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21788987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课件(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教育学的教育、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与发展教育与人、社教育与人、社会的发展会的发展教育的目的与教育的目的与制度制度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中学课程中学课程课程的基础知识课程的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中学教学中学教学教学的基础知识(概述、方法、过程、组织形式、原则)教学的基础知识(概述、方法、过程、组织形式、原则) 学习心理学习心理认知过程认知过程学习心理学习心理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中学德育中学德育德育的基础知识德育的基础知识品德的形成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发展道德发展理论道德发展理论发展心理发展心理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情绪发展人格发展人格发展心理发展心理发展心理辅导

2、心理辅导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班级管理与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教师心理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班级与班级与班级管理班级管理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教师心理教师心理模模 块块比比 例例题题 型型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教学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德育中学德育68%68%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辨辨 析析 题题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中学课程中学课程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32%32%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简简 答答 题题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合合 计计100%100%单单 项项 选选 择择

3、题题 : 约约30%30%非非 选选 择择 题题 : 约约70%70%单选(28%)212=42简答(27%)410=40辨析题(21%)48=32材料分析(24%)218=36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目录目录 第二章 中学课程 第三章 中学教学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目录目录 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六章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第七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七节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五节 教育

4、制度 第六节 教育目的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教育育一一词词的的由由来来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尽心上上1.1.在我国,最早把在我国,最早把“教教”和和“育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A.A.孔子孔子B.B.孟子孟子C.C.荀子荀子D.D.老子老子1.1.在我国,最早把在我国,最早把“教教”和和“育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A.A.孔子孔子B.B.孟子孟子C.C.荀子荀子D.D.老子老子1.1.在在我国,最早把我国,最早把我国,最早把我

5、国,最早把“教教教教”和和和和“育育育育”连在一起使用的连在一起使用的连在一起使用的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人是(人是(人是( )。)。)。)。A.A.A.A.孔子孔子孔子孔子 B.B.B.B.孟子孟子孟子孟子 C.C.C.C.荀子荀子荀子荀子 D.D.D.D.老子老子老子老子教教育育的的概概念念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1.广义的教育概念:广义的教育概念: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

6、教育和家庭教育。2.2.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概念:概念:主要指主要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动。教教育育的的概概念念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1.1.1.一般而言,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一般而言,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一般而言,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一般而言,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A.A.A.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学校教育B.B.B.B.家庭教育家庭

7、教育家庭教育家庭教育C.C.C.C.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社会教育D.D.D.D.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社区教育2 2 2 2【2013201320132013年上全国教资真题年上全国教资真题年上全国教资真题年上全国教资真题】【】【】【】【辨析题辨析题辨析题辨析题】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3.3.3.3.【辨析题辨析题辨析题辨析题】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学学校校教教育育的的三三要要素素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

8、产生与发展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1.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接的教育者。2.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3.3.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包括:或者说中介。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学学校校教教育育的的三三要要素素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1.1.1.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

9、的要素是( )。)。)。)。A.A.A.A.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 B.B.B.B.教师和教科书教师和教科书教师和教科书教师和教科书C.C.C.C.学生和教科书学生和教科书学生和教科书学生和教科书 D.D.D.D.教学内容和手段教学内容和手段教学内容和手段教学内容和手段2.2.2.2.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A.A.A.A.主体主体主体主体B.B.B.B.客体客体客体客体C.C.C.C.教的主体教的主体教的主体教的主体D.D.D.D

10、.学的主体学的主体学的主体学的主体教教育育的的本本质质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质的规定性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第一,教育是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独有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的社会现象。第二,教育是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行培养的过程。第三,在教育这种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第三,在教育这种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

11、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教育育的的本本质质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1.1.1.中外教育史上对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存中外教育史上对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存中外教育史上对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存中外教育史上对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这个基本点是(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这个基本点是(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这个基本点是(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这个基本点是( )A.A.A.A.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B.B.B.B.教育是增长人的知识的活动教育是增

12、长人的知识的活动教育是增长人的知识的活动教育是增长人的知识的活动C.C.C.C.教育是培养人的能力的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能力的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能力的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能力的活动D.D.D.D.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2.2.2.2.【辨析题辨析题辨析题辨析题】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教教育育的的社社会会属属性性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1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具有永恒性(2 2)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历史性(3 3)教育

13、具有)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一是: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二是: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二是: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三是:三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教育育的的社社会会属属性性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1.1.1.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表明教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表明教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表明教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具有(育具有(育具有(育具有( )。

14、A.A.A.A.依赖性依赖性依赖性依赖性B.B.B.B.继承性继承性继承性继承性C.C.C.C.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D.D.D.D.历史性历史性历史性历史性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说学说主张主张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神话起神话起源说源说教教育育是是由由人人格格化化的的神神(上上帝帝或或天天)所所创创造造的的,教教育育体体现现神神或或上上天天的的意意志志,使使人人皈皈依依于于神神或或顺顺从从于天。于天。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都持这种观点点生物起生物起源说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生存本能。利托尔诺、利托尔诺、沛西沛西能能心理起心

15、理起源说源说教教育育起起源源于于儿儿童童对对成成年年人人的的一一种种“无意识模仿无意识模仿”。孟禄孟禄劳动起劳动起源说源说教教育育起起源源于于劳劳动动过过程程中中社社会会生生产产需需要要和和人人的的发发展展需需要要的的辨辨证证统统一。一。米丁斯基、米丁斯基、凯洛夫凯洛夫教教育育的的起起源源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2014年上半年)。 A.延续性B.模仿性C.社会性D.永恒性 教教育育的的起起源源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 1

16、)无阶级性、公平性)无阶级性、公平性。(2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3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4 4)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教教育育的的发发展展历历程程 根据社会生产方式的构成特点来划分,可把根据社会生产方式的构成特点来划分,可把教育划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划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教育。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和发展2.2.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考点考点1 1:中国学校产生的时间:中国学校产生的时间夏商时期夏商时期考点考点2 2:中国奴隶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中国奴隶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六艺六艺考点考点3 3: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四书五经四书五经考点考点4 4:西方奴隶社会两个主要国家的教育特点:西方奴隶社会两个主要国家的教育特点:A A:古希腊的教育特点:古希腊的教育特点崇文(崇文(“文艺青年文艺青年”)B B:古斯巴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