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的标准

上传人:折*** 文档编号:322946456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评价的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学评价的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学评价的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学评价的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学评价的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评价的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评价的标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教学评价的标准 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价一体化教学设计 课题 1 观潮 时间 9月2日 课时安排 2课时 主备人 唐建伟 课型 阅读课 授课年级 四年级 授课教师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2022最新修订版)中对四年级上学期阅读课文的相关要求是: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

2、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幽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留神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开展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幽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珍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自然美景的第一课,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本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盛况,表达了祖国自然景观的壮阔。教

3、学时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自然景观的壮阔,培养他们喜欢大自然的情操。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词较少,生僻的句子较少,因此不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这些词语、句子,让学生边读边开展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呈现文字所描述的景象。这样学生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同时也品味了文字的魅力。学生们在此基础上举行朗读,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学习目标 1.学生(主体)能随文(条件)熟练(程度)认读(行为)“盐、屹等12个生字,在田字格(条件)中正确(程度)读写(行为)“潮、据等15个生字、正确(程度)读写(行为)“奇观、农历等词语。 2.学生(主体)能够正

4、确、流利(程度)地朗读(行为)课文,读出(行为)钱塘江大潮的壮阔(程度),能流利(程度)背诵(行为)课文第34自然段。 3.学生(主体)能边读课文(条件)边想象(行为)画面,并能联系上下文(条件)或结合生活实际(条件)体会(行为)句子的含义。 4.学生(主体)能学习(行为)依照时间顺序,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突出大潮给人带来的震撼的写法; 能体会(行为)用词的确切、生动,并且练习(行为)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预期目标 学习单元导语,知悉单元主题、语文要素。 1. 明确学习语文的要求: 2.了解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自然美景 语文要素

5、: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明了推荐理由。 学生明确单元主题、语文要素。 一、资料袋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后资料袋,初步感知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2.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潮图片,并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3.学生交流看到这些资料、图片后自己的感受。 4.是怎样用文字把这种汹涌澎湃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潮

6、据 堤 阔 盼 滚 顿 逐 渐 堵 犹 崩 震 霎 余 学生认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引导学生留神:“阔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活字要写得略窄些; “盼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左右同高;“逐是半包围结构,“豕要写得略窄。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投影学生书写的生字,同步指导。 4.词语学习。 (1)课件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读一读。 课件出示: 奇观 农历 据说 广阔 人山人海 滚动 即刻 渐渐 犹如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霎时 余波 仍旧 (2)学生交流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如在理解“山崩地裂时,可以联系上下文去

7、理解。上文提到“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想象画面,钱塘江大潮宛如万马奔腾而来,其声势之浩大,有如天地崩裂一般,令人神往而敬畏。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段话。 (4)通读课文,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钱塘江大潮? 预设:气势磅礴、汹涌澎湃、排山倒海、惊涛骇浪、波澜壮阔等。 (板书:气势磅礴)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从读中弄懂文意,从读中感受的情感。下面就让我们再次精心地读读课文吧。 2.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 在读中思考:在描写钱塘

8、江大潮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学生读课文,找关键词,并回复问题。 教师指导:本文是依照时间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通过以下词语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 这一天早上午后一点左右过了好久 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的写作顺序。 四、指导书写 1.教师提醒; 书写时,坐直,保持身姿的正确,握笔姿态。 2.书写规范,留神字结构布局,观测,模仿,写美观。 提醒学生规范书写。 其次课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预期目标 一、复习回想、引导探究主题 1.复习生字词,听写。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查听写状况。 课件出示: 奇观 农历 据说 广阔 人山人海 滚动 即刻 渐渐 犹如 齐

9、头并进 山崩地裂 霎时 余波 仍旧 2. 思考课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引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3. 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述这一“天下奇观的?(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 4. 找出表达这种顺序的词句。 抬头东望、等着,盼着,潮来了,潮头东奔西去等词句。 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面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品读重点句子、感受澎湃之美 1.上节课,我们通过图片了解了钱塘江大潮。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文字描述来了解这一“天下奇观。请同学们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从第1自然段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获取的信息各抒己见。 预设1:从“自古以来这个词语

10、中,我知道了钱塘江大潮存在了大量年。 预设2:从“天下奇观一词可以看出,钱塘江大潮是独特的、世间少见的景观。 师总结:第1自然段,一句话就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自古以来,从时间上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潮由来已久; “天下奇观则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潮的独特世间少有。(板书:天下奇观) 2.赏析第2自然段,登上了大堤,看到了哪些景物? (1)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这段文字,交流:观潮的最正确时间是什么时候?最正确地点在哪里?潮来前的情景是怎样的? (3)学生自读,圈画相关景物。 (4)教师指名回复,其他学生专心听,并即时举行补充。 师总结:我们抓住描写景物的关键词句,开展丰富

11、的想象,能够在脑海中浮现潮来前的景象。这段文字描写了潮来前的情景。概括交代了观潮的最正确时间八月十八,最正确地点海宁市的盐官镇,运用成语描写了潮来前的情景若隐若现、人山人海。 3.赏析第34自然段。 (1)放录音,听范读第34自然段。 (2)品析第34自然段的朗读方法。 师总结:读第3自然段时,语速要略慢一些,声音要稍微宁静一些,要把“宁静表达出来。读第4自然段时,语速要快,声音要高亢,要表达出慌张的气氛。 (3)学生自读第34自然段,指名读,全班同学举行评价。 (4)默读并思考:潮来时的过程是怎样的?圈画出关键词语。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教师即时补充、改正。 课件出示: 第3

12、自然段 潮的声音:“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直接描写) 人的活动:“人声鼎沸“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人群又沸腾起来。(间接描写) 潮的样子:“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直接描写) (5)细读第4自然段,找出重点语句,说说是怎样描写大潮的。 学生读第4自然段,找重点语句,并在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第4自然段 潮由远及近的变化:“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潮水的气势:“白浪翻滚“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播放大潮视频,半分钟即可) 潮水的声音:“那声音宛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哆嗦起来。 师总结:细

13、致描写了大潮的变化:从远处的白线到近处的白浪再到近前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声音:“山崩地裂。这样的直接描写让我们对大潮的认识更加清楚,对大潮的恢宏气势感受得更加深刻。 (6)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读了这两段文字,对钱塘江大潮有了怎样的新认识? 学生读第34自然段,想象画面,并描述头脑中想象的画面。 预设:读了文字,我能想象出大潮由远而近,迫近人们。一开头,大潮只是像一条白线,然后渐渐拉长、变粗,到后来白浪翻滚,浩浩荡荡,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4.读结果一个自然段,思考:潮过后,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试着找出重点词语并举行分析。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霎时说明时间很短,点明潮涌

14、速度之快。“奔腾西去、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表达出潮头汹涌,余威犹在。“仍旧写出了“潮前静潮来动潮过静的变化。这段文字更加衬托出钱塘江大潮的宏大,表达出对这一奇观的称赞之情。 5. 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感受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6. 拓展刘禹锡的浪淘沙,练习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边读边想。在读中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在读中感受祖国河山的壮阔,激发学生喜欢祖国河山的情感。 三、总结课文、学习写法 1.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对景物描写方法有了怎样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 预设:在描写景物时,我们可以使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我们可以运用直接描写来表达景物特点,用间接描写来举行衬托。这样双管齐下,会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2.这篇文章是依照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 学生找关键词,并在全班交流,教师即时引导。 预设:运用时间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从“早上“午后“过了好久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学生了解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描写景物的顺序,培养他们的写作才能。 四、扮演导游,拓展延伸 教师:为让更多的天下人领会钱江潮的“天下奇观,请大家做一次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