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民俗(2)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321788475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0.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民俗(2)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居住民俗(2)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居住民俗(2)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居住民俗(2)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居住民俗(2)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民俗(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民俗(2)(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居住民俗居住民俗一、居住民俗概述一、居住民俗概述居住民俗居住民俗 就是指一个国就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阔民家、民族或地域的广阔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如居所新建时的一系列仪如居所新建时的一系列仪式,居所内部物品的摆设,式,居所内部物品的摆设,家庭成员住房的分配以及家庭成员住房的分配以及住房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住房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1、居住民俗的形成、居住民俗的形成自从地球上产生了人类以来,就出现了他们自从地球上产生了人类以来,就出现了他们赖以休养生息的居住处所,但

2、由于当时人类赖以休养生息的居住处所,但由于当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限制以及外界条件的恶劣,改造自然的能力限制以及外界条件的恶劣,所以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只能是利用各种天所以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只能是利用各种天然空间,如穴居、巢居等。随着生产力的逐然空间,如穴居、巢居等。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开展,出现了人工住所的营建,在步提高和开展,出现了人工住所的营建,在世界各地因自然条件的不同,又产生了迥然世界各地因自然条件的不同,又产生了迥然不同的居住方式,而居住民俗的形成是随着不同的居住方式,而居住民俗的形成是随着居住方式这个物质根底的演进而演变的。居住方式这个物质根底的演进而演变的。根据人类居住方式的变化

3、,可以将居住民根据人类居住方式的变化,可以将居住民俗分为三个时期:俗分为三个时期: l居住民俗的创始期居住民俗的创始期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是利用天然生成的洞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是利用天然生成的洞穴和树洞等自然空间,经过适当地加工而形穴和树洞等自然空间,经过适当地加工而形成的穴居和巢居。在穴处巢居时代,已经开成的穴居和巢居。在穴处巢居时代,已经开始具有了原始的一些居住习俗。始具有了原始的一些居住习俗。首先是实行原始的群居,大家共处一室,共首先是实行原始的群居,大家共处一室,共同抵御外界的侵害。同抵御外界的侵害。其次是生死的分居,其次是生死的分居,例如北京周口店的例如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遗址中,上山

4、顶洞遗址中,上层洞穴是活人居所,层洞穴是活人居所,而下层那么作为死而下层那么作为死者的葬地。者的葬地。其三是住所的不稳定性,以采集渔猎为主的经济其三是住所的不稳定性,以采集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迫使他们不得不经常进行迁徙,这也就导致了生活迫使他们不得不经常进行迁徙,这也就导致了他们住所的经常更变。他们住所的经常更变。 2居住民俗的过渡期居住民俗的过渡期风篱也许是人类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风风篱也许是人类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风篱是一种容易建造的古老居住形式,结构简篱是一种容易建造的古老居住形式,结构简单,用树干或树枝插入土中,构成一面坡式单,用树干或树枝插入土中,构成一面坡式的墙,其上覆盖树皮、树

5、枝、茅草之类,用的墙,其上覆盖树皮、树枝、茅草之类,用来遮风挡雨。如澳大利亚现已灭绝的塔斯马来遮风挡雨。如澳大利亚现已灭绝的塔斯马尼亚人,非洲的希须曼人,美洲的印第安人尼亚人,非洲的希须曼人,美洲的印第安人和亚洲印度的安达曼人都曾使用风篱作为居和亚洲印度的安达曼人都曾使用风篱作为居住之所。在我国最为典型的是四川左所的摩住之所。在我国最为典型的是四川左所的摩梭人的风篱。梭人的风篱。比原始的风篱更进一步的是古老的帐篷,它与风比原始的风篱更进一步的是古老的帐篷,它与风篱一样具有建造和移动的特点。如我国东北地区篱一样具有建造和移动的特点。如我国东北地区的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的赫哲、鄂伦春、鄂温

6、克等民族的“仙人柱、仙人柱、“撮罗子以及美洲印第安人的撮罗子以及美洲印第安人的“天幕等。天幕等。风篱与原始帐篷是巢居与后来各种居所的一风篱与原始帐篷是巢居与后来各种居所的一种过渡形式,因此它所表达的居住民俗也就种过渡形式,因此它所表达的居住民俗也就存在着前后相连的过渡特征:存在着前后相连的过渡特征:一是住所仍稳定,简便易建的风篱与古老帐一是住所仍稳定,简便易建的风篱与古老帐篷适应了他们不断迁徙的需要,但同时有向篷适应了他们不断迁徙的需要,但同时有向固定住所转化的趋势。固定住所转化的趋势。二是出现了火塘。由于风篱与原始帐篷不能二是出现了火塘。由于风篱与原始帐篷不能构建出宽广的室内空间,因此原始群

7、居已经构建出宽广的室内空间,因此原始群居已经被家庭单居所代替,而火塘那么是家庭居住被家庭单居所代替,而火塘那么是家庭居住的象征。的象征。3居住民俗的开展期居住民俗的开展期随着社会的开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出现,随着社会的开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出现,人们逐渐改变了漂泊迁徙的生活,这反映在人们逐渐改变了漂泊迁徙的生活,这反映在居住方式上便是定居的产生。由于世界各地居住方式上便是定居的产生。由于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以及文明进化程度的不同,于是出自然环境以及文明进化程度的不同,于是出现了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民间居住类型。现了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民间居住类型。既有土木结构的,也有砖石结构的;既有窑既有土木结构

8、的,也有砖石结构的;既有窑洞,也有平房;既有有顶有壁的,也有无顶洞,也有平房;既有有顶有壁的,也有无顶无壁的,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无壁的,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对应于五彩缤纷的居住建筑,表达在居住方式对应于五彩缤纷的居住建筑,表达在居住方式上民俗的特点也就更加明显。上民俗的特点也就更加明显。第一,这一时期的民居表达了浓厚的文化内涵。第一,这一时期的民居表达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北京四合院的出现,既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北京四合院的出现,既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产物,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证。产物,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证。第二,居住类型的多样化,导致居住民俗的多第二,居住类型的多样化,导致居住民俗的

9、多样化。中西并存,古今并存就意味着一个国家、样化。中西并存,古今并存就意味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地区中都有各种不同的居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地区中都有各种不同的居住习俗。住习俗。居住民俗的形成居住民俗的形成 分期分期 居住方式居住方式 特点特点 创始期始期穴居、巢居穴居、巢居原始群居原始群居 、生、生死分居、不死分居、不稳定定 过渡期渡期风篱、原始、原始帐篷篷住所住所稳定化定化趋势、出出现火塘火塘 形成期形成期帐篷、窑洞、干篷、窑洞、干栏式、庭院式等等式、庭院式等等体体现深厚的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居住民俗内涵、居住民俗的多的多样化化2、居住的惯制、居住的惯制居住惯制是指各国、各地区、各民族

10、的人们居住惯制是指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们在居住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风俗习惯,是在居住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风俗习惯,是由家庭关系、房屋结构、传统习惯等诸因素由家庭关系、房屋结构、传统习惯等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综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合体系。这种居住的风俗习惯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这种居住的风俗习惯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面: 1人与火塘的突出作用人与火塘的突出作用火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火在人类的生活中,火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火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火神崇拜和有关火的种种占有重要的地位,火神崇拜和有关火的种种神话与传说,足以说明这一问题。在居住

11、民神话与传说,足以说明这一问题。在居住民俗中,关于火塘的设置和有关火的种种禁忌,俗中,关于火塘的设置和有关火的种种禁忌,也有有力的证据。也有有力的证据。火是御寒取暖,饮食起居之必备。人类自火是御寒取暖,饮食起居之必备。人类自从引来和保存了火种以后,便在居住的处所从引来和保存了火种以后,便在居住的处所燃起了常年不息的火堆,用于烧烤食物,照燃起了常年不息的火堆,用于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防御野兽。这样,不仅增强了人们明取暖,防御野兽。这样,不仅增强了人们的体质,而且有可能突破一些自然的限制,的体质,而且有可能突破一些自然的限制,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火塘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正是

12、因为火有如火塘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正是因为火有如上的功用,所以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便上的功用,所以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便成了家庭饮食、取暖、议事、睡眠的中心场成了家庭饮食、取暖、议事、睡眠的中心场所。所。 火塘边座次、睡次的区别。瑶族男尚左,火塘边座次、睡次的区别。瑶族男尚左,女尚右,长者坐上首,晚辈坐下首。云南的女尚右,长者坐上首,晚辈坐下首。云南的普米族在火塘周围设铺,左侧为男铺,右侧普米族在火塘周围设铺,左侧为男铺,右侧为女铺,互不逾越。生活在巴西境内亚马逊为女铺,互不逾越。生活在巴西境内亚马逊河丛林深处的威士土人那么围绕火堆,吊起河丛林深处的威士土人那么围绕火堆,吊起几张床,其中一张

13、靠近火堆的吊床是家长的几张床,其中一张靠近火堆的吊床是家长的卧榻,其余吊床为孩子所有。卧榻,其余吊床为孩子所有。 火塘是神圣的地方、例如在火塘的上方一火塘是神圣的地方、例如在火塘的上方一侧,是供家神、祖先神的地方,任何人不许侧,是供家神、祖先神的地方,任何人不许触动。平时不许从火塘的上方跨过去,不准触动。平时不许从火塘的上方跨过去,不准用脚蹬火塘里的三角架,不许用利器刀、用脚蹬火塘里的三角架,不许用利器刀、剑等捅火,不准将吸水泼人火中。剑等捅火,不准将吸水泼人火中。 2住房的分配住房的分配住房的分配是居住惯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住房的分配是居住惯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表达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尊卑、长

14、幼关系,它表达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尊卑、长幼关系,不同辈分的人,占据着不同的住室和位置。不同辈分的人,占据着不同的住室和位置。由于居住类型的不同,因而住房的分配也存由于居住类型的不同,因而住房的分配也存在一些差异。在一些差异。比方,东北地区的满族,一般有两间正房,比方,东北地区的满族,一般有两间正房,外屋是厨房,里屋有三铺炕,南北西三面炕外屋是厨房,里屋有三铺炕,南北西三面炕构成构成“匚匚字型,俗称万字炕。西炕为贵,字型,俗称万字炕。西炕为贵,供奉祖宗牌位。家中来贵客住西炕,北炕为供奉祖宗牌位。家中来贵客住西炕,北炕为大,家中长辈多住北炕,南炕为小,小字辈大,家中长辈多住北炕,南炕为小,小字辈的姑

15、娘和媳妇住南炕。的姑娘和媳妇住南炕。 3公房公房公房其实是另一种特殊形式的住房分配,这公房其实是另一种特殊形式的住房分配,这是一种独特的景观,它保持了原始社会的生是一种独特的景观,它保持了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活习俗。云南彝族男女青年十六七岁以后就不再住在云南彝族男女青年十六七岁以后就不再住在家中,而是和一些年龄相仿的同性青年住在家中,而是和一些年龄相仿的同性青年住在一起。男青年住的房子称一起。男青年住的房子称“男公房,女青男公房,女青年住的房子称年住的房子称“女公房女公房,一般尽量按血缘,一般尽量按血缘关系同室而居。每所公房少那么二三人,多关系同室而居。每所公房少那么二三人,多那么一二十人。那

16、么一二十人。一天劳动结束后,女青年一天劳动结束后,女青年在自己公房燃起火塘里的在自己公房燃起火塘里的火,坐在火塘边聊天,等火,坐在火塘边聊天,等待男青年的光临。届时,待男青年的光临。届时,男青年带着三弦、二胡、男青年带着三弦、二胡、月琴等乐器踏歌而来。但月琴等乐器踏歌而来。但是,男青年绝对不能到与是,男青年绝对不能到与自己有血亲关系的女青年自己有血亲关系的女青年公房去玩,也不能邀请她公房去玩,也不能邀请她们到自己的男公房来玩。们到自己的男公房来玩。汉族的公房主要用以村民聚会、议事,或设汉族的公房主要用以村民聚会、议事,或设社仓储粮。由村民们集资兴建。在印度的一社仓储粮。由村民们集资兴建。在印度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存在公房,但他们的公房除些少数民族中也存在公房,但他们的公房除作为谈情说爱的场所外,还是一个学习劳动作为谈情说爱的场所外,还是一个学习劳动技能和举行文化活动的天地,并且还有专人技能和举行文化活动的天地,并且还有专人进行监管。进行监管。 4人畜分居,人神有别。人畜分居,人神有别。畜圈的修建因地而异,牧业民族修大型畜圈,畜圈的修建因地而异,牧业民族修大型畜圈,围养牲畜。家畜、家禽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