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迁移分布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20671485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迁移分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第五章迁移分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第五章迁移分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第五章迁移分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第五章迁移分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迁移分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迁移分布课件(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迁移分布第五章 人口迁移是人口发展变动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迁移改变着人口的空间分布,引起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改变。产生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复杂的,后果也是深远的。段成荣第五章 人口迁移及测量指标第一节第一节迁移分布 人口迁移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作用与后果第三节第三节 人口迁移分析第四节第四节 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化第五节第五节第五章人口迁移及测量指标第一节第一节迁移分布一、人口迁移的界定及分类一、人口迁移的界定及分类二、测量指标二、测量指标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将其定义为:人们离开原居住地,超过一定的行政界限,到另一个地方居住的移动。中国百科大辞

2、典将其定义为:人口在地理上的位置变更。人口科学大辞典则认为,人口迁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移动(迁移、流动),而狭义的人口迁移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改变其常居地、跨越一定地理界限的人口移动。一、人口迁移的界定及分类第一节 人口迁移及测量指标(一)人口迁移概念(一)人口迁移概念人口管理实用辞典对人口迁移亦做出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人口迁移既包括改变定居地点的永久性移动,又包括临时寄居和暂时移动;狭义的人口迁移仅指改变常住户口的永久性移动。 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对人口迁移进行如下定义: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

3、变化。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一、人口迁移的界定及分类第一节 人口迁移及测量指标(一)人口迁移概念(一)人口迁移概念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两个联系密切,但不完全相同且极易混淆的概念。在中国的实际研究中,通常以户籍地是否改变来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与辨识。一、人口迁移的界定及分类第一节 人口迁移及测量指标(二)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二)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l人口迁移是指改变户籍登记地并跨越一定地区(地界)的人口移动行为;而迁移人口是指随着居住地变化,户籍也随之变动的人口。l人口流动是指人们超过一定时间长度、跨越一定空间范围、没有相应户口变动的空间位

4、移过程。流动人口是指发生了空间位移但户籍并未发生改变的人口。流动人口的统计口径并未统一,而是模糊不清、让人存疑,其分歧主要表现在对时间、空间的界定不一致。一、人口迁移的界定及分类第一节 人口迁移及测量指标(二)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二)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l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中把流动人口界定为“在流入地居住一个月以上,非本区(县、市)户口的人口”;l国家统计局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把流动人口界定为“居住在本小区半年以上但户口所在地为本乡镇以外的人口(不包括市内人户分离人口)”。l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对时间和空间的界定也不完全一致:第三、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对时间的界定为一年,

5、对空间的界定为跨县(市、区);第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对时间和空间的界定范围缩小为半年、跨乡(镇、街道)。一、人口迁移的界定及分类第一节 人口迁移及测量指标(三)人口迁移的分类(三)人口迁移的分类l按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内迁移与国际迁移。国内迁移主要以行政区域来划分,指某一国家的人口从国内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移动,如省际迁移、省内跨市迁移、市内跨县迁移、县内跨乡(镇、街道)迁移。国际迁移以国籍来划分,指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l按迁移方向,可分为城市之间的人口迁移、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城市向农村的人口迁移以及农村之间的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的界定及分类第一节 人口迁移及测量指标(三)人口

6、迁移的分类(三)人口迁移的分类l按迁移原因,可分为政治性迁移、经济性迁移和社会性迁移。l按组织形式,可分为有组织和无组织迁移、自发性和计划性迁移、自愿性和强制性迁移。l按参与者的社会单位,可分为单人迁移、单户迁移、宗族与民族迁移,以及某一行政区域单位(村、乡、县)的集体迁移,如三峡移民。(一)绝对指标(一)绝对指标 绝对指标是反映一定时期人口迁移数量的指标,主要包括迁入人口(immigrant)、迁出人口(emigrant)、总迁移人口(total migrant)和净迁移人口(net migrant)。后两个指标是在前两个指标的基础上构建的。二、测量指标 迁入人口和迁出人口分别指在一定时期(

7、通常为一年)迁入或迁出某一地区的人口数。总迁移人口等于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之和,表明实际参与迁移的人口规模。净迁移人口等于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之差。第一节 人口迁移及测量指标(二)相对指标(二)相对指标相对指标是指反映一定时期人口迁移相对规模和强度的指标,主要包括迁入率(immigration rate)、迁出率(emigration rate)、总迁移率(total migration rate)、净迁移率(net migration rate )。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二、测量指标 迁入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迁入人口数与同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用千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一个

8、地区人口迁入率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若迁入率与性别、年龄结合使用,还可揭示迁入人口的特征与规律,及对此地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 迁出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迁出人口数与同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常用千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迁出率的变化影响该地区的人口机械增长情况;同时,若迁出率与性别、年龄结合使用,可反映迁出人口的特征及规律。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 总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迁入和迁出人口数之和与同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常用千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 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迁入和迁出人口数

9、之差与同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常用千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净迁移率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行为对该地区人口总量的影响,该指标既可为正数,也可为负数。当迁入人数多于迁出人数时,净迁移率为正,增加该地区的人口总量;当迁入人数小于迁出人数时,净迁移率为负,降低该地区的人口总量。第一节 死亡及测量指标第五章人口迁移理论第二节第二节迁移分布一、雷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一、雷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二、李的迁移规律和推拉理论二、李的迁移规律和推拉理论三、人口迁移转变假说三、人口迁移转变假说四、人口迁移的决策理论四、人口迁移的决策理论五、人口迁移的社会学解释五、人口迁移的社会学解释六、人口迁移的经济学解释六

10、、人口迁移的经济学解释第二节 人口迁移理论美国学者格林伍德(Michael Greenwood)将人口迁移的研究问题总结归纳为五个方面,即人口迁移的:一是谁(who)迁移。即迁移人口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收入等方面具备什么特征。在有关迁移人口的选择性研究中,这个方面有诸多探讨。二是为什么(why)迁移。包括经济利益、事业发展、学习培训、婚姻嫁娶等原因。哪些因素影响迁移?迁移的决定过程是怎样完成的?这方面的问题在迁移动机与决策研究中多有探讨。三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where)。包括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地方特点对迁移流的影响。四是何时(when)迁移。发达国家在经历人口转变的时候

11、,也出现了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的现象。五是迁移带来什么影响(with what effect)。包括对迁入地与迁出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对迁入者家庭的影响,以及对移民自身的影响。第二节 人口迁移理论一、雷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德裔英国人口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雷文斯坦(Ernst Ravenstein,1834-1913)依据英国人口调查数据,于1885年和1889年先后两次以迁移的规律为题,总结并阐述了人口迁移的七条一般法则。第二节 人口迁移理论(一)迁移与距离(一)迁移与距离一、雷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人口迁移流动受距离的影响,随着迁移距离的延长,移民数量减少。通常人们倾向于短距离的迁

12、移流动,长距离的迁移流动只是移向大的工商业中心;离中心越远,迁移流动人口越少。(二)迁移的阶段性(二)迁移的阶段性人口迁移具有阶段性,大的工商业中心吸引临近城镇的人口流入,而后者留下的空缺则由更远的乡村居民迁入填补,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迁移流动过程。(三)迁移流与反向迁移流(三)迁移流与反向迁移流人口迁移存在着顺向迁移趋向与逆向迁移趋向之分,每一个主要的顺向迁移趋向都产生一个补偿性的逆向迁移趋向。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流大于反向迁移流。第二节 人口迁移理论一、雷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四)迁移偏好的城乡差异(四)迁移偏好的城乡差异人口迁移存在城乡差异,即一般情况下,城市人群的迁移性低于农村人群的迁移性

13、,农村人群更倾向于向城市迁移。(五)迁移的性别差异(五)迁移的性别差异人口迁移存在性别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人口更偏向于短距离迁移。(六)技术、交通与迁移(六)技术、交通与迁移人口迁移与交通工具、技术及工商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技术的进步,运输、交通工具的改善及工商业的发展,人口迁移流动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七)经济与迁移(七)经济与迁移人口迁移流动以经济动因为主,在迁移决策中具有支配地位,目的在于改善生活条件。1966年,李在雷文斯坦人口迁移法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人口迁移规律理论,力图构建一个涵盖各种空间移动模式的普适框架。在迁移理论一文中,李探讨了迁移行为的影响因素、规模、流向、移民特

14、征四个问题。第二节 人口迁移理论二、李的迁移规律和推拉理论(一)迁移规律(一)迁移规律第二节 人口迁移理论二、李的迁移规律和推拉理论(一)迁移规律(一)迁移规律l影响迁移决策过程及迁移决定的因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 迁移行为的影响因素与迁入地相联系的因素与迁出地相联系的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个人因素第二节 人口迁移理论二、李的迁移规律和推拉理论(一)迁移规律(一)迁移规律 个人的感觉、才智及对其他环境的认识都会映射到对迁出地环境的评估中;对迁入地的了解也有赖于个人的接触或信息来源;中间障碍的影响同样因人而异。第二节 人口迁移理论二、李的迁移规律和推拉理论(一)迁移规律(一)迁移规律l一个国家或地区

15、的人口迁移规模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 迁移的规模()因地区内部的异质性不同而有别()因人群的多样性而异()与中间障碍难度负相关()随着经济的波动而发生变化()除非严格限制,迁移规模和比例都随时间的推移而增()迁移规模和比例因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而异第二节 人口迁移理论二、李的迁移规律和推拉理论(一)迁移规律(一)迁移规律3.迁移流和反向迁移流()迁移往往以明确规定的流向发生()每一个重大迁移流都会带来一个反向的迁移流()如果迁移流的发展主要受原居住地消极因素的影响,则迁移流具有较高的效率()如果原居住地和迁入地的情况相似,则迁移流和反向迁移流的效率很低()中间障碍越大,反向迁移流越低,则

16、迁移流的效率越高()迁移流的效率随经济状况而异,繁荣时期效率高,萧条时期效率低第二节 人口迁移理论二、李的迁移规律和推拉理论(一)迁移规律(一)迁移规律4.迁移的选择性文化素质较高、身体状况较好、刚就业或结婚之人或专业人才、管理人才更趋向于迁移,且越优秀的人群迁移距离越远。但是,这种迁移的选择性只对自发、自愿性的迁移起作用,对强制性的迁移不起作用。推拉理论最早可追溯到雷文斯坦;虽然他没有明确提出“推拉理论”这一概念,但他有关人口迁移法则的论述实际上已涵盖了该理论的基本思想。其后经过不少学者的补充修正,尤其是李的发展完善,形成了完整的推拉理论。第二节 人口迁移理论二、李的迁移规律和推拉理论(二)推拉理论(二)推拉理论第二节 人口迁移理论二、李的迁移规律和推拉理论(二)推拉理论(二)推拉理论l核心观点:人口迁移流动行为的发生是迁出地的推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推力推力是指促使移民离开某地的影响因素,如迁出地的劳动力过剩、失业率上升、耕地不足、生产成本增加、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社会经济及政治关系紧张、自然资源枯竭、自然灾害等。拉力拉力是指吸引移民流向某地的影响因素。如迁入地更好的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