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调测试卷 (1)

上传人:狼**** 文档编号:320843401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调测试卷 (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调测试卷 (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调测试卷 (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调测试卷 (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调测试卷 (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调测试卷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调测试卷 (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调测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檀香刑出版后,尽管一如既往地受到某些“谀(y)评家”的狂热吹捧,但也受 到众多敢于刎(wn)“烂苹果”的文学批评家的良知批判。B诗坛旗杆林立,好像一股旋(xun)涡,想说些中(zhng)肯一点的话也插不上嘴, 被性情偏狭者盯上,弄不好就卷进去,成为旋涡里的一滴水。C我十余岁下乡谋生,每天田滕地珑、灯下桌前折腾文字,从那时起近一甲子,虽无可自矜(jn),所幸终日孜孜矻(q)矻,与文学相伴了一生。D在娓娓道来的叙事里,常常流溢出格言式的句子,简约,醒目,哲学味实足,但不 是一惊一乍(

2、z)地教训人,而是按捺(n)不住的自省。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她开着一家服饰公司,售卖两种自有品牌。成都、北京、丽江的分店,悉数营造出旺 铺模样。自产自销的货品,多为丝质、麻质、棉质布料与绣片嫁接。【甲】绣片一律新奇,却又老旧,明清以来的不少,少数民族的居多,印证一个常识:无处批发,便为稀罕。乙张书林指导设计师绘图(亦有客户自出创意),工人再依样加工。从头到脚的行 头,帽、衣、包、鞋,暗藏无处不在的破坏性,或者包罗如影随形的建设性。【丙】比方说。同一条裙子,上半截柔媚,下半截嚣张,同一件上衣,左半边素静,右半边张狂。这一来,就连青枝绿叶的顾客,亦会有不同“站队”,有的人不喜,有的人爱

3、极。张书林收绣、制衣、开店,三教九流,经多见广,遂心血来潮,将种种心得诉诸笔墨。不过幸获成都时代出版社赏识,催生出散文集寻绣记。此书从皮到瓢,均让人陌生,一时众口相传,成为书界珍品。(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律B青枝绿叶C不过D众口相传(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导演没有用特殊拍摄视角渲染惊险场面,也没有刻意加快叙事节奏制造紧张氛围,从 而避免了 “戏”没有掩盖角色性格塑造的现象。B传承马派艺术,最重要的是要学习传承马连良先生的创新精神,提升综合审美素养, 在充分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广采博纳、兼收

4、并蓄。C我们看到,博物馆正致力于观众进行深层次、多角度良性互动,如举办博物馆日主题 论坛等活动,让更多人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D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不仅中老年参展观众对海鸥表、上海表青睐有加,很多年轻消费 者也对老字号腕表品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例如,将氧化铝称为“陶土”,氧化钙称为“碱 土 等,事实上,稀土是钢、镜、钮等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因为当时冶炼提纯难度较大, 用于提取这类元素的矿物比较稀少,而且获得的氧化物难以熔化,也难以溶于水,也很难分 离,且外观酷似“土壤,故人们称之为稀土, 这一名称从18世纪沿用至今。现实中,小到

5、手机屏幕、数码相机,大到导弹、雷达、潜艇,稀土无处不在。作为不可 再生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它有“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之称,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 和军工领域。稀土分轻稀土和重稀土,两者的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 它们在矿物中共生情况和离子半径皆不同。在应用上,轻稀土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假稀土, 虽然存量大、应用广,但价值相对低廉;而重稀土资源稀缺,可用于航天、军事、国防及新材 料合成等高科技领域,价格昂贵,可替代性小。某中学校园电视台打算利用上述语段做一个介绍“稀土”知识的科普小视频,视频分三 个板块,请你为这三个板块各设计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5阅读短诗,根据内容和对

6、应的形式进行仿写。我不和你谈论诗艺/不和你谈论那些纠缠不清的隐喻/请离开书房/我带你去广袤的田 野走走/去看看遍处的幼苗/如何沉默地奋力生长我不和你谈论人生/不和你谈论那些深奥玄妙的思潮/请离开书房/我带你去广袤的田 野走走/我不和你谈论社会/不和你谈论那些痛彻心肺的争夺/请离开书房/我带你去广袤的田 野走走/如何沉默地挥汗耕作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科举考试制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千年之久,及至清代形成了极为完备的体系。清代河南乡试研究就是系统研究有清一代体制尊为卷念的河南科举乡试的关键性要素的一本书。科举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精细的制度,乡试在科举制

7、度各级考试中举足轻重。该书从制度史和活动史视角出发,不仅兼顾清代科举乡试中普遍性的要素,而且探明了清代河南乡试的特殊性。作为一部区域断代史专著,该书内容涉及清代河南乡试的试期和配额、规程和仪节、经费和供应、考官和执事官、解元和举人的地域分布等。该书首次使用甲午科河南乡试仪节豫省文闱供给章程两种珍贵的科举文献,不仅纠正了以往人们对乡试的一些错误认识,发现乡试日程并非每场考三天两夜,而是两天两夜;还对清代乡试闱中人员用具供应状况展开了探究。我们在书中不仅能够管窥作为历史存在的清代科举制度和文化,也能激发对当代中国考试制度和文化,尤其是高考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从制度设计来看,在科举考试体系中与高考

8、相似度最高的应属乡试。清代乡试以省为单位举办,类似今天的高考分省定额录取制度。乡试日期一般在农历八月,高考举办日期也定在每年公历六月。当然,在特殊时期,两者考试日期均会相应调整。乡试考试日期调整一般会受到战争、天气、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高考时间则主要受到灾害和突发情况影响。刚刚过去的2020年高考就是一个例子,受疫情影响,考试时间由以往的6月调至7月。清代乡试中实行分区定额之法,由朝廷“依文风之高下、人口之多寡、丁赋之轻重而定之,类似今天的高考分省定额录取制度。作者对清代河南解元和举人的地域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也对认识当代高考招生录取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由于清代河南从未实行地区“保障性名额政

9、策,解元和举人的地域分布可谓自由竞争的结果,直接反映各地科第文风高下,而这实质上又是各地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一种折射。当下各省之间虽有高考招生计划名额的分配制度,但是省内各地区之间并未再进一步设置招生名额配给制度,于是省域内不同地区在高考中进行自由竞争,因此录取结果往往集中于省内教育水平发达地区,这就启发我们不应忽视省域内各地文化教育公平策略的制定。河南贡院是当时四大专用考场之一。乡试有关官员考官和执事官从选派入闱到阅卷,考生从入闱点名到交卷出闱均有一系列严格规制,在揭榜次日还举行鹿鸣宴,宴请考试有关官员及中举之人。当代高考从命题到评卷也有一系列严格流程,在规章制度上虽然没有乡试那般烦

10、琐,但为防止舞弊、维护考试严肃性的各项措施也相当完备,甚至使用了提高考试各项工作效率的先进科技手段。尽管没有官方举办的发榜后的礼仪活动,但是高考成绩揭晓和录取结果发布后,民间自发举办的各种庆祝活动并不鲜见。至于考试经费,无论是乡试还是高考都主要由政府给予专门的财政支持,以保障考试工作的正常运行。不同的是,乡试经费中有相当一部分专门用于修缮、改建或扩建贡院;而当代高考经费主要用于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作者在书中还考察了清代乡试闱中人员的饮食和用具供应状况,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灵活现的科举场面。(摘自刘亮清代河南乡试研究及启示,见中国社会科学网)6下列对材料中“清代乡试”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1、 A清代乡试日程并非大家常说的每场考三天两夜,而是每场两天两夜。B清代乡试日期一般在农历八月,但会因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调整。C清代乡试实行分区定额之法,但未实行地区“保障性名额”政策。D清代乡试经费由政府给予专门的财政支持,大部分用于修缮贡院等方面。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南历史久远而辉煌,是古代华夏文化圈的中心区域,科举制诞生后,这一区域科第人才辈出、科甲文化积淀深厚。B研究河南科举乡试,不仅可以了解清代科举制度乃至文化教育,也可以帮助认识当代中国考试以及教育的一些重大问题。C清代河南乡试的特殊性,既是相对于清代科举乡试中普遍性来说的,也是说明河南乡试过程

12、中会遇到战争等一些特殊时期。D虽然河南乡试是清代科举的一个很重要的侧面,但是探究河南科举的历史和制度,仍然无法替代考察整个清代乡试制度的变迁。8请概括清代河南乡试研究及启示一书是研究清代河南乡试“最为完备”的一本书的几个理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四月的泥泞王蒙初到新疆生活的人,面对化雪季节的新疆的泥泞,实感惊心动魄。乌鲁木齐和一些北疆城市,冬天的冰雪就够惊人的了。一层又一层的积雪,使公路变成了夹层冰道。汽车与自行车的车轮在冰道上刻印下了千道万道冰的辙沟,辙沟重叠、并排平行或者纵横交错。它似乎有一种象征的意味,人生的道路就是这样错综繁复而又难离旧道。歧路不仅亡羊,歧路亦常翻车。骑自行车最要

13、紧的是不要使前轮陷入车辙沟,那种“重蹈旧辙”的结果一定是车把的“僵化”与自行车的翻倒。也有时候天可怜见,硬邦邦,歪歪斜斜的车打着滑冲出了小沟,像表演“醉车”即醉汉骑车的特技一般,我们又可以骑车冰上行了。比起辙沟来,冰面的光滑反倒成了第二位的威胁了。滑就滑,倒就倒吧。车照骑不误,虽然时而有某某人摔成了粉碎性骨折的消息。等到真粉碎了,也就不怕冰路了。终于三月到了。三月下旬便开始化冻。天!大街小巷都变成了泥塘。穿上套鞋似还不够,在伊犁,必须穿上高胶靴。到了四月,泥泞更加透彻,虽然穿上了高胶靴,裤子上仍然会沾上泥巴。特别是一旦汽车驶过,泥点会溅到脸上、头发上、身上。你咒骂司机,司机又咒骂谁去呢?走在泥

14、泞里,胶靴发出的不是噗噗的泥声,而是从泥里抽出靴子时造成瞬间的真空、空气与泥形成的气泡破裂,然后稀泥又填补了真空所发出的呱呱呱的声音,像是江南夏日的蛤蟆叫。泥泞中,土路上被马车和汽车轧出的辙印则更深重巨大,它不再是冰雪上的小沟小路,而是,简直是一条又一条的河道、河床!谁能想象,在这样的路上还能开汽车、赶马车、走行人乃至骑自行车呢!有时在将干未干的这样的河道里骑自行车,脚蹬子蹬到了已干的“河岸”上,蹬起了尘土,磨坏了鞋底子在乌鲁木齐的一些巷子里,也有这样的泥泞河道奇观。所以当七十年代初期,乌鲁木齐提出“出大力流大汗,定叫马路见青天的口号,清除淤泥,露出巷子里的柏油路面。那时,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

15、睛。我从来没有想到这厚实的泥泞下面,竟沉睡着沥青路面!我从没想过,这些巷子竟修过柏油路。“这是怎么回事?”我迷惑了。“有拆修房屋的,把老房土老墙土倾倒在路上,这样,就把路面盖上了。”“老新疆”如是回答。是吗?我仍然觉得难以置信。有了好路却又莫名其妙地把它掩盖起来,那怎么可能呢?见到那些北京上海的大城市的养尊处优的青年的时候,我禁不住想:让他们去新疆见识见识吧,哪怕只见识一下四月泥泞,他们就会懂得建设的不易,走路的不易,管理的不易,春天的不易,一切不易的不易了。艰难,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吗?泥泞,这不正是通向日暖风和的盛春与初夏的必由之路吗?这些大城市的孩子们未免活得太轻松太舒服了,他们上哪里了解“国情”去?上哪里结合实际去?如此这般,不知道这样想是否也有点“红眼病”的前兆。据说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多泥泞了。乌鲁木齐各单位承包门前的道路,不令雪积,不令冰就,到了化雪天气无雪可化,也就无泥可泞了。至于伊犁,像阿合买提江路之类的大土路,早已铺上了沥青路面,即使翻浆也成不了条条大河的河道了。乡下的土路呢?该是依旧吧?高轮牛车(二转辘)可能正是为了适应泥泞的与多渠道的路面而制造出来的,如果车結辘小一点,陷入没入泥中渠中,不就更麻烦了吗?农村,世界上正因为有农村,怀旧的温馨才有所寄寓,岁月的无情的冲刷之中才保留了几个安全的小平台。真没了泥泞,还能算新疆的春天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