。 第四天故事第一讲述了唐克莱亲王的女儿绮思梦达的爱情悲剧。郡主绮思梦达,青春年少、才貌出众、智慧过人。因为丈夫去

2、世,自己的父亲又不希望把她嫁出去,郡主便喜欢上了人格高尚、气宇轩昂的侍从纪斯卡多。国王发现了郡主和侍从间的幽会之后,处死了侍从,郡主也最终选择了陪同自己的情人一同死去。首先这一题材本身就是对爱情的大胆歌颂。出声高贵的郡主选择了地位低贱的侍从,并且选择以死相伴。从这一比照的张力,足以看出十日谈对爱情的赞扬。第五天故事第一又从侧面歌颂了爱情。男主人公西蒙,在没有受到爱情启蒙之前,“他说起话来声音粗糙,举止态度又极端粗野。与其说他象个人,不如说他象头畜生”。在收到爱情启蒙之后,他“非但说起话来由粗声粗气一变而为温文尔雅、悦耳中听,而且居然精通音乐,熟谙骑术,甚至练得一身武艺,陆战海斗,无一不能”。可

3、见这一比照的张力也可见爱情的力量。从以上两则故事可以看出,十日谈对人类爱情的肯定和歌颂。 十日谈提倡人生而平等、以个人品德为标准去评价一个人的高低贵贱,某种程度也表达了对人平等地位的要求和对封建主义的反抗。在第五天故事第一中,郡主对国王说“我们人类的血肉之躯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同样的效用,同样的德性。我们人类本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可见,十日谈宣传人生而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等级的思想。 十日谈肯定人性的欲望,反对禁欲主义。在故事第四天故事第一中,年轻守寡的郡主应本

4、能的欲望而找了一位情人。她对国王说“我是你生养的,是个血肉之驱,在这世界上又没度过多少年头,还很年青,那么怎怪得我春情荡漾呢?况且我已结过婚,尝到过其中的滋味,这种欲念就格外迫切了”。可见,这是对欲望的正确认识、大胆肯定。 不可否认,十日谈也存在着纵欲主义、利己主义等粗俗的价值观念。这事其思想局限性的代表。在第七天故事第二中,作者歌颂了一位出身低微的年青女人,在偷情时,怎样急中生智,骗过了她的丈夫,保全了她自己。对年轻女人佩罗妮拉的偷情行为,作者没有任何批判的意思,相反作者夸奖了佩罗妮拉的机智。同时十日谈存在着仇杀、抢劫的故事。在第五天故事第一中,西蒙两次采取行动去截取心爱的姑娘。“西蒙照准他

5、的头颅猛一刀劈过去,对方竟裂成两半,当场倒地而死。他的弟弟奥米斯达也是活该倒霉,救哥哥没有救成,叫西蒙一刀送了命。另外还有几个人胆敢走近来的,不是受伤就是挨打,都被西蒙和李西马柯的手下人杀退了。他们抢着他们劫来的意中人,冲出这座遍地血污、痛哭哀号的宅子”。从这两则故事可以看出,十日谈因为过分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肯定人的欲望,不免会流露出纵欲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倾向。 十日谈的艺术价值表达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设置、隐喻手法的应用等方面。 十日谈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多样,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在第四天故事第一中,作者着重通过语言和心理描写来刻画国王和郡主的形象。文中有大段的父女之间的对话,这一方

6、面揭露了父女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揭露了郡主对爱情的执着和国王虽爱自己的女儿却又亲手害死自己女儿的复杂形象。同时作者也从侧面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比方说“亲王这才知道他的女儿有一颗伟大的灵魂”,这句话从国王所想来衬突出郡主的伟大人格。 十日谈小说故事情节更加复杂,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形象。比方说,在第五天故事第一中,作者安排男主人开展了两次抢亲过程。第一次失败被捕后,读者会揣测男主人公的结局,谁知作者安排了第二次抢亲,并且取得了成功。这一方面增加了故事发展的曲折性,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小说创作能力的提高。 十日谈中隐喻象征手法的应用。在第四天故事第一中,国王对于自己女儿的自由恋情不能容忍,将女儿的情人毒死

7、,他的行为极其残忍。国王的行径这隐喻、象征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会的禁欲主义。郡主坚贞不屈,为爱而死,这是人文主义反抗封建专制、提倡人性的隐喻和象征。 十日谈的艺术价值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十日谈采用了传统史诗全知全能的无焦点的视角。薄伽丘将他的讲故事的行动直接分派给了十个表达者。而这十个表达者都不是一百个故事的主角,在作品中,他们事实上担任了专断的讲述者的职责,薄伽丘就是通过他们之口讲述了这些故事。在作品中不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介入,而是以全知的视角“她”或“他”叙事,作者不但知道主人公将如何行动,而且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并且人物的性格特征表达者都了如指掌。这种叙事方法,虽然有利于作者掌控全文、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某种程度上会使读者产生了阅读距离。 十日谈采用“框架构造”,故事套故事,把一百个短篇故事串连成一个整体。老师所给的三则材料就是三天时间里不同人讲述的故事。这三则故事之间没有联系,它们各自是整本书的一小部分。由于采用框架构造,读者可能会产生阅读中断的感觉。每篇故事,短小精悍,但未免会意犹未尽。同样全篇采用框架构造,构造上就不免单调。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