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3000字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321001559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3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3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30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30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3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3000字(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3000字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2007-11-18 12:22内容提要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我比较赞同爱情说的观点。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自居易井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用一生浓郁深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关键词爱情 政治 历史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闲时,曾与好友陈鸿、

2、王质夫外出旅游至马嵬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揣摸、回味、感受。尤其是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那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而表现了爱情的长存,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白居易的身世及当时的政治环境可以看出,白居易以为一个封建君王要能够

3、做到象前期励精图治的唐明皇那样,关键在于“不惑”。因为“不惑”是选贤任能的条件和前提。而唐明皇的后半生正成为反证。白居易正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性的君王来警示今王引以为戒的。因此,诗中有些问题就容易理解了,如写杨贵妃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避开唐明皇抢儿媳妇的史实不谈,将他们的爱情描写得纯真坚贞,到后来,写唐明皇到了国破妃亡的时候仍然还不悔悟,还要上演“人鬼情未了”的标准爱情悲剧,把一个何等痴情的君王展现在读者面前。然而正是因为他是君主,所以他的“痴情”和“重色”才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如此看来,当了解了白居易对唐明皇的看法以及他的写作目的之后,便不难看出,表面上的矛盾实非矛盾,而是作

4、者的匠心所在。白居易生处中晚唐时段,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长恨歌所涉及的安史之乱历史题材,或许可以写成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但他却选择了另外的主题,这源于诗人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其道德主题并不体现在直接的政治批评中,而是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规范人们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行为,感情主题与历史主题交织在一起。应该说白居易在此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道德禁忌,或

5、者说,他对道德问题的看法比较单纯。礼防所不容的事情不能做,人本有的情欲也应有适当宣泄。但即使在礼防较宽的唐代,白诗的这种公然将“重色”、“风情”当作诗歌主题,尽情讴歌女性美的描写也已经对某种道德规范和文学模式造成了冲击。他在道德与感情之间有时也有非此即彼的选择,有些可能更为无形但却约束人心的道德锁链是他不愿接受而抛在一边的。白居易在道德与感情问题上也常常陷于困境,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必然发生过若干次精神危机,他的感情生活也许肯定会有不少难言的隐衷吧!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长恨歌这首诗歌的前半部分作者采用了写实的手法,直露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整个诗歌的开头就用了“汉皇重色思倾国”这么

6、一句蕴含着作者深深的讽刺色彩的句子,点开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更是为下文的叙事性的诗歌内容的书写作了铺垫,从杨玉环被选至“君王侧”,接着又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更为后来的安史之乱的发生埋下了伏笔,更从侧面揭示出出安史之乱发生的必然性。这里作者对唐明皇的昏庸予以了极大的批判,但是作者注意到了民愤的重要性,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用反映社会动态的民歌、民谣“姊妹兄弟皆裂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来进行攻击,的确有着明显的讽喻效果但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的同时,从爱情的角度又是对唐明皇爱情悲剧的同情及对他所对爱情专一的大加褒扬,上半部分所述及的他重色倾国导致了自己爱情悲

7、剧的发生,却在唐明皇身上所体现出的因果报应又恰恰是民众所愿望的,毕竟是谁种下的种子,谁就要承担自己所造成的后果。现实已经给予了他应有的报应,然而恰恰是这么一个报应,却突显出爱情的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如果题材不是这么一个具有戏剧性色彩的特殊例子,那么还会有作者的这首长恨歌在当时的广为流传?也不会有“长恨歌主”的美誉,可以说这后半部分才是“长恨”的正文。如果没有后面道士求神的幻想部分,就不可能有“归来池苑皆依旧”一段传神的描绘,在海上仙山的奇特境遇描写,所虚构的人物形象生动,让它有了与现实生活场景中一样的真实感觉,然而正是这让人感到真实而欣慰的场面的虚构,才有了最后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8、”的感叹。恰恰正是这一个感叹暗示了唐明皇重色倾国造成这无可挽回的终身恨事,也正是这种感叹暗含着讽意。和整个诗歌的开头一样的讽刺之意,这里是对整个诗歌的最后点题。开头或者说是前半部分只是在论述“长恨”的原由和结果,即唐明皇昏庸所导致社会动荡和爱情结局的讽刺。而这之后在“长恨”的正文即是在诗歌的后半部分中看到结局所体现出的同情以及对爱情专一的赞美成了主题思想的一大部分。我认为长恨歌并非是一篇政治讽谕诗,而是一篇歌颂爱情的诗篇。如果说李、杨的生离死别是个爱情悲剧的话,那么,这个悲剧的受害者恰恰正是悲剧的制造者自己,这无法不叫人遗憾。长恨歌所写的历史题材是依照史实想像而成的帝妃间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主

9、人公唐玄宗又是唐朝历史兴衰转折期中的关键人物。由于受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读者对于长恨歌的认识,便常常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游移,把艺术形象当作历史真实人物看待或者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同文学批评混淆起来,或者以伦理的批评来取代审美评价,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困惑与分歧。这种分歧,大概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吧。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长恨歌实际处于这样一个交汇点上:它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和心理题材。假若白居易真的把这个故事写成讽喻诗,使全诗充满讽刺与说教,其艺术价值将会如何,我想,这是昭然若揭的。诗人以历史为素材,又不拘囿于史实,在文学与历史的

10、隔膜中求得平衡,超越时空局限,并与人们普遍意义上的情感产生共鸣,因而取得审美意义上的成功。读者掩卷之余,甚至会忽略造成这一爱情悲剧的根源,而完全将审美意识集中于李、杨之间缠绵悱恻、难舍难分的感情渲染。生离死别的悲痛、绵绵长恨的情思、宛转动人的传说、虚无缥缈的仙境完全将读者带进一个透明的纯情世界,它没有尘世间的喧嚣与龌龊,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理想。正是由于诗人追求功利的淡化与艺术的深化,以“情”为中心,描绘了中国版的“人鬼情末了”的动人场景,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作品。文中对人性美的歌颂使读者之间产生了互动,惟其绵绵“长恨”的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使此诗获

11、得了永恒的魅力。第二篇:一篇长恨有风情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析辩 6200字一篇长恨有风情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析辩【论文关键字】白居易 长恨歌 主题 风情 感伤【论文摘要】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讽谕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本文持爱情说: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肯定白居易井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长恨歌自产生之日起,对主题的看法、理解就有分歧,时至今日多种主题说仍然存在,综合看大致有三种说法,即“讽谕说“(暴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恨其误国)、“爱情说”(歌颂唐明皇与杨贵妃真

12、挚专一的爱情)、“双重主题说”(指爱情悲剧的双重性、人物性格的双重性、作者态度的双重性。剧中男女主人公既是悲剧的制造者,又是悲剧的承受者;既是祸国殃民的统治者,又是美好爱情的体现者;作者原本有“惩尤物,窒乱阶”的意图,但在具体描写中赞扬二人爱情的成分却占据了主导地位)。现在一般都认为:“双重主题说”比较符合作品实际,笔者则认为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篇。说它是写爱情的,根据是这样:(一)这是一首描写爱情悲剧的长诗。说长恨歌是一首描写爱情悲剧的长诗,一般不会产生歧义。因为悲剧故事的始末在诗中表达得十分清晰:全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为开端,先写杨玉环入宫,受专宠;次写马嵬兵变及李、杨爱情悲剧结局;再写

13、唐明皇奔蜀及回宫后对贵妃的笃诚思念;最后借助想象的翅膀,写贵妃死后成仙,对玄宗一往情深,并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束整个故事。该诗不仅故事完整,而且情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诗的后半部分想象、虚幻了一个恍惚迷离,“虚无飘渺”的别开生面的仙境,使杨贵妃死后的艳艳形象再现于蓬莱,沟通了天上人间永远不存在的爱情。这使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的故事就不再是简单的纪实诗,而成了一个经过艺术再创造的更带有典型意义的悲剧。这种仙化式的悲剧结局,是作了喜剧处理的。它不仅写出了李、杨至死不渝的爱情,而且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死而复生、恩爱不绝的奇迹。我们说这是一种主观愿望的表现。可以说这样处理

14、不是必然的生活逻辑,不是生活中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或者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只是诗人认为应该发生的事情,希望发生的事情,这是一种主观化的情节,不是客观化的。它是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欣赏习惯的。读者、观众都不希望“好人”死绝,更不愿哭着离开剧场。这大团圆结局,与中国古典美学追求有关,是民族传统、哲学基础所决定了的。长恨歌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最终以悲剧结局,这反映出了诗人对他所认识所描绘的那部分社会生活的基本评价和基本态度,而且这爱情悲剧是能够统帅全诗灵魂的;至于纵欲失政等政治因素可作为背景、典型环境来考虑。这爱情悲剧作为主要线索来分析、评价。那长恨歌的爱情说也就好解释了。从客观上说,帝妃之

15、间的爱情故事,在我们今天看来与一般人是不一样的,有其独特性,这里富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男女主人公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而且对唐朝历史的兴衰、国家的安危起着很大的作用。这样就容易使读者、评论家游移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往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混同于对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评论,而产生理解上的分歧、困惑。其不知文学家、艺术家在表现一个历史人物时,既可能写他的全貌,也可以截取他性格中的某个侧面,从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或感情。在具体描写环境中给人物提供可信的依据,即塑造出历史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唐明皇“重色”的性格特征可谓淋漓尽致矣。诗的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就高度概括了他的性格特征。而杨贵妃则着重体现在“倾国”

16、的外貌上,写她的妩媚、娇态、风姿、“天生丽质”。这形象既富于个性又十分鲜明。作为一首爱情诗来看待,它不同于一般爱情诗的地方,还在于把政治历史事件作为背景来处理,作为爱情悲剧的典型环境。逸乐误国,甚至导致安史之乱,这只是一个方面,同时它也导致了自身无可挽回的大悲剧。可一味囿于“女色亡国”却是一种偏见。必须看到,“开元之治”的断送,绝不仅仅于此,更主要的是唐代各种社会矛盾白热化的结果。如民生凋弊、外患频仍、藩镇割据、宦官朋党的斗争,愈演愈烈。这些棘手的复杂矛盾,唐明皇无法改变,就是有识之士,也是宏图难展。而这昏暗的现实就成了悲/zxlw/剧的必然条件和典型环境。我们说,长恨歌不仅以唐明皇、杨贵妃两个历史人物为男女主人公,还写了重大历史事件。如“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玄宗幸蜀”(干乘万骑西南行)、“马嵬兵变”(六军不发无奈何)等。我们认为,创作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