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莓撬动大产业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322956414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4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草莓撬动大产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草莓撬动大产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草莓撬动大产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草莓撬动大产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草莓撬动大产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草莓撬动大产业 李会杰时下,正是大棚草莓集中上市的季节,在中牟县姚家镇的草莓棚里,绿叶白花间,一颗颗鲜红欲滴的草莓煞是喜人,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进棚采摘。“我们的日子像这草莓一样,越过越红火。”说起姚家镇的草莓种植史,“草莓大王”李峰如数家珍,“草莓种植在姚家镇已经有20多年了,这些年,经过不断品种改良、技术改进,姚家镇草莓早已在市场上打响了自己的品牌,成为了中国草莓十大生产基地之一。”李峰是姚家镇春岗村人,19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有了种植草莓的念头。于是,他不远千里从浙江农科院以3.5元一棵的价格买回草莓种苗100棵,当年繁育了3000多棵,种植了四分地。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季下来收

2、入4600多元。这个收入在当时是种小麦的10多倍。第二年,李峰盖了两座大棚,种了1.5亩草莓随着技术的成熟,李峰的收入连年增加。但是,由于土地质量和设施农用地不完善,制约了草莓种植的发展。据了解,春岗村土壤类型主要为风沙土,土壤肥力低,保土保肥能力差,水、土、肥流失较为严重,利用效率很低。了解情况后,中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部门职责,强化要素保障,把土地整治和土壤改良结合起来,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打造草莓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为农民增收提供持续动力,助推脱贫攻坚。该局统一规划了土地整治项目,结合区域特点,把土地整治作为重点工作,建立项目立项、规划论证制度,对每个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和

3、规划设计阶段,召集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进行现场踏勘和论证,充分听取专家和项目区内干部群众意见。同时,秉承土地整治“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思路,整合项目资源,做到区域统筹、整村推进,在追求新增耕地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土地整治质量。历时3年,中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全县7个村庄实施了沙质土地整治项目。在组织编制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时,该局坚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形特点和生产条件,选择不同的土地整治方式,从而保证了项目实施的高质量。通过对春岗村未利用地、废弃地、闲散地及中低产田集中进行平整,开发整治土地面積4000余亩,实现新增耕地面积200余亩。同时,实施水、电、路、林改造建设,确保了农

4、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灌、排水工程全部配套到位,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所有中低产旱田变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借助土地整治项目这股东风,姚家镇春岗村的草莓种植产业飞速发展,短短几年,从原来的几十亩,发展到了几千亩,成为春岗村的支柱产业。2005年4月,在李峰的组织下,中牟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春峰草莓专业合作社成立,并注册了“春峰”牌商标,实现了草莓种植产、供、销“一条龙”,有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难题。2017年,中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支撑保障和服务引领作用,让全县农村“沉睡资产”焕发了新的生机。该局协调资金600万元,对姚家镇“空心村”和部分未利用地进行开发复垦,新增高标准农田358亩,整理后农作物可较原来增产20%左右。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政府补助”新建了1787座钢构草莓大棚,14座日光温室。如今,在春岗村的带动下,姚家镇全镇草莓种植面积达1.5万亩,草莓成为姚家镇乡村振兴的助推剂。“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国土三调成果,科学做好空间规划。进一步盘活农村沉睡资产,让改革红利惠及农民、农村,积极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保驾护航。”中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刘国胜说。(作者单位:中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