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导学案(集体备课教研定稿)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323596055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导学案(集体备课教研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导学案(集体备课教研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导学案(集体备课教研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导学案(集体备课教研定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 题范进中举课 型新授课 时2授课时间学 习目 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故事情节。2.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把握作品的主题。一、 课前暖课。 词语默写二、目标呈现,有的放矢。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故事情节。2.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把握作品的主题。三、 自主学习,整体把握。1. 儒林外史是一部( )小说,作者( ),是( )(朝代)人。全书通过对( )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 )。2.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60字以内) 3.速读课文,划分小说故事情节。前节尾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 四、 合作探究,仔细阅读。仔细阅读“范进疯了”这一部分(第五段),思考下列问题。1.范进发疯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2.文中用了哪些描写来刻画范进的疯态?3.作者对范进的疯态除了从动作等细节进行正面描写,是否还有其他描写?4.作者对范进丧魂落魄的丑态、狂态的描写部分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者设计范进“喜极而疯”用意何在? 五、 直击目标,课堂检测。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

3、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19对文中划线语句的评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信疑参半,如在梦中,又看又念,方才确信)B“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喜不自禁,得意忘形,不由自主,失常变态)C“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昏厥初醒,惊魂未定,夺门而出,喜传捷报)D“

4、一脚端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疯走狂奔,不辨东西,狼狈不堪,丑态毕现)20“好了!我中了!”这两句话道出了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什么样的心态呢?请简要说明。(不超过40个字)21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按照要求,找出相应的语句。烘托范进昏厥时怕人情景的是_。烘托范进疯走狂奔的是_。22下面对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与表达效果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对范进动作、语言、细节等描写,嘲讽了那种如痴如狂追求功名的读书人。B通过对众人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反映了社会上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心态。C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达了改革不完善的科举制度的愿望。D

5、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摧残乃至对社会的毒化。23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_课后练习见校本作业教学反思课 题范进中举课 型新授课 时2授课时间学 习目 标1、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把握作品的主题。一、 课前暖课。请你讲故事 话说范进进学回家 二、目标呈现,有的放矢。1、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把握作品的主题。三、自主学习,整体把握。1.课文以“范进中举”为时间节点,刻画了众多的“变”。请找出课文中写了哪些“变化”?2.范进中举前后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 项目中举前中举后吃 住 用地位项目中举前中举后对范进的称呼说话的态度 所带的礼品对嫁女的解释对相貌的评价对才学的评价能否考中对亲家母称呼3.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4.张静斋是城中望族,之前与范进素不相识,为什么会来拜会范进,而且还又送银又送房? 5.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四、合作探究,分析特色。1.范进反复说的“好”,到底好在哪里呢?2.课文写范进中举后发疯的原因是什么? 3.范进中举,喜极而疯,那么中举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 五、 直击目标,课堂检测。文中多处引人发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课后练习见学案教学反思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